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案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如何挖掘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案例

背景分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力求使原有教材焕发其生命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我们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做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又能够活化教材。20以内进位加法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数和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理解了20以内数的组成。如果向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顺应、理解,从而建立起进位加法这一数学模型。课前,已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了了解和分析,有多数的学生已经会熟练的计算这类题目,因此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点不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在于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和发展。案例描述:按照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同,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以教学大纲为本,依据教材内容,但不局限于教材,通过构建易于让儿童接受的教学载体,如游戏\观赏等,达成教学预期效果.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

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在“调”“改”“增”“删”“组”5个字上下工夫。1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1.1单元之间的调整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单元与单元之间有相关内容(譬如打电话、问路和看病等),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件事情相关,可以改变教学这个单元的时间。例如,笔者把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1Topic1“The sport meeting”放到学校刚开完运动会后,结合教材内容,谈谈本校本班情况,用一般过去时总结各运动专案的成绩、接力赛的紧张气氛等。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品德教材

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应该把教材作为一种范本,创造性地使用它.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式组织教学。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导致教师的思路受制于教材,学生学习的思路受制于教师的教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牵制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着盲从教材,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立足课标,大胆处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加工、运用教材,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

    通过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充分考虑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地使用新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巧用教材,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做好 ***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同时,《数学课标》也要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把数学问题社会化,经常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景设计学习内容、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教材中《统计》中根据学生喜爱小动物这一特点,编排了统计学生喜欢的动物卡片,这一形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课前调查时,我考虑到“六一”节快到了,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如何庆祝“六一”儿童节,因此就充分利用庆“六一”买水果的这一资源,让学生统计出班上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并确定班上将会买的水果的种类及数量。这时,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买东西几乎是学生每天都经历的事情,选择这一生活背景,不仅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极大地调动了班内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乐学、好学,亲自体会数学的奥秘,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二)活用教材,自主探索    《数学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类似的新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教师不仅要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还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    1、重组教材,迁移学法    教材中有些单元教学内容本质相同,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络,前某个单元教材往往是后某个单元的基础,后某个单元往往是前某个单元的延续。因此,我们可以把相隔几个单元的知识组合在一起,通过重组,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第一单元的《位置与方向》、第六单元的《面积》和第八单元的实践活动《设计校园》有着密切的联络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将这几部分教材进行了重组,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通过迁移、比较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借助体验,感悟数学    《数学课标》指出,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会,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材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凭借已有体验,开动脑筋,独立尝试,感悟数学。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我在出示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后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大有小,你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怎样计算的?你是怎样理解计算方法的?学生经过一番分组讨论。学生1说,可以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一量;学生2说:长方形的周长是有公式算出来的,我发现了求长方形面积,同样也可以用公式算出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回答,这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公式的推导的体验,正是因为有了公式的推导过程的表象作支撑,学生们才感悟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当然,这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全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更能让各人的潜力得到了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三)妙用教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使用好新教材,利用好知识和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新课程教学是必需的。但也要看到,书本知识有其局限性,而且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光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课程,妙用教材内容,结合社会实际,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以实现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补充教材,完善知识    叶圣陶在七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当过教师,使用过教材;当过编辑,编写过教材;当过教育部领导,指导过教材的编写。他对教材的作用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教材观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教材的作用,如何开发课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认为对教材做出必要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课外读物教材的重要补充之一。叶老一向反对学校禁止学生看课外读物的做法,他认为“课外读物是必需的”。因为“教师的讲授限于授课时间,实际上还是只能作扼要的叙述,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课外读物却不受什么限制,叙述尽可以详尽,举例尽可以繁富……看过之后,对于教科书和讲义中所提示的,教师口头所讲的,你就有了更深更广的印证”。“课外读物正是引导你往深里广里去研求的路径。”同时,实际事物(包括实践活动)是对教材的最重要的补充,也是最根本的一种“教材”。叶老虽然十分重视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读物的编写发行和使用,但同时也指出:“书籍的权威不超出于实际事物之上。儿童要解决疑难,满足欲望,自己去观察试验,这和查考书籍一样重要”。“实际事物是主,书籍是宾”。叶老甚至认为,“许多功课都是不一定要利用课本的,也可以说,文字的课本以外,还有非文字的课本,非文字的课本罗列在我们的周围,随时可以取来利用,利用得当,比较利用文字的课本更为有效,因为省却了一条文字的桥梁”。    (五)变形教材,拓宽知识    《数学课标》中指出:“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我们应该将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和发展数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源于教材,以例题为基本内容,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变形处理。在《克和千克》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把枯燥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络,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在生活中感受“克和千克”,设计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如: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场景:妈妈去超市买水果,价格表里显示:苹果每1000克2元;梨子每1000克3元;葡萄每1000克4元。妈妈在这家超市里买了10元钱的水果,你知道妈妈可能买了哪些水果吗?越是身边的数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和千克本身就是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把问题还原到生活中去后,学生感到很亲切。在实际应用中,我既要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六)深化教材,强化应用     新课程要求教学活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知、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儿童的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与相互的探讨,能使学生具有会看书、会操作、会思考、会讨论、会迁移、会类推、会创造等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善于设定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态化的活动中,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2—5页的“解决问题”时,我先让同学们自己观察、思考,在主题图中收集数学资讯,再请个别同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利用小精灵提出两步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大胆尝试,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但学生只做到这一步,是不够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表现自我”、“证明自我”,根据题目资讯进一步提出各种问题,并进行解答,让学生充分体验“再创造”的过程。    新教材的使用还在实验中,新教材展现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但并不局限于学科结构,它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我们要用新观念、新方法、新创造努力完成课改实验工作。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