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1. 经典古文名句整理

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求学上进: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孔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渊陶渊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毁读书迟.--颜真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老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还有一些别的: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

2. 给我推荐几首经典的古文

韩愈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周敦颐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王安石的《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彭端淑的《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3. 求几部很经典的古文小说呀

《兰陵缭乱》架空完结不是穿越的。

文笔很好》超好看!!《我自望星朝天歌》《帝王妻》《帝王业》《玥影横斜》《雨梦迟歌》《有凤来仪》《叶飘零》《绾青丝》 《宛如雪》 《时空异恋》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情醉千年》《清云梦悠悠》《倾城美人泪》《慕慕涵雪》《泪飘香》《跨过千年来爱你》《君心泪》《红颜凝眸处(清穿)》《凤萧吟》《凤舞京华》《恶魔王妃》《多多益善》 《大漠谣》《到处是秘密(纯古代の)》《美人劫》《美人殇》《三生三四,十里桃花》《浮世绝香》(纯古代の,还可以哟!)《原也意外》(这本还可以哟,和三救姻缘有点像!)《除了我你还能爱谁》《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无心神医》《苦滋味》《十里红妆》《月儿圆》《有子万事足》《非君不嫁》《就爱你的痴》《三世守护》《情迁君》《娘亲我最大》《风烟引1和2》《浮世绝香》(有点纠结..)《流光夜雪》(蛮好看,很温馨。)《无尽相思风》。

4. 有什么经典的古文没

《增广贤文》 2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用着衣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既坠釜甑,反顾无益。

翻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肚,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咸赖。 人老心未老,人穷志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记得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

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 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爽口食多偏作药,快心事过恐生殃。 富贵定要安本分,贫穷不必枉思量。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自家心里急,他人未知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触来莫与说,事过心清凉。

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 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卿。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万事皆已定,浮生空白茫。 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光阴黄金难买,一世如驹过隙。 良田万倾,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急行慢行,前程只有多少路。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眼恢恢,报应甚速。

圣贤言语,神钦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苗从地发,树向枝分。

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官有。

5. 经典古诗,古文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帮我找找经典古文例句翻译荟萃~高悬赏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