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是昏君吗,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

是,就他做的事,朱元璋要是活过来,能杀他八百遍

明英宗丢掉了多少土地?他有没有反思过土木堡之变?单论政绩不论人品,他是昏君吗?

明英宗在土木之变中丢失的领土并不多。(主要是瓦剌很快内讧)

主要的领土丢失:

三征麓川没有取得完全胜利,名义上的胜利不仅使得明朝军力疲敝,麓川从属国关系变为脱离。而且宣宗时期丢的安南彻底必须放弃了。

进一步内迁奴儿干都司,东北控制力减弱(但此时依旧拥有名义上领土所有权)

富饶的河套三千里竟然赤地千里,渐渐被蒙古诸部占据,史称“河套之患”

然后你要问明英宗是不是昏君吧……

自己杀了有功于国的于谦之后,之后借着石曹之变把奸臣一并除了。

停止野蛮的殉葬制度

任用了几个还算不错的良将贤相…………

然后没了。

比起他干的好事,包含但不限于土木之变,以及之后充当汉奸带路党苟且偷生(宋高宗再怎样都没做到这高度),天顺弊政(大规模清洗朝堂,重用锦衣卫),处置流民不当,大肆为战犯招魂,轻信“换道入贡”,纵容女真……

反思土木堡之变?!

我就问问现在北京智化寺里的那个颂扬王振公公君臣大义的功德纪念碑是个神马玩意?!

如果明英宗都能不是昏君,我瞬间觉得汉灵帝,唐僖宗之流太高尚了。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怎样的人,他真是个昏君吗?

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经历颇为坎坷的君主。一开始是自己年幼登基(那个时候的他只有9岁),什么也不懂,之后长大了就准备利用宦官王振来制约朝臣,结果自己被他制约着了,导致了土木堡之变,自己被蒙古抓住了,成为了囚徒,好不容易被放回来了,新君主把他囚禁了,终于翻身当了君主,就很快驾崩了,只有37岁。是不是够坎坷?

明英宗朱祁镇不算事一个昏君,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君的理由就是杀了于谦。那是因为于谦明知道自己在蒙古军营之中,但是,还是命令明军炮轰蒙古大军,说好听的是为了打跑蒙古军队(实际效果炸死炸伤上万人),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想弑君。自己当政了,没有第一时间弄死他,也是对他的恩典,你说是不是?假设你是朱祁镇的话,你会不会弄死于谦?

他实际上对于上奏的奏章不经过内阁的润色,直接亲自批阅,这个是很多君主做不到的,尤其是嘉靖帝。不仅仅是勤政,还很节俭,对于服饰和美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就是为了实现跟先祖朱棣一样的功绩,还推行了很多的仁政,使得当时的百姓称颂万岁。这个人是不是很好?不像是史书写得那么不堪?

朱祁镇,一位经历坎坷的君主,就因为杀了于谦导致了很多人的唾骂,这个算不算是历史的误会?这个算不算是记载历史者的个人情绪?这个算不算是一个误导?

明朝“第一昏君”,衰亡第一“罪人”,明英宗朱祁镇的过失真的这么大吗?

在我看来,这位明朝的第七个皇帝朱祁镇虽然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昏君的,但是明朝之败却是和他关系不大。朱祁镇先后在位过两次,而他的第一次失去皇位,便是在于那一次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之前朱祁镇因为自己个人想要建功立业,于是亲自率军北征。但他却未曾想到,这也就是这次的御驾亲征让他被北方瓦刺部落囚禁了多年,直到后来瓦刺认为朱祁镇已无利用价值,才将朱祁镇放回去。

而当朱祁镇回到明朝国土之后,他的弟弟朱祁钰早就登基称帝了。而在朱祁镇回来之后,也是被他的弟弟朱祁钰囚禁在了宫中。直到朱祁钰病危之时,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拥护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将朱祁镇重新推上了皇位。

而朱祁镇他最大的污点其实就是在于这让他失去皇位的土木堡之变。当时朱祁镇本身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朱祁镇却听从了他的宠臣的想法,去了他的家乡,也正是以此,朱祁镇才碰见了瓦刺大军被活捉了过去。

其实在当时,朝中的其他官员是不愿意让朱祁镇御驾亲征的,因为这实在是太过于危险了。但朱祁镇却是偏信小人的意见,执意御驾亲征。此次朱祁镇他的出征的准备时间很短,也没有选择好路途以及制定好计划,可以说他这支军队不仅没有目标,在后援的供求上也不及时。因此他们的军队才来到大同附近,便是士气大落,而在此后的多次战争当中,他这支军队也是被瓦刺打的是落花流水。但是这场战争绝非是决定明朝兴衰的战争。

当了两次皇帝的朱祁镇,他真的是个昏君吗?

应该算不上是昏君,他这一生有两大污点,打错了一场仗,杀错了一个人,他应该不算是个坏人,也算不上是个昏君,他处理政务能力不差,为人也勤快,可能除了朱元璋以外明朝没有人能跟这位皇帝相比了,他这一生有点乱,信了自己的老师,杀了自己的功臣。

当时要打仗,本来说好了是驸马井源去结果第二天变卦了,变成皇帝亲征了,这个不难想象,是那个一直在皇帝身边的太监、老师、王振搞的鬼,王振想要远征立功,一个宦官哪有这个威望带兵呢?他就怂恿皇帝,借助皇帝的名义,才能实现自己统领军队的梦想。

召集了二十万大军准备出征,五天的时间凑齐了二十万人,可能他想二十万对两万,一定会取胜,王振认为只要二十万大军到了,一拥而上,那就赢了,这么个傻子带队能有好吗?他们的二十万军队还没到达大同,也先军队就赢了,明军全军覆没,跑出了一个太监跟他讲述了这场战争的可怕,王振下令班师回朝!

回朝就回朝呗,他还想炫耀自己,王振的老家在蔚县,属大同管辖,邀请皇帝去看看自己的家乡,其实就是回去炫耀去了,军队要绕远回京,人人怨气冲天,也先军队一直尾随着他们,摸清楚了他们的情况,最后的结果就是二十万大军崩溃,五十余位大臣战死,这场战争唯一的好处就是,王振死了。

战争结束以后,皇帝变成了人质,在当人质的过程中有礼有节,他能让看管他的蒙古士兵跟军官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力!朱祁镇是个有亲和力的人,本来自己是个人质,最后能感动绑匪,绑匪主动要为他争取皇位,他回国以后被弟弟关押,既然感化了看守他的大臣,心甘情愿为他出力。

朱祁镇出征前,那自己的工作交给谁呢?他把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他认为他跟弟弟的关系非常好,弟弟也不贪心,可惜人是会变得,他在当人质的时候被弟弟抢了皇位,他变成了太上皇。

回家的路还是很漫长的,用了八年,做了人质,跟绑匪交了朋友,帮助朱祁镇的他都安排了好的官职,那些坏人全被砍了脑袋,错杀一人就是杀了“于谦”。

朱祁镇一个丧师辱国的大昏君,为何总有很多人为他洗白?

因为后世的给他洗白的人是非不分,还自说自话的认为他不是一个好的帝王,确实一个好人。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的白眼甚至可以翻到西伯利亚。他不是个好人,他也不是个好的帝王。

我并不知道朱祁镇做了什么事情,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好人,难道就因为他废除了殉葬制度吗?还是因为他接地气,像普通人一样和别人互相赠送礼物呢?

说真的看到这样的说法,我甚至有点想笑。我就想知道,一个宠幸王振,一个在土木堡之变后差点把明朝彻底断送的的人算是什么好人,算是什么好帝王。

我们好人从来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真的觉得有点好笑。封了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后来又不想让儿子成为帝王,然后自己儿子死了以后又厚颜 *** 的重新登上皇位。这样的人确定是个好人吗?

如果说我前面都是在牵强附会的黑朱祁镇,那么我想知道,于谦呢?千古忠臣于谦就白死了吗?宠幸王振,害死于谦,国家被搞的七零八落,这确定是好人干的事情吗?

先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好帝王。帝王虽然是血脉传承,但是也是一份职业,是为了天下的黎民苍生。我不知道他做了什么,除了殉葬制度,还有什么?

在我的想法里,好人不是人缘好就可以成为好人,我觉得那些杀伐果断的明君依然是好人。成为帝王,就不能如此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朱祁镇真的太自我,太自私了。完全就是随心所欲。

后世对他的洗白真的太好笑了,如果不是找了个长得帅的演员来演戏,然后剧本把他写的那么好,说真的,朱祁镇是不可能在这么多人的心中被洗白的。一个如此昏庸的人,还能得到个好人的名声,我真的是牙都要笑掉了。

明英宗是昏君吗

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当初宠信王振,后来又宠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张廷玉等《明史》:赞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颇有一番作为,延续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杨年事已高,待其淡出政坛后,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恰逢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于土木堡被俘,被俘后尚能保持气节拒写招降书,随后由于后方于谦的英勇抵抗被也先认为没有利用价值,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却无权。趁景泰帝病重政变复位,大肆打压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贤臣,并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

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他几乎相信了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王振到徐有贞、再到石亨、李贤,无论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和善待人,镇定自若,抢劫的蒙古兵、看守、伯颜帖木尔、阮浪,最后都成为了他的朋友。 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天顺八年正月(1464),朱祁镇在病榻之上,召见了他的儿子、同样饱经风波的朱见深,将帝国的重任交给了他。然后,这位即将离世的皇帝思虑良久,对朱见深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正是这个遗愿,给他的人生添加了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 明英宗说:“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殉葬,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 “我一定会照办的。”跪在床前的朱见深郑重地许下了他的允诺。 自朱元璋起,明朝皇帝制定了一项极为残酷的规定,每逢皇帝去世,后宫都要找人殉葬,朱重八和朱老四自不必说,连老实巴交的朱高炽、宽厚仁道的朱瞻基也没有例外,这一毫无人性的制度终于被历史上有名的差劲皇帝废除了,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朱棣横扫残元,纵横大漠,威名留存至今,他们都是至今我们今天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他们的功绩将永远为人们牢记。但在他们的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无数战场上的白骨,家中哀嚎的寡妇和幼子,还有深宫中不为人知的哭泣,一帝功成,何止万骨枯! 朱祁镇最终做成了他的先辈们没有做的事情,这并不是偶然的,他没有他的先辈们有名,也没有他们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朱祁镇有一种他的先辈们所不具备(或不愿意具备)的能力——理解别人的痛苦。 自古以来,皇帝们一直很少去理解那些所谓草民的生存环境,只要这些人不起来造反,别的问题似乎都是可以忽略的,更不要说什么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明朝第一昏君是哪一个

明英宗朱祁镇。前年号“正统”(14年),后年号“天顺”(8年)。初期有“三杨”辅政,国家安定。后来宠幸宦官王振,朝廷晦暗。又轻率亲征,指挥失当导致20万军队丧于瓦剌也先之手。自己也被俘。1年之后放归,被禁于南宫。后来倚靠投机的大臣搞了“夺门之变”,这才又登帝位。但是即位之初错杀了北京保卫战的英雄于谦。虽然他后来比较勤政,善良,但确实没有办法掩盖当初昏庸的大错。不过这个人人品还是不错的,比较宽仁。

昏君(11)英宗(7)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