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宰相名称的变化过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6
从整个历史来看,宰相的名称存在一个趋势:老二取代老大,再被老三取代。宰相机构也存在一个趋势:外朝被内朝取代,内朝变外朝,再被新的内朝取代………这些调整都是皇帝为了保证自己对朝局的绝对掌控。

秦朝和西汉,宰相级别的官员叫三公,丞相掌政排第一,太尉掌兵排第二,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排第三。大家都知道,西汉自武帝以后,丞相的权力就被大大削弱了,大将军这位内朝领袖成为了真正的当国者。

到了东汉,三公还在,只是换成了太尉、司徒和司空。在西汉时代排第二的太尉到了东汉成为首相,大多时候由文臣担任。在三公内部,西汉初期那种丞相绝对占优的格局,到了东汉,变成了委员会制:三公各管三个卿,分别开府辟属。

此时,三公体制虽然还在,但有没有实权就不一定了。录尚书事的头衔,就像一计来自皇帝的信任票,给你加上,你才在核心圈子里。

太尉或太傅一般可以获得一个录尚书事,另一位当然录尚书事是由外戚势力长期垄断的大将军,所以东汉的政治格局其实是双头制。

尚书台是三公九卿制度的颠覆者,它为强化皇权而生,一开始设在内朝,属九卿中的少府管辖,后来独立出来,并逐渐体制化变成政治中枢。

在东汉晚期,尚书令已经基本可以被认为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当此职位者,地位很类似担任「三副一长」时期的总设计师。论实权,尚书令是仅次于录尚书事的二号人物,具体例子大家可以联想到荀彧之于曹操,李严之于诸葛亮。

尚书令的副手是尚书仆射,不过尚书仆射经常会兼任另一位内朝官,同样原为少府属下、日后和尚书令分庭抗礼的侍中。所以侍中就是继尚书令之后的第三号人物。

当时一个典型的文官进阶路线是:一号人物的幕府官 [公式] 御史中丞(「三独坐」之末) [公式] 尚书(进入决策中心尚书台) [公式] 尚书仆射(尚书台二把手) [公式] 尚书仆射兼侍中(开始有资格录尚书事了) [公式] 尚书令(「三独坐」之首)
放到现在应该就是总理或者首相这个职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