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西汉初年,吕雉和戚夫人为给儿子争夺太子之位,斗得鸡飞狗跳墙。最后,吕雉搞死了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她死后,吕氏家族也被刘氏家族和功臣旧将联合起来灭了族。

吕雉和戚夫人两败俱伤,谁也没得到好处,好处被刘邦一个不起眼的妃子薄姬和她的儿子刘恒捡了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吕雉、戚夫人和薄姬用她们各自的悲喜人生很好地诠释了这句成语。

按理来说,宫斗的胜利者大多都是大灰狼,不会有小白兔,但也偶有例外,有人就是连斗都不肯斗,看到别人争斗躲得远远的,偏偏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到她头上。薄姬就是个这样的好运者。

薄姬的父亲是吴郡人,很早就去世,对薄姬一生几无影响,她的母亲魏媪出身颇不寻常,魏媪是魏国宗室女,跟魏王同一个老祖宗。魏媪与薄姬的父亲私通,生了薄姬。薄姬长大以后,略有几分姿色,她妈妈魏媪就把她送给西魏王魏豹做了姬妾,魏豹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跟汉高祖刘邦算是平起平坐。

魏豹原本与刘邦关系好,楚汉相争的时候,他看到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看上去没有取胜的可能,打算背叛刘邦,自立门户。

这时,他的姬妾薄姬的妈妈魏媪让人给女儿算了一卦,算命人说薄姬是贵人之相,生子当为天子。如果这人是个信口雌黄的家伙,魏豹也许不当回事,给薄姬算命的这个人是秦末汉初鼎鼎大名的相面大师许负,魏豹不由很重视她的预言。

魏豹这样推理——薄姬是他的姬妾,薄姬生的儿子当然是他的儿子,薄姬生子当为天子,就是他的儿子会是天子。他的儿子是天子,一定是因为他是天子,不然他的儿子怎么做天子呢。

魏豹认为,这是许负在婉转地告诉他,他会成为天子。

秦末起兵反秦的人个个有野心,谁不想成为天子呢。魏豹心情很振奋,私下联络项羽,跟刘邦撕破了脸皮。

结果他被刘邦打败了。刘邦没忍心杀他,刘邦的一个部将却认为他不可靠,抬手灭了他。

魏豹被杀,他的姬妾作为战利品被刘邦收缴了去。

女人不能打仗,只能搞后勤。薄姬被安排到织室里,每天“札札弄机杼”。有一天,刘邦兴之所至,到织室里巡查工作,看到一名织女相貌清秀,就把她提拔到自己的后宫里去。这个织布女工就是薄姬。

薄姬在织布女工之中算是上等人材,来到刘邦后宫里,只是寻常女子。刘邦很快就把她忘记了,就这样平淡过了一年多。

薄姬早年有两个要好的姐们儿,一个是管夫人,一个是赵子儿,三人像当年的陈胜与佣夫一样,相约“苟富贵,勿相忘”。

有一天,刘邦正在跟管夫人和赵子儿打情骂俏说闲话,两个人忽然想起许负那句薄姬生子当为天子的预言,觉得极其滑稽,两个人边说边笑个不停。

刘邦问明情况,有些怜悯薄姬,当晚召薄姬来侍寝。薄姬说,她昨天梦到苍龙盘踞在她肚子上。刘邦说,这是吉兆,我来成全你吧。

薄姬既非绝色佳人,也不会讨好逢迎,刘邦春风几度,将她忘到脑后去。薄姬凭借这点雨露滋润,开花结果,居然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刘恒八岁时,被刘邦封为代王。汉代的王跟清代的王不是一回事,清代的王只是坐在京城里领俸禄,有名无实,汉代的王是有封地的,封地还相当大,小的相当于现在的几个县,大的相当于现在的一两个省。汉初形势不稳,皇帝无力控制边远地区,只好把亲属封为诸侯王代替自己守四方。

汉代还有个特点,儿子被封为诸侯王,他的母亲、舅舅等亲人都可以跟随他去封地。这样安排,是因为皇子被封为诸侯王时一般年龄不大,独居异地会想妈,母子分离,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再说皇帝把儿子封为诸侯王,是想儿子代替自己守四方,儿子带去的亲属越多,根基扎得越稳,不然,一个小孩子在那里,很容易被人端了窝子。

当然不是所有诸侯王的母亲都跟儿子去封地,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儿子被封为赵王,戚夫人就没有跟随儿子到赵国去,刘邦活着的时候,是刘邦宠爱她,身边离不开她;刘邦死后,她可以名正言顺到儿子身边去,吕雉故意不放她,留下她受折磨。戚夫人只在永巷里舂米,累得受不了,唱着哀歌求儿子来救她。她的歌声被吕雉听了去,吕雉把她儿子拎到京城毒死,她本人也被吕雉制成“人彘”。

薄姬对京城有什么好留恋的?京城中唯一跟她有关的人是她的丈夫刘邦,这个丈夫是她与多个女人共享,她只占很小的份额,份额之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刘邦一死,京城与她更无关系。

刘恒被封为代王以后,薄姬就跟她的弟弟薄昭陪着刘恒去了代地。

汉代的诸侯封地叫“国”,它真的是个独立王国,诸侯王就是“国”中的皇帝,他的母亲就是“国”中的太后。汉代的嫔妃,儿子封为诸侯王,母亲就可以称为某某太后,比如薄姬之子被封为代王,人们就称她为代王太后。

薄姬是个没野心的女子,在代地做个小号太后,她已经很满足了。

吕雉掌权以后,把刘邦以前宠爱的姬妾们收拾得很难看,最难看的当数戚夫人,她和她儿子以前最受刘邦宠爱,差点夺去吕雉母子的皇后和太子之位,吕雉对戚夫人母子恨之入骨。薄姬如果在长安城中,跟吕雉住在一起,怕也要吃些苦头,虽然她对吕雉一向恭顺,但是是天长日久在一起,难免不小心触怒吕雉吧,没有哪个大老婆对丈夫的小老婆会看着顺眼。但她远离京城,她儿子的封地很偏远,她生前也不受刘邦宠爱,连个封号都没有吕雉为什么还要难为她呢!那些留在京城中的小妖精,吕雉还收拾不过来呢!

薄姬母子在代地无声无息十几年,从没闹出任何事端,除了偶尔与朝廷使者来往,她母子仿佛从世界上消失了似的。

吕雉为了扩大吕氏家族的势力,对刘姓诸侯王很不放心,但这些诸侯王要地盘有地盘,要人马有人马,轻易不能动手,吕雉要收拾他们,只能一个一个来。吕雉掌权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她还没来得及把这些诸侯王收拾完,她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

吕雉掌权以后,会先收拾谁呢?

当然是这么几种人,一是跟她有旧怨的,二是对她威胁大的,三是对她不驯服的。薄姬母子这三种情况都不属于,吕雉纵然要收拾她母子,也会排在名单的最后。

吕雉还没来得及把刘姓诸侯一个个挖掉,她就病逝了。她去世以后,她的侄子们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够,傻乎乎交出兵权,游玩打猎,放松警惕,结果吕家被刘氏皇族和功臣旧将联合起来灭了族。

吕雉生前立的小皇帝也被废掉。

皇位空缺,谁来做皇帝?

在诛灭诸吕的过程中,齐王刘肥的儿子出力最多。齐王刘肥是刘邦的长子,这时他已经去世,在位的是他的儿子刘襄。论起来,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大臣之意,是推举齐王刘襄做皇帝。

另一些大臣不同意,他们说齐王倒没问题,齐王的舅舅驷钧太可恶,凶狠残暴,是只戴了帽子的老虎。我们受够了老吕家的罪,还要再受老驷家的罪?

这一说,另一些大臣也赞成。看来选皇帝不能只关注血统,还有加上一条——看看他舅舅的为人怎样。

刘邦有八个儿子,病死三个,被吕雉弄死两个,自杀一个,在世的还有两个,一个是代王刘恒,一个是淮南王刘长。刘恒年龄大,他舅舅薄昭为人恭顺,被大臣们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大臣们联名向代王发出邀请函。请他到长安继承皇帝之位。

刘恒接到大臣们的邀请书,将信将疑,他怀疑是大臣们把他骗往长安城灭掉,他的手下人也有这样的顾虑。那时候诸吕刚刚被灭,朝中形势不稳,谁知道大臣们安着什么心!刘恒跟他的母亲、舅舅拿不定主意,他们采用了一个古老而简单的办法——占卜。

占卜的结果——大吉。

刘恒稍稍放心,决定去长安。为保险起见,他先派舅舅薄昭到长安打听情况,走到离长安五十里地时,他又派一个属下入城探听情况,确保平安无事,他才进入长安,荣登宝座,成为大汉王朝第三任皇帝。

当年许负预言薄姬生子当为天子,果然实现了。只是打死魏豹也想不到,薄姬的儿子当天子跟他毫无关系,他是空欢喜一场。

刘恒就是后来“汉景之治”盛世的开创者汉文帝。

汉代,从皇帝到大臣,从皇后到妃子,都从秦末乱世里起来,没有一盏省油的灯,不是凶猛如豺狼,就是狡猾如狐狸,斗争时下手狠辣,不留后路。只有薄姬母子性情温和,人畜无类。当各方强势人势达成一个平衡时,他们害怕一个更强的人物出现,打乱这好不容易形成的平衡状态,刘恒这样的绵羊派政治家反而让各派都放心。

刘恒当了二十三年太平天子,他去世以后,儿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薄姬跟着儿子在代地当了十六年代王太后,然后跟着儿子回到长安,当了二十三年大汉帝国的太后。孙子刘启继位以后,她被尊为太皇太后。

薄姬后来活到七十岁,在那个人生短暂的时代,这已经是高寿了。

她除了不得宠,没有得到现代人重视的爱情,可以说是人生圆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是大福大贵之人。

别人以残酷的竞争求胜,她以不参与竞争而保存实力,成为最终的胜者。

当年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打死也想不到,命运给风华绝代的她和不起眼的薄姬安排了一场“我掩护、你撤退”的好戏,她成功吸引了吕雉的注意力,吕雉把长枪大炮对准她,把她打成筛子,薄姬在她的掩护下安全撤出。待吕雉与她火并以后,薄姬母子踩着一地鸡毛回宫,成为皇宫的主人。

从西汉的第三代皇帝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这四百年间的皇帝都是薄姬的后代。蜀汉昭烈皇帝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如果刘备说的话是真的,那么,蜀汉皇帝也是薄姬的后代。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因为吕雉名声不好,废除她的高皇后尊号。高皇后是高祖的皇后之意。刘邦生前与吕雉形同陌路,废除她的高皇后之尊号,刘邦地下有灵肯定没啥意见。废除吕雉的高皇后之尊号,谁来享受刘邦正妻的祭祀待遇?按刘邦之意愿,肯定希望是戚夫人,那是他的最爱,他生前就想把戚夫人扶为正室,只是群臣反对,他不得已放弃。

但是,刘秀不是戚夫人的后代,而是薄姬的后代,高皇后这样崇高的荣誉,他当然是留给自己的老祖宗。他把薄姬尊为高皇后,享受刘邦正妻的祭祀待遇。

就这样,薄姬死后二百年,终于被她的后代“扶了正”。

东汉的班固著《汉书》时,仍旧尊吕雉为高皇后,在史学家眼中,不管吕雉名声多么不佳,她与刘邦的夫妻之情多么淡薄,她是刘邦正妻这个事实是无法更改的。

有人说,吕雉如果知道皇帝之位最终被薄姬的儿子捡了去,她会不会饶过戚夫人对付薄姬?我的看法是,吕雉就算知道皇帝之位最终被薄姬的儿子捡了去,她也不会放过戚夫人,她恨戚夫人太久了,只是碍着刘邦的面子,不好在刘邦活着时就下手。在一个受丈夫宠爱、有野心的女子和一个不受丈夫宠爱、无野心的女子之间,她当然是宁可让后者得到好处,也不会让前者得去。

薄姬除了早年受了些坎坷,一生平安顺畅,所以她的传奇故事到刘邦宠幸她为止,此后几乎无故事。无故事,历史书上就甚少能见到她的形象,偶尔出现也是打酱油。

主要参考史料:《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七发》 《子虚赋》《上林赋》《甘泉》《羽猎》 《东都赋》《西都赋》 《东京赋》《西京赋》《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细说汉朝》。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