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院是哪个朝代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9

宣政院是哪个朝代的
1264年,总制院设立,1288年,总制院改称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
宣政院是哪个朝代建立的
宣政院是元代设立的一个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宣政院原名总制院,由元世祖忽必烈设立,后借唐朝皇帝曾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典故,改名为宣政院。
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因此此院地位相当高。宣政院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宣政院官员为僧俗并用,其中设院使2人,后来又增至10人,秩均为从一品,另有几个正—品、从二品的官职。
宣政院官职任命不走吏部程序,而是自行任命,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为元朝四个独立的任官系统。诸路、府、州、县置僧录司、僧正司、都纲司,为宣政院下属地方机构,负责管理各地佛寺、僧徒。
总体而言,蒙古人设立宣政院有两个目的,一是掌管全国佛教,二是通过宗教与军政结合的方式控制同样信奉藏传佛教的吐蕃地区。
宣政院管辖哪里
1334年,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宣慰司下辖安抚司、招讨司、宣抚司和元帅府、万户府等。自宣慰使都元帅至万户等各级官员多以当地僧俗首领担任,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朝廷授职。管辖地大约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云南一部等处,这就是所谓的“大藏区”。
宣慰司和宣政院的区别
1、机构不同
宣政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属于中央机构。
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属于是地方机构。
2、管辖不同
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司一般掌管军民之事。
3、长官设置不同
宣政院长官称“院使”,掌握实权,宣政院设“院使”二人。一人由中央政府总理全国政务的右丞相兼领,一人由西藏上层喇嘛教主充任。
宣慰司长官官称"宣慰使",是负有承上启下的一个地方区划的军政最高长官。
4、职能不同
宣政院负责对西藏地区的军事管理,荐举官员,管理驿站,负责对佛教事务的管理。
宣慰司在职能上都侧重于管理军事和驿路交通,有专门的管理元朝驻军和地方军队的官员,也有负责驿站及军队后勤的官员。对于民政,则主要委托地方首领管理。
5、下设机构不同
宣政院在西藏地区下设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宣慰司下设有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政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慰司
宣慰司是哪个朝代的
现在的很多国家中都有很多飞地,例如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英国的福克兰群岛等,这些都是海外飞地。但是在有明一朝也有一块飞地,那就是旧港宣慰司,现在的马六甲海峡。美国阿拉斯加州宣慰司是什么明朝宣慰司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一般掌管军民之事。是地方机构。宣慰司长官官称"宣慰使",是负有承上启下的一个地方区划的军政最高长官。元朝忽必烈时期,将每个行中书省划分为六十个宣慰司,每个宣慰司下辖大约180个路。宣慰司起着上行下达的作用,据元史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明朝在西南地区也设立了众多的宣慰司,例如缅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等。旧港宣慰司1407年大明王朝在今天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国和菲律宾一部分中设立了旧港宣慰司,最开始的宣慰使为施进卿,后为施二姐1424年施进卿去世,他儿子施济孙请求承袭父职,朱棣派郑和去旧港宣旨任命施济孙为新一任旧港宣慰使。于是郑和从占城出发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旧港宣慰司船队到了旧港宣慰司之后便封了施二姐为新一任的旧港宣慰使,为什么是施二姐而不是施济呢?根据朱棣的命令是要封施进卿的儿子施济为新一任的宣慰使的啊。原来当时的施进卿是立了遗嘱的,遗嘱的大概意思是:「”我死了之后,位置不要传给我的儿子。”而且施二姐也是根据这个遗嘱来的,在当时施二姐就是旧港宣慰司的实际领导人。而施济孙为了抢夺权利,派丘彦成到明廷请封。郑和船队到达旧港后,了解了事情真相,没有封施济孙为旧港宣慰使,而是改封施二姐为旧港宣慰使,"是其女施二姐为王,一切赏罪黜陟皆从其制"。短暂的统治施进卿死后,他的女儿施二姐继承其位置,被郑和册封为第二代旧港宣慰使。但到了正统年间,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又发兵攻打旧港。自从宣德年间,太监王景弘最后的下西洋活动之后,明朝朝廷已不再派大规模船队在东南亚游弋,自然管不到旧港的事,施二姐势单力孤,无力抵御,于是,旧港就成了满者伯夷国的属地。从1407年成立旧港宣慰司一直到1440年的被吞并,这块明朝最南端的国土仅仅存在了33年。今天我们再去看巨港,早已经没有当年明朝在此统治的痕迹了,就连很多国人也早已经忘记了我们曾经在这里进行了短暂的统治。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和关注以及收藏哟!
元朝宣政院是干什么的
宣政院最初的名字不叫这个,是叫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的佛教事宜。
它的名称其实来自于唐朝,由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鲁番石城的典故演变而来,所以改名为宣政院。由于蒙古人们信仰佛教,所以宣政院在中央机关当中占有极其独特的位置。宣政院当中的官员有僧人,也有俗人,最高官阶都是一品,并且不走内部的程序,有单独的任命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宣政院还在各个地方设立独立的机构,负责管理地方的寺庙及僧侣。如果从历史进程来看的话,元代设立宣政院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掌管全国的佛教,第二就是通过藏传佛教与政治的结合,来控制同样信奉佛教的其他地区。
元代时期全国上下都信奉佛教,宣政院的一把手自始至终都是皇帝的老师,而皇帝的老师的角色就是藏传佛教的首领,从此西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制度,就是政教合一。
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宣传院只管理藏传佛教的事物,其实都是不对的。由于全国佛教事务都归宣政院管辖,佛教之间的诉讼案件也归他所管理,从档案当中也可以看得到他处理的有和尚与和尚之间的官司,也有和尚与尼姑之间的诉讼。
因此宣政院是全国最高的审判机关。现在宣政院的遗址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园里,其中有一个巨大的十字花纹牌,现在位于校园内少数民族医学院门前。
枢密院是哪个朝代的
枢密院存在的朝代:唐、五代、宋、辽、元等。到明清废除。
枢密院,唐、五代、宋、辽、元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主要掌管军政。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内廷,用宦官为枢密使,执掌机要事务。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辽设北枢密院、南枢密院及汉人枢密院。元代枢密院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战争时设行枢密院,掌一方军政。
枢密院萌芽于唐朝中后期,经发展,鼎盛于五代,宋代时虽机构渐趋于完备而庞大,但权力已大大下降。
设立:唐代宗永泰年,置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枢密院作为一个机构,虽然始于唐代宗,实际主要形成于五代,权势最盛也在五代。
废除:明代,朱元璋称吴王时,沿元制仍设枢密院,后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