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中的“五魁首”是否有什么典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当中的“五魁首”其实是与有关的。古代的人们都是比较注重科举的,而他们科举中举之后就会把前五名称为五经魁首。但是后来他们觉得如果直接把这句话放入行酒令当中肯定会不押韵,所以他们就最后把这个改成了五魁首。而当时他们是比较信奉神仙,他们觉得最有才华的人就是天上的文曲星,文曲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神仙,是非常有才华的,然后他们觉得如果人们也能像文曲星,那样的话肯定是会中举的,所以他们就把五魁首和文曲星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五魁首”指的是文曲星的脚趾头。这句话在我们如今看来可能是骂人的,但是在古代的人们看来他们觉得这句话是用来称赞别人的,因为文曲星是天上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神仙,所以文曲星从头到脚都是非常有文采的,如果一个人能像文曲星的脚趾头那样有文采的话,那么他必定是一个天才。所以说他们当时这个五魁首就是暗指文曲星的脚趾头,也就是说希望这个人能够像文曲星的脚趾头一样那么有文采。

行酒令当中的“五魁首”也暗含了人们的祝福。其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人们能够金榜题名,而我们古代的时候他们是非常看重读书的,也是非常看重科举的,如果一个人能在科局当中举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非常厉害的人,当时他们在喝酒的时候就会希望用一些话来祝福他人,而且古代的人们只和自己的知己喝酒的,因此他们就借用这句话来表达他们对自己知己的祝福。

总之,五魁首这句话是和文曲星相关的一个典故。

第2个回答  2017-05-10
明清时期,科举分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取士,每经第一名称经魁,又称魁首。同时取得各经第一名的人被称为五魁首。
另,相传明成祖朱棣自恃才高,想显露一下,就改名换姓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发榜时才得了第五名,朱棣十分恼怒,主考官非常害怕得罪皇上,但金榜已出不能更改,于是就在榜上加上注解:“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
唐代人称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划拳中拆字、联诗较少,说吉庆语言较多。如“一心一意(1),哥俩好(2),三星高照(3),四季发财(4)、五金魁(5),六六大顺(6),七七巧(7),八仙过海(8),快升(9),十全十美(10)”、“快得利”、“满堂红”(或“金来到”)等等。这些酒令词都有讨吉利的涵义。由于猜拳之戏形式简单,通俗易学,又带有很强的刺激性,因此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中国古代一些较为普通的民间家宴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这种酒令方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5-10
古代读书人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一个人只考自己的那一个“经”,比如《易经》,不必考他不修习的那些“经”,)假如有人在考五经时得到第一名的好名次,就是“五经魁首”。
系指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种经籍著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
一、一心敬。此出唐代诗圣杜甫《高都护马行》:“与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诚心敬酒,同心共饮之美好心愿。
二、两相好。今人划拳多以“两相好”开局,乃至哥俩好、爷俩好。
三、三星高照。系祈盼福星、禄星、南极老寿星高照。
四、四鸿喜。古人“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五、五魁首。“五魁首”者,系指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种经籍著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
六、六大顺。《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七、七巧。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民间妇女比穿针引线,斗巧取胜,祝贺织女喜会牛郎。俗称“乞巧”,因“乞”“七”谐音故之。
八、八马。周穆王常驾八匹骏马四处游玩,相传曾在昆仑山瑶池与西天王母诗酬谢唱。今人划拳常呼“八仙庆寿”以取代“八马”。
九、久长。据《史记》载:“建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后人取其“久长”二字作为典故,谐音为“酒长”,借喻人们相聚美酒不尽。
十、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全,自称“十全老人”。今人常理解为“十全十美”。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