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剧种的具体情况?(藏戏除外)

如何演,场地

第1个回答  2008-03-10
怀梆:

怀梆系河南较古老的地方剧种,俗称“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外地人统称“怀庆梆子”,主要流行在怀庆府一带(今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加、焦作、新乡等地)。

目前,就怀梆的源流、众说不一:据老艺人王廷顺(1892—1983)介绍:“早在明朝末年崇祯上吊时,沁阳就有怀梆戏了”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纪念册上记载:“早在150年前,怀梆名老艺人李银成(1802—1895)就以旦角扬名怀府。”至今仍有俗谚流传:“脱裤档衣裳,要看银成《反西唐》,担蒜卖姜一定要看老怀梆”等。老戏迷李国安(故)回忆说:清乾隆年,怀庆府已有怀梆戏班的演出:那时叫耍戏班、行戏班,也有叫海神戏:“新中国成立前后怀庆府大约有50多个怀梆班社,其中有江湖班、龙虎班、同乐会、三庆班、义乐社、永盛班、火焰剧团、沁河剧团、李长顺戏班、李端章戏班等。

怀梆有300多年的历史,享有“盖八县”著名老艺人三十多个,主要有郭荆元、李银成、荆万全(金旦)、田来柱、苗发信、张树柱(麻柱)、葫芦、小兰、肉丸、红锥、李文芳、于广生、李法贵、赵登云(毛艺)等。过去怀梆没有女演员,旦角均由男演员扮演,1945年才出现第一个坤角肖月芳(故),1953年之后,第一批女演员相继登上怀梆剧坛。她们是王秀荣、丁秀芝、王凤兰、秦素芳(小宽)、赵玉清等。从此,结束了怀梆没有女演员的历史。

怀梆在唱、表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擅演朝代蟒靠架子戏。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
由于怀梆属板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压韵,结构基本规整。怀梆有300多本传统戏,曾演过近百部现代时装剧。其中代表剧有:《反西京》、《古槐案》、《张春醉酒》、《老少换》、《红珠女》、《赶秦三》、《辕门斩子》、《桃花庵》、《凤仪亭》、《老征东》、《五女拜寿》、《扬排风》、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牛家湾》、《沙家浜》、《红灯记》演过七个“样板戏”。

1953年至1963年,新乡地区的14个市、县中,大约有500个业余怀梆剧团,遗憾的是经过“十年动乱”大部分被迫停止活动或改换门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有不少农村业余剧团又重征起鼓登台演出,至今在焦作地区6市、县中,尚有50多个村办怀梆剧团在不停地排练活动。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末民初,该剧种发展势不可挡,曾有“五府”即指彰德府(安阳市)卫辉府(汲县市)、怀庆府(沁阳市)、大名府、顺德府(邢台)也有把广平府包括在内的,且流播到北至保定、石家庄、阳泉、长治市,西跨新安、渑池、垣曲县,东进封丘、长垣、延津县,南达许昌、禹州市的广大区域。至今石家庄的赞皇县、洛阳的新安县仍有怀梆演唱。

1956年,沁阳成立了专业剧团以来,先后参加国家和省、地、市戏曲会演、调演、大赛2 5届,获演出、导演、音乐、舞美、演员个人各类奖项40余人次。其中国级5个,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4人次。许多优秀剧目、唱段经常被中央和省、市电台电视台录制播放,并由国家和省级编辑出版《怀梆音乐集成》、《怀梆艺术》、《怀梆唱腔选》、《怀梆论坛集锦》等资料。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在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古槐案》一折获得了三项大奖,怀梆剧团同时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天下第一团”。

槐书:

南阳曲种。清光绪年间形成于新野县沙堰镇芦堰村。辛亥革命前夕已濒临消亡。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记录了汝新和所传《打蛮船》、《小姑贤》、《崔罗斗》、《叉衙门》等17个曲目的文字、曲谱,使该曲种得以流传至今。

槐书的基本曲调只有四个乐句。[垛子句]是叙事的主要载体。伴奏乐器原只有一个小锣和个一个堂鼓。60年代搬上舞台后,增加了八角鼓及丝竹乐器。并变单口、双口为多口演唱,唱腔音乐也得以较大丰富。曹献珍、田振荣、吕成敏等演唱的新曲目《夫妻俩》、《俏价姑娘》等较有影响。

锣鼓曲:

流行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说唱故事的形式。曲调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号子。有[四六句]、[下河调]、[哭五更]等60多种。曲目多为劳动生活及爱情故事内容。如《小寡妇上坟》、《石榴烧火》、《打牙牌》、《吴三保游春》等。70年代,淅川县曲艺队将其搬上舞台演唱。锣鼓曲还流行于陕西的商南和湖北的陨阳等地。

鼓词:

又称“鼓儿哼”、“鼓儿词”、“犁铧大鼓”等。一人演唱,左手击两块钢板,右手击鼓,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旋律性不强,多似说似唱,以镇平县为集中地,主要分布在南阳、社旗、唐河、新野、方城等县。传入时间已不可考,据鼓词艺人统一的说法,是清道光年间山东省单县艺人张万年传来。1930年,南阳已传至21辈。20年代之前,是鼓词的兴盛时期。此后,由于河南坠子的传入冲击,逐渐趋于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演唱活动复苏。70年代,南阳市说唱团李国全等加入三弦伴奏,并改进唱腔称“南阳大鼓”

鼓词传统曲目内容丰富,长篇大书有《包公案》、《十字坡》等50多个。

蒲剧:

灵宝俗名叫乱弹。因山西蒲州是蒲剧的发源地,又名叫蒲州梆子。清朝末年流入灵宝。由于灵宝与蒲剧发源地仅一河(黄河)之隔,语言、生活习惯基本相同,对于蒲剧中的唱腔、道白、音乐极易接受,又极为喜爱,因而蒲剧虽属外省剧种,但很快即在灵宝扎根、普及,发展为主要剧种。

宛梆:

宛梆是生长并流行在河南南阳的地方戏。她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很早人们称它为“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因南阳简称为宛,解放后,改名为“宛梆”。

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特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娓婉清亮,配之主弦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附:剧团简介

内乡宛梆剧团成立于1051年。是目前国内仅存惟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剧团,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2000年被河南省人事厅、文化厅联合授予“河南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1年被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多年来,宛梆剧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爱护下,坚持“两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树立精品意识,挖掘地方特色,强调团队精神。扎根乡村,服务农民,年演出500多场,位居全省第一。各类演出设备达到市级先进水准。曾荣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牌奖”,“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金奖”等多项大奖,被誉为“县级剧团、省级水平”。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社、河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香港卫视、南阳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全方位宣传剧团发展振兴之路。

三弦书:

三弦书 全称“三弦铰子书”,又称“铰子书”,早期称“板书”。因用三弦、铰子(小铜鼓)伴奏得名。南阳主要曲种之一。音乐大致分铰子腔、鼓子腔两大类。
据艺人口碑相传,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方城、南阳等地已有演唱活动。清嘉庆、道光年间,以社旗、方城、南阳为中心,流行于除西部山区之外的南阳辖区各地。清宋、民国初期,是三弦书的鼎盛时期,艺人足迹遍及河南全省及湖北、山西、陕西、安徽等地,乃至东北、内蒙部分地区。演唱风格分东路、中路、西路三个流派。

三弦书曲目众多,1963年,仅方城一县就收集曲、书目550个,文革中被毁。艺人经常演出的段子有《卖丫环》、《卖杂货》、《红灯记》、《玉环记》、《王女兴唐》、《昆山传》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河南坠子的流入冲击等原因,三弦书急速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复兴,一批新老演员如裴长义、裴长寿、张玉秀、马香申、潘桂荣、孙国凤(后四位女演员)等,唱红了相当一批曲目。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极大丰富和促进了三弦书艺术的发展,乐器也在原有三弦、铰子、鼓子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了古筝、琵琶、杨琴、二胡、大提琴等。

大弦戏:

大弦戏是流行在豫北、黄河两岸及山东西部地区的一个古老剧种。关于它的来历,有说因为它和元、明以来流行在中原一带的“弦索”有渊源关系,故名“弦戏”,也是说因为它的曲牌起奏以乐器三弦领头起板,所以称这为“弦戏”。大弦戏的唱腔为曲牌体,由传统和宫廷音乐组成,多是元明以来北方乐府和民间词调。唱腔换牌频繁,音节跳度大,吐口用真嗓,行腔用假嗓。奏文曲缠绵悱恻,柔和细腻;奏武曲,则如金戈相加,战马嘶风,激人奋进。

活跃于水泊梁山、黄河两岸的大弦戏,因受地域人文环境影响,上演的剧目大都是以朝纲忠奸斗争、军事征讨及反奸除霸为主,多取材于《三国》、《响马》、《水浒》、《西岐》、《明英烈》等古典著作。那些跨步如推山、起跃似颠浪、势如猛虎、粗犷泼辣的梅花拳、洪拳的功架表演,真刀真枪拼杀冲刺的打斗场面,让人感到痛快淋漓,逼真刺激。 剽悍刚烈的大弦戏在清乾隆年间演出亦十分活跃,开封、太康乃至漯河一带就有18个大弦戏班,分“礼”、“敬”、“旺”三门,后来“礼门”到了山东、“敬门”流行豫北,“旺门”走向山西南部。清光绪 末年山东大弦戏艺人党复修(须生)、高文忠(黑脸)等过黄河到濮阳县衙门大弦戏班演唱,在黄河两岸颇有声誉。民国年间,濮阳、滑县的大弦戏班社演出有配合抗日救国和人民革命的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濮阳县大弦戏剧团和滑县大弦戏剧团加工整理了大量传统剧目,和现代戏,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1)五把彩——大弦戏《胡罗锅抢亲》中的特技。演员分别用抓钩、菜刀、剪刀、腰刀、铡刀、五样道具开打,五样道具各备一真一假,由双方演员分别佩用。比如用剪刀开打,一方用真剪子嚓嚓嚓比划着亮给观众看,被刺者则一拍一闪一转将假剪子扎向眼睛,并在脸上抹“血彩”。其他四样道具皆如此处理,只是带彩位置不同,开打时不管劈在对方哪个部位,受伤者均需用手抚摸伤处,让手中“血彩”流出,并配以大哭大叫以示其痛。此打斗场面紧张而为爆,恐怖而刺激。

(2)睡三孔桥——大弦戏特技,为英雄豪侠歇息动作。表演者需快而稳地侧卧与桌上或台上,整个身体靠右肘与右膝支撑,右手托头其肘着地,右膝着地其腿向上曲悬,左腿向下曲悬,中间形成三个空当,故名“三孔桥”。

(3)砸瓦——大弦戏传统剧目《孙二娘开店》中的特技。孙二娘与武松交手,被武松双手托举甩出丈余,孙二娘羞怒,顺手抓起叠起的四片瓦,一个猛扑,左手托住武松下巴,右手举起瓦砸其头,响声过后四瓦俱碎。动作逼真利落,令人咂舌。

(4)大弦戏的剧目多是以朝纲忠奸斗争,军事征讨及反奸除霸为主,如《薛刚反唐》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