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孙权得知诸葛亮之才,曹孙愿意三顾茅庐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02

诸葛亮出身于琅琊望族,琅琊诸葛氏十分重视教育,诸葛亮少年时就已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功底。后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乱。当时北方因为战乱,文献凋零,刘表治理下的荆州却是一片安谧的“绿洲”,刘表本人爱民养士,重视学术,所以荆州几乎继承了洛阳太学的衣钵。诸葛亮在荆州时学问得到了新的提升。

尤其是,诸葛亮得到了荆州学者庞德公以及流寓荆州的著名学者司马徽的器重,经二人悉心点拔,其能力水平又上了一个大台阶,环视当世,诸葛亮的能力水平已然首屈一指。

此外,诸葛亮不像一般士人一样,只研习儒家经典,他博览群书,无所不读,这从他后期给刘禅开列的书单就可以看出,他的涉猎远超于一般读书人。因为这样的积累,所以他敢自比管仲、乐毅——前者是名相,后者是名将,前者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后者完成了以弱燕下齐七十余城、几乎灭亡了强齐的壮举。

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此前的刘备可以说是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从声名鹊起到天下枭雄、又从天下枭雄到寄人篱下,朝不保夕。刘备大起大落,当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急需有人帮他走出困境。

当时的人才分布情况,北方的尽归曹操,南方的被孙权收拢,只有荆州这一块,因刘表“有才不能用”,野多遗贤,比如徐庶,一经使用,效果明显。而徐庶以及大学者司马徽都极力推荐诸葛亮,刘备意识到,诸葛亮就是他走出人生低谷的重要拼图,基于这种考虑,他有什么代价不肯付出呢?

自古成大事的都有赖于人才,曹操何能例外?为了求取人才,曹操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曹操亲自写过一篇《求贤令》,文中说,只要有才能,哪怕品德不端,也不要紧(《三国演义》将其丑化为“不忠不孝”也不要紧!)。 这超出了我们认为德才兼备才是人才的认识。

曹操爱才不假,但是绝对不会登门求教的。三顾茅庐靠以诚取信,曹操一生奸伪,不说他不会三顾,就是算他三顾,别人也不会相信他真有诚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