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昆明的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这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在这篇散文里,汪曾祺用看似平淡舒缓的语气,回忆了四十年前在昆明的所见所闻所感,带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昆明这座美丽的城市,回到四十年前的岁月。

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长大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做故乡。除此之外,当我们远离故土出外生活时,常常会遇到另一个地方,那里曾经留下过我们最美好的回忆,那个地方被我们叫做第二故乡。

故乡和第二故乡的关系,就像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一样。一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我们生命开始的地方;另一个是精神得到快乐和安宁的地方,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却可以温暖心灵一辈子。

昆明之于汪曾祺,就像济南之于老舍,属于他的第二故乡。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汪曾祺在昆明度过了他最宝贵的七年青春岁月。四十年后他还不能忘怀昆明的一草一木,于是写下了这篇《昆明的雨》。

乍看这篇文章,会以为这只是一篇介绍昆明风俗风物的文化散文。

在文章里,汪曾祺以昆明的雨为线索,写了昆明倒挂着的仙人掌,各种美味的菌子,雨季的杨梅,雨季的缅桂花、木香花。作者就像你一个老朋友,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所熟知的昆明,一一讲给你听。

你听他讲菌子,各种外形,各种味道,讲火炭梅,从外形讲到味道,讲昆明的风俗人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能给你讲上一天一夜也不累的样子。

最早接触汪曾祺,就是被他的美食文章所吸引。汪曾祺喜欢美食,也很擅长烹饪,他的美食散文独成一格。

在这篇文章里,汪曾祺又一次展现了他热爱美食的一面,看他笔下的各种菌子: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外形各异,滋味也各不相同:

是不是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他讲昆明的杨梅,名副其实的火炭梅,“ 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摹状貌,品味到,全方位多角度向你呈现事物特点。

他说昆明的木香花,“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用“爬”“遮”这些动词,将静态的植物写得生机勃发,用“密匝匝”“数不清”这些形容词写出了树叶和花朵难以阻挡的生命热情。

汪曾祺笔下的花花草草,菌子也好,果子也好,花朵也好,都是有灵魂的。

因为作者就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他用富有灵性的语言赋予这些植物以蓬勃的生命力。

这是我喜欢汪曾祺的一个原因。读他的文章,不会觉得乏味,就像品尝各种菌子,有滋有味,鲜美无比。

他用审美的眼光去写自然,写一草一木,一蔬一食,一切都可入文,一切都有值得品咂的美。称呼汪曾祺为“生活的艺术家”,当之无愧。

这篇《昆明的雨》又不完全是汪曾祺审美生活的呈现,还寄托着他对昆明的脉脉深情。

在昆明,汪曾祺遇到了恩师沈从文,妻子施松卿,度过了最难忘的七年青春岁月。人生有几次青春?何况是在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西南联大”。

因为在昆明度过最美的年华,连带着昆明的一草一木都成了证明,成了汪曾祺所有情感的寄托。

他的情感,隔着四十年的岁月,很厚很重,作者尽量克制着语气,只是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就是最强烈的情感宣泄了。

他把情感掩藏在轻松活泼的语言中,寄托在对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的描述中,没有深情,谁会隔着四十年的岁月还清晰记得那些琐碎的细节?

因为记忆深刻,时间隔得愈久,印象反而愈清晰,这一生都忘不了,那难忘的昆明,难忘的岁月!

汪曾祺古文底蕴深厚,他的语言有文人的典雅,古诗词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像那句“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就引用了两首诗。

“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里的“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同时,汪曾祺又不被文人气质所限制,吸取白话特色,将口语融入文章,大量使用短句子,句式活泼自由。

既典雅又通俗,将文人语言和白话口语融为一炉,构成汪曾祺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语言特色。

《昆明的雨》短句多,语言活泼有趣,情感自然深沉,很适合朗读,伴之以舒缓的轻音乐诵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2022-1-13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