翁源县的娶亲风俗

翁源县的娶亲风俗

第1个回答  2020-06-10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具体的婚嫁行礼过程和我国传统过程相似,并且提及较多,在这里把客家地区特有的两种婚嫁习俗“夜嫁”和“哭嫁”提出来。
  (1)夜嫁
  《客家漫步》中提到:“客家人迎亲、拜堂的时间一般择在午夜子时至凌晨,所以接亲队伍都要夜行。”“客家人嫁女娶亲总是在晚上。”“郑玄注《周礼》云:‘古娶妻之礼,以昏为期。’《酉阳杂俎》则云:‘在婚礼必用昏,以期阳往阴来也。今行礼于晓。’又说夜里迎亲是氏族社会抢亲风俗的遗存。对于夜里出门的习俗,民间亦有不同解释,有的说夜里出门不易碰到出殡、死人、妖邪等不吉利的事物,有的说夜里出行天微明时抵达寓‘暗里投光’之意。”
  (2)哭嫁
  《客家漫步》中作者借观看堂姐的婚礼来描述客家地区的婚嫁习俗。其中提到哭嫁这一客家地区传统婚嫁习俗。“客人吃晚饭时,堂姐已经在厢房里和婶婶哭成一团,她的一些小姐妹也靠在门口,双手抹泪。客家人多有哭嫁的习俗,并认为‘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人不哭,娘家无福’。”“客人们吃完晚饭后,迎亲队伍点响了‘梳妆炮’,族中妇女和姐妹开始帮堂姐梳妆打扮,哭嫁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客家民俗中有哭嫁这一项,有些地方新娘在婚前一段时间要邀请姐妹一起练哭嫁歌。哭嫁的风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有韵无词的哭,用哭音的高低快慢来哭;二是有韵有词的哭,即在哭音的基础上加上歌词;三是骂哭,即如果新娘出嫁前待遇不好的一种发泄方式。哭嫁在古时是妇女对出嫁的恐惧心理形成的一种表达情感方式,但演变成为客家地区一道独特的民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