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孩子背诵的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6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叫条件反射吧。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学派关于生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是指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形成主要由两种信号系统所导致。即,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 具体事物 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如声、光、电、味等刺激。

第二信号系统,以 词语 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仅限于人所特有。一切的以语言文字 为条件的任何刺激所导致的所有结果,都是 第二信号系统的功劳。

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和人类的语言机能密切联系的神经活动,是在婴儿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是在第一信号系统或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产生对现实的概括化,出现了抽象思维,并形成概念、进行推理,不断扩大认识能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发现并掌握它们的规律。

我认为,条件反射就是人体之外的任何事物(任何信息)映射到人体上来,给人体带来的任何刺激,同时,也包括人体各部位之间的相互刺激,而后所产生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有可能在大脑中形成一种短暂的或者长时的甚至永久的记忆。这是人体的一种本能活动,是人所具备的一种先天智慧。这种本能,这种智慧关乎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劳动的好坏优劣,甚至关乎到每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和人生的成败优劣。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地把握并利用自身的这种本能,这种智慧,积极地雄心勃勃地投身到一切有必要而又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活动中去,我们就能成就最优秀的自我。反之,我们就会有可能丧失积极成长的机会,因而功败垂成。

事实上,在古往今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时候我们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 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让孩子通过对词语的反复观察、思考,使得词语对大脑产生一种强迫性的条件刺激,从而在大脑和词语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 ,以致词语这种原本与大脑毫无瓜葛的抽象的概念在大脑里形成短时的或者长时的,甚至永久的记忆。

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条件反射能力(孩子的本能)的作用。其过程就在于通过孩子对于某个需要背诵的内容实施强迫性的反复的阅读记忆,最终形成一更条件反射的结果(实现背诵的最大化效果)。

这种方法在当下教育教学中用得最多,也是行之有效效的方法之一。因为这种方法运用起来既简单,也容易被孩子接受并掌握。在孩子来讲,不过就是读了就记,记不了就再去读罢了。反正读记多少遍也没规定(实际是无法规定的),从背诵的时间来讲,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用同样的时间完成某个相同的背诵内容。具体的背诵过程中,孩子也常常有一个比较宽泛的时间和空间。

再者说,作为一种传统的背诵方法,它不仅仅是孩子容易掌握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运用的好坏还是孩子智力优劣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方法的话,那么,就说明孩子具有很强的条件反射能力。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所在(意即先天所赋予)。比如,有的人可以过目成诵,而有的人则阅读千百遍却就是记不住。从这层意义讲,我们还真应该很好地发现并巩固提升孩子的这种本能,让孩子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背诵习惯。对于孩子学习一切经验性的知识是很有利的。比如,数理化的一些定理定义、公式口诀等,就算是强迫,我们也得把它背诵下来,然后,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应用它。再比如,语文的声母、韵母,英语的国际音标、单词、语法等,我们也得先记下来,才能很好地去认知汉字,学习汉语言或者练习英语的口语表达及翻译写作。否则,没有一种先天的条件反射能力,没有一种良好的阅读记忆习惯,我们的生活、学习都会比别人更困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训练孩子兴趣所致地巩固并提升自己的这种条件反射能力,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背诵习惯呢?

第一,我们可以把必须背诵的内容交给孩子,让孩子在学校或家里应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实施反复的记忆练习。让孩子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完成背诵目标。这种训练方式的成效如何,就看我们的孩子是否目的明确,是否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或者说我们的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意志力的支撑,方可较为有效地实现某个训练目标。否则,一切漫不经心的反复训练都是毫无意义的。平时,我们让孩子一个汉字书写一行两行,甚至一页,到头来,孩子依然没能把某个汉字的笔画拼音记下来,还是不会读,不会写。这是最糟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本能基础,顺应孩子的智慧根底,适时而又适量地把孩子引入到一种兴之所至的学习活动中来。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引导孩子去完成的所有的背诵内容都最好是尽量适应孩子的本能需求,兴趣所致。那些孩子不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要求孩子非背不可的话,就更加要求我们采用非同寻常方法去引导,去开启孩子的智慧之门,使其能进入到一种开开心心的学习背诵状态,方可收获一个最佳的学习背诵效果。

第二,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培训内容,采取专门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是不是可以开设一个小额的培训班(2——10人就行,最好是4——8人)。然后利用节假日,每天最多耗费孩子两小时的时间(上午1小时,下午1小时)参与到培训之中来。目标就是让孩子在培训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强化的训练。而训练的宗旨就是以条件反射的原理为杠杆,撬动孩子的求知心理,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从而引导孩子对知识的各个领域展开积极的索取。特别是对于那些要求必须背诵的内容展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训练。最终,在日积月累之后,达到能力和品质的提升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

比如,我们可以让几个孩子开展数数竞赛。要么可以让孩子重复的接龙数数,看谁接得快,数得快;要么可以让孩子重复快速数数以及各种不同单位的数数(如奇数数、偶数数、以5数等)。这样,通过反复的训练,势必能够让孩子本能的条件反射能力得到相应的巩固和提升,同时,更让孩子对各种方式的数数产生兴趣,实现一个最大化的深刻记忆(达于背诵的目标)。另外,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也会兴致勃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乐在其中。再说,孩子的思维品质、倾听、记忆的品质、自我约束的品质等能否得到提升,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再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反复地把6个单韵母说给孩子听,让孩子通过条件反射的功能把它们强行地记下来。然后,再从中任意抽取其中任意一个落下不说,又反复地说给孩子倾听,看看谁能最快说出落掉的是哪一个。这样,我们要想让孩子诵记6个单韵母的教学目标也就不难达成了。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背下了6个单韵母,而且,还培养了孩子的背记习惯,提升了孩子的倾听、记忆、思考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孩子本能的条件反射能力的巩固和提升。

不过,这种全凭重复方式实施记忆的方法还真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背下的内容,很多时候都不过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罢了。也常常是背得快忘得快,背得多忘得多。而且,所背诵的内容,很多时候除了在应考时能为孩子赢得几分外,对于他们的未来生活再无别的任何意义。

二是带有研究性的背诵。就是让孩子在应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实施强制性的重复地阅读记忆之前,先行对所要背诵的内容实施一番具有针对性的分析,理解,概括和归纳,并从中找出各具特色的部分具体内容,加以专注而深刻的记忆,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记忆效果。

比如,一首诗的背诵,一篇短文的背诵,以及一个定理定义、公式法则的背诵,等等,其内容都会有其各自的书面呈现特征。什么用词的、句式的、抒情议论的、形象说明的、本质概括的、数字、字母、符号所表述的,等等,往往会有其相互关联但又各显其态的突出特征。如果我们事先能通过分析,理解,概括和归纳等思维活动把握住这些突出特征的话,那么,关于全文全篇的背诵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举个实例吧。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有一篇课文就是 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江南》。是要求孩子必须背诵的一篇课文。

作者:佚名 (汉)

江南可采莲, 莲叶 何田田。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西 , 鱼戏莲叶 , 鱼戏莲叶

笔者以为,当我们要求孩子背诵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事先引导孩子对课文做一番研究。首先让孩子好好地观察课文的句式,并让孩子好好地数数全文有几个单句,发现其句式特征——全文共7个单句,皆为五字句,让孩子记住这个7和5,特别要记住这个数字7。因为只有记住了7个五字句,才算是把课文背完整了。其次,再让孩子观察后5个单句,发现其独有的句式特征——这五个句子除了句末的一个字不同而外,其余则全都完全相同。根据这5个句子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是不是只要记住每个句子句末的那个字,就相当于把五个句子都记住了?尤其是后面4个句子,我们也有必要提示孩子句末汉字的先后顺序——东 西 南 北;而人们在生活中的表述顺序则常常是东 南 西 北,让孩子千万辨证记忆。再者,前3个句子的背诵,也可以引导孩子观察3个句子开头陈述的3种事物及其逻辑顺序是先有“江南”,再有“莲叶”,后有“鱼”儿。

这些就是我们引导孩子在背诵课文时,事先对课文所做的研究(当然还有别的更多值得研究的)。而笔者要强调的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只能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只能是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切的具体行为都只能让孩子去践行。更多地让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判断下结论。如此,孩子通过自我的观察、发现、思考,判断,之后对于实现课文的背诵目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要求孩子背诵数学的平方和(差)公式、立方和(差)公式,我们不妨先行引导孩子对这几个公式细心地观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然后稍加记忆,实现背诵的目标,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其实,这些公式的变化,不过就是几个加减符合的变化罢了。

又如,初中 历史 的三国的内容,要求孩子背诵的主要有三国的国名、国君,建国年代、都城、以及国家所在的方位等,共计15项内容。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分析,总结出一句话,然后再实施背诵。这句话可以是“东吴权,西蜀备,北魏丕,建成洛阳二一O”。意思很明白,就是东边有吴国,国君孙权;西边有蜀国,国君刘备;北边有魏国,国君曹丕;这三个国家的都城按照从东到西,再到北的顺序,分别是建业、成都和洛阳;而建国的时间按照同样的顺序分别是公元二百二十二年、二百二十一年、二百二O年。

还如,节假日期间在城市,我们便可以引领孩子到那些“风景这边独好”地方去逛一逛,瞧一瞧。什么公园动物园的、什么花园博物馆的、什么A级景点的都行。在这样一些地方,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孩子实施认知事物,学习汉字的训练。在这些地方,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的,等等,成千上万种,应有尽有。我们可以随意地从中挑拣出孩子必须学习背诵的一些内容来,让孩子在地上,或者在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上将某个事物的名称写下来,而后比照实物实施书写背诵。我相信,这一定是令孩子很感兴趣的事情。

还如,节假日期间在城市,我们便可以引领孩子到那些“风景这边独好”地方去逛一逛,瞧一瞧。什么公园动物园的、什么花园博物馆的、什么A级景点的都行。在这样一些地方,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孩子实施认知事物,学习汉字的训练。在这些地方,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的,等等,成千上万种,应有尽有。我们可以随意地从中挑拣出孩子必须学习背诵的一些内容来,让孩子在地上,或者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将某个事物的名称写下来,而后比照实物实施书写背诵。我相信,这一定是令孩子很感兴趣的事情。学习背诵一定是高效的。

若是在农村,我们便可以带孩子来到田头地角、观察人们辛勤劳作,欣赏万物生机。也可以对孩子去爬爬山,钓钓鱼,逛逛农贸市场。同时在此过程中,任意挑拣出一两种事物,让孩子就地书写出他们的名称,或者让孩子把它们的名字写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然后实施书写背诵训练。


总之,笔者以为,倘若我们能够在孩子入学之初,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践行这种研究性的背诵的话,日复一日之后,我们的孩子就极有可能形成一种良好的背诵习惯,从而实现一种高效的背诵效果,达于最优化的学习目标。不过,无论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实施背诵,还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实施背诵,都必须建立在孩子兴趣所致的基础之上。我们务必在运用现有教学手段的前提下,适时地谋划出一些新的教学手段,以求引领孩子进入到一种愉悦的学习活动之中,方能实现高效的学习,高效的背诵。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