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熊逸对《老子》好像有不一样的看法,故在阅读时候根据作者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思考和想法,一是因本人学识水平受限,能判断的范围可程度有限,二是在表达上因为麻烦,所以没有加速引用原始文献部分,但皆有文献可引用,三是有一部分只是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别人,所以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欢迎交流,欢迎提出改善。

1.其人。 关于老子本人的疑问,我的想法很简单,相隔年代太远了,不论作者提到的三个人里面谁是“老子”对于后人来讲并无多大影响,“老子”只是一个人名,重要的是其书的价值。“鬼谷子”的著作本身就没作者,但是这不影响纵横家的学术地位和智慧,所以太纠结于人并不一定是好事,也许把三种可能放到一起思考,能够得到更加广阔的思想。

2.其书。 老子并不是对“道”的最初提出者,他只是发展了这个理论,并引入了“德”理论,形成“道德”理论,对“道”的理解和引用各家都会有,而且在老子以前就有“道”的概念,这很容易考证。至于说到其书的结构或者是严谨程度,他不像现代科学的表述引用判断论、逻辑推理等。这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任何的逻辑推理都需要一个不变的前提,而道家所思考的确是变化的东西,用科学的标准去衡量哲学或者神学来提高科学的地位这种方式或许不太可取。就像用西方自由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主义。我觉得可对比,但不可用同一标准衡量。(当然老子这本书的结构确实不像《孙子兵法》《鬼谷子》等书一样有严谨的结构和行文风格,更像是记录某一位人说的话,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但大意应该不会太差。)

当然提到对“道”的理解和应用,借用一句话:“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对于作者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做者的理解是一个角度,但这种角度可能偏离了作者对“道”的理解。其实了解“道”的人只要书里提到这个概念或者以这样的思维出现都是能识别得出来是否是运用了这样的理论,而并不一定非要道德经里说的才是“道”。《道德经》只不过是给人提供理解“道”理解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的一个路径或者方式,你同样也可以通过学老子一样自己去观察自然的变化和发展,去寻找其中的规律。同样对于“道”的运用,可以学老子、可以学鬼谷子、可以学韩非子、可以学孔子、可以学现代科学……等等都是可以,你还可以自己创做,这都是没问题。术的变化可以是万千,在历史上应用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医学”“围棋”“兵学”等。

3.君人南面之术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社会主义的人和真正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人是不同的人,在某些时候是政治工具,在某些时候是精神与哲学。这取决于理解的角度。一个完整的哲学一定包括、自然、社会、个人。

4.政治主张“无为”。 有点过于片面的理解无为的意思。老子主张的核心思想是“无为无不为”,“无为”更像是一种招式,需要一定的前提,而这种前提是“道”,本身需要对“道”和为什么提出“无为”这种思维进行思维模式的分析,在没有理解“无”和“有”的变化关系是不能理解无为的意义的。在精神层面和具体执行层面需要分开理解,执行层面的“无为”不过是众多策略的一种,而在思维层面的“无为”是一种思考方式。

5.关于社会主张的“道可道”,先说“道可道,非常(恒)道”的问题 ,从道家对事物发展或者自然的演化来看,事物都是从无到有,在从有到万千。我们人的思维刚开始是无,后来接触多了慢慢就有了各种概念……之后变化万千以致混乱无序。那么这种变化就会存在“可道”的部分就是人各种不同的思维变化发展的过程,那“不可道”的部分则是这种背后的变化规律,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变化,背后的变化规律基本一样,但是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所以“道家”用了非常抽象的概念表达,用“道、一、二、三”表达。其实再简单点讲就是有形的能够表达,无形的表达不了。就比如“爱”没人能够用言语一次表达出全部,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表达讲清楚。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理解:

(1).借用苏东坡的看法,如果看待事物都是以不变的角度来看,那么万千事物不可尽,但如果以变化的角度来看,那就简单多了,因为背后的规律都是一样的。(一千年前一棵树成长背后的规律和现在一棵树成长背后的规律基本是一样的,当然道家也会关注变化的一面)这也就是道家这种变化思维的精髓之处吧。

(2).有些东西说了也没用,所以没办法说。日本交学徒是把徒弟带在身边学几年,让他在旁边慢慢感受和体会,然后慢慢的就懂了。(佛家有类似典故)。就好像“爱”能不能说?能说,但是真正的爱是靠说的吗?不是。(虽有诡辩嫌疑,但是有些东西还真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你得真正感受事物的变化及领悟变化的规律)

(3).语言的局限,名与实的差异。这其实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名”的问题,我说我有家有一头黑驴,你说你家也有一头黑驴,都是黑驴,但是肯定是不一样的,事物皆同皆异语言并不能概括全貌,而且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概念有差异,所以往往需要有很大的局限,关于这个的讨论也很多,就不想展开了。

(4).就像寻找说的那时候人的理性没达到能表达的这个层度。

……当然还会有很多种解释,但就以“道”这种思维特征总体理解而言:变化、抽象、可推演、的特征导致越是层次越高越没办法用语言表达。但是都是相对的,“道”运用到具体的谋一领域的时候就可以说,因为有了明确的范围和界定。(比如医学、兵学、纵横、墨家、儒家……都是可以说。)

作者用到社会制度的时候,其实我是觉得他有点“道”“术”不分。所以辩论的意义不大,因为从认知上就有了差异。再去讲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讲无为有为,这个理解都不一样就没办法讲了,不过作者在分析“道”家的政治主张的时候道家的时候显然是用现代政治思维去解读的,从“用”的角度是有一定的道理,当然还要辩论下去就意义不大,因为逻辑的起点不一样、追求的结果也不一样。

6.再论“有”和“无” ,因为作者从实际论有和无的作用,用了一个空心秤砣还有用吗?的案例来佐证光点。一定非要从物的角度来进行论证,只要是论证就背离了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所谓有和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一张画得留白,我们可以说留白部分是无,也可以说留白部分是白色。但作者一定非要用秤砣来辩证我感觉有点诡辩。(首先空心的秤砣还是秤砣吗?或者是合格的秤砣?另外空心的秤砣就一定没用吗?空心就一定没用吗?比如可以根据空心的大小控制秤砣的变化,方便做其他事情。还有有些东西设计存在些不合理,本身就没用,然后再来讨论他的有用性,这是一种矛盾,如果按照作者的辩论,我觉得不是秤砣的空心没用,而是空心秤砣就没用,因为这不合理,假设存在一定争议)。

7.第八章的问题:

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吧!没想到作者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在我理解很简单,圣人判断事物行事不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而是以“道”为基础,不要有过多的人为干预,破有点唯物辩证的特点,(即客观而不是主观)。这跟法家的以发度为基础而不以自己的主观为基础一样。只不过“道”的层面更高级。就拿一个简单的例子:“贫富”差距。借用老子的思想贫富是自然形成的,这是一种规律,这种差异是变化的,而且是永远会有的,不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哪怕有一些人是饿死了,同样也不要干预,这是自然法则。那为什么不要干预的想法存在合理性?一是有可能实物不够这么多人吃,饿死一部分才能回归正常,如果去过度的开发会造成更大的破坏,长久以来也会破坏自然规则引来更大的麻烦。二是穷人吃不饱他们就会想着如何吃饱,这可能是社会分配制度或者某种规则的不合理,吃不饱的人多了开始反抗了就会产生新的适合的制度。三是富人的财富也是通过努力自己奋斗形成的,穷人为什么自己不努力?当然还有很多种可以解释,但没必要,总的就一点,不是说不能人为干预,而是从“道”的层面讲应该是以这样的认知或者价值观来看待,至于“术”层面,如何去实现和解决问题这个是可变化万千的,但是要以“道”为基础,脱离了根本一切都是白干。轻易打破自然形成的规则,必定是会有人付出代价的。

然后关于后面几部分的论述作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办法把对立的两个面放在一起思考,没有阴阳相变的这样思维,所以导致其分析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曾经有人就这个问题问过我:“白天就是白天,黑夜就是黑夜”如何相生?这就是典型的对立思维。用“道”的思维来理解白天和黑夜合在一起才是一天,而在一天中有有一个至白,一个至黑,中间是围绕两个极点不断地变化,而周而复始。中间不同的变量产生了四季二十四节气……等等。而这些都是从一衍变而来。理解“道”的一个最基础的是要能够把两个对立的东西,即两个极(阴阳)放在一起思考。这需要一定的推演和思考能力,当然还会有主客体等其它哲学问题。

还有一点作者不是很清楚的去区分“道”与“术”的关系,而且在讲老子运用儒家的东西论证,可能存在一定合理性,因为两家对于“圣人”和“德”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不是同一个概念。

8.关于老子思想的问题:

柔弱胜刚强,作者引用了相反的案例石头和鸡蛋来举例说明刚强盛柔弱,从而批判了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那是不是老子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是不成立或者这种主张有问题呢?

在我看来《道德经》所有“德”的部分都要辩证的看待,而且不能与“道”部分相混淆,因为“德”部分是一种思想的主张,当主张以强胜柔弱或者以弱胜强的主张都是没问题,在于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思想和前提是什么。

实际上作者还真提出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能以刚克柔,为什么还要讲以柔克刚?主张柔弱?

我觉得比较合理的理解是:阴阳讲究相生相克,然后有一天弟子问老子如何以柔克刚,老子就给出具体的回答,那为什么主张柔弱,其原因在于老子的追求不争是有很大关系,因为追求以刚克柔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不争,柔弱才能避开纷争,对于道家不追求名利的人来说,没必要陷入永无止境的竞争中。

当然如果是按照争(取胜)那么显然应该是按照《孙子兵法》的思路,应该像水一样,不断地变化,善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或以刚克柔以强胜弱,阴阳平衡才对。所以老子取了柔弱显然是与他返璞归真、远离世事有一定关系。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解,像作者所说在逻辑的表达上可能存在一定欠缺,这里面的原因是缺乏了大前提,就是在什么前提下提出了这样的思想我们不得而知,但只能去揣摩他的合理性或者意义。

关于“正言若反”,大智若愚,大音希声……等概念,作者提出了:“最胖的胖子好像没有肥肉,最富的富人好像没有财富,最大的台风好像没有台风……”从逻辑上讲好像还真讲不通。总不能说是最大的台风就像没台风?那么如何理解?先看老子词的作用,后者都是对前者一些特征的描述,也就是描述什么样才算有“德”,大的智慧的特点就像没有智慧(像愚蠢的)最大的声音特点是希……讲的是事物的特征或者“德”,而不是逻辑关系。如果按照作者的举例的逻辑关系理解,是后件对前件的肯定,那么也是违反了“名可名非常名”的逻辑出发点,因为按照老子的思维方式,他不会轻易去定义一个固定的次,而更多的是表达都包含着变化。因为没办法定义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大音……同样也没办法定义什么是胖子、什么是大的台风……还有一点在逻辑思维下很难理解好就是坏,坏就是好这样的思维。但是在辩证思维下(阴阳)是可以的。

当然以上是不是我的诡辩或者是理解有误这个难说,但是我的思辨能力和水平只能辩到这。

关于:“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其实解读了道家认识世界的基础,通过观察人、地、天、自然的变化而观察其特点(古代人喜欢观物取像,这是最早认知事物的方法,现代科学喜欢用量化统计等方法认知事物的规律,这个后面再讲),观察其“道”的层面,同时也观察事物的变化其特征并引用到人,这句话其实也有多种解读,一种是:人应该向地学习,地应该像天学习……。另外一种是人应该顺应地的法则、地应该顺应天的法则、天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先说前面一种,人观察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总结其形成的特征并学习引用。后一种人应当顺应地法则、地应该顺应天法则……不论哪种解释应该都算合理,都是解释了这四种观察对象的关系。不过作者好像并不买账,以逻辑的问题太反驳,说实话我还真没想到道德经还可以像作者一样思考,在我看来这就是简单的解释的事物关系,没必要去过度解读。

9.把“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一章解读成老子的辩证法,显然不是很合理,因为这一章如果从大的框架上讲应该是在讲“德”的问题,或者是在老子思想下的取胜问题,重在对以柔弱取胜的问题,是主张柔弱主张下的取胜方法,实在不适宜提升到“道”的层面来解读。

当然作者认为《道德经》是写给政治家的,不是写给普通人的,在前面君人南面之术已经说过了。

10.关于回归婴儿问题, 这章是我最不认同作者观点的一章,出发点就不对,老子所主张返璞归真,回归婴儿状态,不是身体上的回归,是精神状态上的回归。

道家的思维有三个特点:1.以“道”而不以人主观精神,最高的境界是“道”即同天合道,在哲学上讲本元内化的问题,就是你的精神世界的认知应该统一物质世界,以客观世界为基础,这符合马克思的物质决定意识。追求的是物质与精神世界的统一。那么就会存在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样的,如何变化成现在这样,“道”是解释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的。2.人的精神世界发展与道“道”的发展是一样的从无到有……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是从一变成万千的。可以思考个问题,即我们的认知和精神世界是如何形成的。3.“道”的层面和术的层面一定要弄清楚。

弄清楚了上面问题以后,再回答为什么要返璞归真:1.即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2.婴儿的世界是最简单也是最初始的,清净自然无为,是人最好的状态,随着慢慢变化发展人精神世界就变得物化了,人受束缚于这些东西,所以应该去除或者整理。3.对精神有至高精神的人必定是看破世事,不喜欢被名利束缚(欲望)在精神上有特殊需求,最终求得内心或者精神上的安宁或者归宿。以物质文化的角度看道德经的肯定是不在一个层面的。4.回归本元。(本元是哲学概念)回归本元即能抓住事物的关键。

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各家先秦著作皆有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和精神世界的理论,以修炼自己的精神世界后能力。就跟心理学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样,只不过心理学可能追求的是健全的人格或者是幸福等等。思路基本相同,切入点和方法不同而已。相对于其它而言,我更喜欢“道”家和鬼谷最终追求的境界,每追求自然无为,外追求顺其自自然,观世如观溪中流水,知它奔流任它奔流……

11.万物之母,简单讲就是世界的本元是“道”,对世界本元的的推演就目前而言也有很多种,但都没有定论,因为没人能证明。 比如世界的本元是“上帝”、“原子”、“宇宙大爆炸”“水”“五行”等等。即是最开始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道体系下本元就是道,对道的解释就是混沌和虚无等一些描述。所以作者的论断基本偏离了,没啥价值。

就“道”而言,基本能回答世界最开始是什么样的,如何变化的,人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己的的精神世界,用什么样的方法观察自然观察什么应该就能够从书中读点有用的东西,能够观察客观世界。如果能将“道”推演或者解释世界,同时以道为用发展到“术”层面,那就更厉害了。

就本书而言,我都没想到还有这样读道德经的,就像不知道上帝的人去读《圣经》,不知道释迦摩尼的人去读《佛》,而且大多都是断章取义。好的地方怎么不拿出来说?作者比较博学,就是思维有点乱又没有达到真正的相通。当然也会引起一些新的思考。

最后说说《道德经》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在我看来应该不是老子所写,大部分人认为老子是周朝的图书馆官长,如果写出这样没有结构和逻辑的书,应该坐不了这个位置。同时期的作品都非常出色,而且思维也非常严谨,这本书或由问答而成,或由收录而成,或由后带学生而成,但要说老子写的,没什么说服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