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有感(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这几天在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虽然现在正当明媚暖和的春季,可是每次我打开《呼兰河传》阅读进去,便会感觉到一阵阵的寒意从心底里发出,继而遍布全身。萧红在写这文字的时候心境一定是寂寞的。字里行间便透出冷眼旁观的神色。可即便如此却也掩不住深深隐藏的一种眷恋情感,因为那是她的童年时光,让她爱恨交加的出生之地。虽然,即便是一段寂寞的时光和一块寂寞的土地。

这就是作品的大基调:寂寞,无处可诉无法宣泄的深沉的寂寞。这可能也是与萧红当时的心境是相契合的罢。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人愚昧,麻木,落后,甚至残忍,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所以,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前人的活法而活,即便那“活法”早已陈旧腐朽甚至会害死人,可他们却视而不见,只管逆来顺受。“没有一个”提出“拿土把那大泥坑子填上”,且还找了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第一,有了抬进抬出的热闹可看和说长道短的话题可聊;第二,可以给大家理直气壮吃瘟猪肉找到一块遮羞布。呼兰河人在残酷的环境中卑微的活着却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妥,全然没有任何改变当下,或者抗争生活的意识,一丝也没有。

萧红擅长把每样人和事物不急不缓的抒写着,极细腻入微活灵活现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不动声色中自能体会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

——“生老病死都没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老了也没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拥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回到城中的家里,又得照旧过日子,一年茶米油盐,浆洗缝补。.....咬着牙,打着哼,一夜一夜就这样过去了。”把一种认天命,麻木不仁的小民生活状态,刻画的入骨三分。

(待续)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