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k8s(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容器技术的核心功能,就是通过约束和修改进程的动态表现,从而为其创造出一个“边界” 。对于 Docker 等大多数 Linux 容器来说, Cgroups 技术 是用来制造约束的主要手段,而 Namespace 技术 则是用来修改进程视图的主要方法。

其实只是 Linux 创建新进程的一个可选参数。我们知道,在 Linux 系统中创建线程的系统调用是 clone(),比如:

​ 这个系统调用就会为我们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并且返回它的进程号 pid。而当我们用 clone() 系统调用创建一个新进程时,就可以在参数中指定 CLONE_NEWPID 参数,比如:

​ 这时,新创建的这个进程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进程空间,在这个进程空间里,它的 PID 是 1。之所以说“看到”,是因为这只是一个“障眼法”,在宿主机真实的进程空间里,这个进程的 PID 还是真实的数值,比如 100。

​ 而 除了 PID Namespace,Linux 操作系统还提供了 Mount、UTS、IPC、Network 和 User 这些 Namespace,用来对各种不同的进程上下文进行“障眼法”操作。

​ 比如,Mount Namespace,用于让被隔离进程只看到当前 Namespace 里的挂载点信息;Network Namespace,用于让被隔离进程看到当前 Namespace 里的网络设备和配置。

这,就是 Linux 容器最基本的实现原理了。所以说,容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进程而已。Namespace 技术实际上修改了应用进程看待整个计算机“视图”,即它的“视线”被操作系统做了限制,只能“看到”某些指定的内容

优势:更加的轻量且没有损耗资源。弊端:隔离不彻底

Cgroups(Linux Control Group) 就是 Linux 内核中用来为进程设置资源限制的一个重要功能。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限制一个进程组能够使用的资源上限,包括 CPU、内存、磁盘、网络带宽等等

Cgroups 给用户暴露出来的操作接口是文件系统

比如,向 container 组里的 cfs_quota 文件写入 20 ms(20000 us):

意味着在每 100 ms 的时间里,被该控制组限制的进程只能使用 20 ms 的 CPU 时间,也就是说这个进程只能使用到 20% 的 CPU 带宽。

把被限制的进程的 PID 写入 container 组里的 tasks 文件,上面的设置就会对该进程生效了:

除 CPU 子系统外,Cgroups 的每一项子系统都有其独有的资源限制能力,比如:

Linux Cgroups 的设计还是比较易用的,简单粗暴地理解呢,它就是一个子系统目录加上一组资源限制文件的组合。容器是一个“单进程”模型。

Mount Namespace 修改的,是容器进程对文件系统“挂载点”的认知。Mount Namespace 跟其他 Namespace 的使用略有不同的地方:它对容器进程视图的改变,一定是伴随着挂载操作(mount)才能生效。实际上,Mount Namespace 正是基于对 chroot 的不断改良才被发明出来的,它也是 Linux 操作系统里的第一个 Namespace。

而这个挂载在容器根目录上、用来为容器进程提供隔离后执行环境的文件系统,就是所谓的“容器镜像”。它还有一个更为专业的名字,叫作:rootfs(根文件系统)。

对 Docker 项目来说,它最核心的原理实际上就是为待创建的用户进程:

rootfs 只是一个操作系统所包含的文件、配置和目录,并不包括操作系统内核。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这两部分是分开存放的,操作系统只有在开机启动时才会加载指定版本的内核镜像。

容器的 rootfs 由如下图所示的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只读层 :它是这个容器的 rootfs 最下面的五层,对应的正是 ubuntu:latest 镜像的五层,挂载方式都是只读的(ro+wh,即 readonly+whiteout)

这些层,都以增量的方式分别包含了 Ubuntu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可读写层。 (rw)

​ 在没有写入文件之前,这个目录是空的。而一旦在容器里做了写操作,你修改产生的内容就会以增量的方式出现在这个层中。如果要删除AuFS 会在可读写层创建一个 whiteout 文件,把只读层里的文件“遮挡”起来。

专门用来存放你修改 rootfs 后产生的增量,原先的只读层里的内容则不会有任何变化

第三部分,Init 层。

​ 有些文件本来属于只读的 Ubuntu 镜像的一部分,但是用户往往需要在启动容器时写入一些指定的值比如 hostname,所以就需要在可读写层对它们进行修改。可是,这些修改往往只对当前的容器有效,我们并不希望执行 docker commit 时,把这些信息连同可读写层一起提交掉。所以,Docker 做法是,在修改了这些文件之后,以一个单独的层挂载了出来。而用户执行 docker commit 只会提交可读写层,所以是不包含这些内容的。可以参考git ignore的思想。

Dockerfile

ENTRYPOINT:entrypoint才是正统地用于定义容器启动以后的执行体的,其实我们从名字也可以理解,这个是容器的“入口”。

CMD:cmd给出的是一个容器的默认的可执行体。也就是容器启动以后,默认的执行的命令。如果docker run没有指定任何的执行命令或者dockerfile里面也没有entrypoint,那么,就会使用cmd指定的默认的执行命令执行如果你不额外指定,那么就执行cmd的命令,否则呢?只要你指定了,那么就不会执行cmd,也就是cmd会被覆盖。

docker commit,实际上就是在容器运行起来后,把最上层的“可读写层”,加上原先容器镜像的只读层,打包组成了一个新的镜像。当然,下面这些只读层在宿主机上是共享的,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而由于使用了联合文件系统,你在容器里对镜像 rootfs 所做的任何修改,都会被操作系统先复制到这个可读写层,然后再修改。这就是所谓的:Copy-on-Write。

​ 一个进程的每种 Linux Namespace,都在它对应的 /proc/[进程号]/ns 下有一个对应的虚拟文件,并且链接到一个真实的 Namespace 文件上。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进程,可以选择加入到某个进程已有的 Namespace 当中,从而达到“进入”这个进程所在容器的目的,这正是 docker exec 的实现原理。

Volume 机制,允许你将宿主机上指定的目录或者文件,挂载到容器里面进行读取和修改操作。

​ 当容器进程被创建之后,尽管开启了 Mount Namespace,但是在它执行 chroot(或者 pivot_root)之前,容器进程一直可以看到宿主机上的整个文件系统。所以在 rootfs 准备好之后,在执行 chroot 之前,把 Volume 指定的宿主机目录(比如 /home 目录),挂载到指定的容器目录(比如 /test 目录)在宿主机上对应的目录(即 /var/lib/docker/aufs/mnt/[可读写层 ID]/test)上,这个 Volume 的挂载工作就完成了。

​ 由于执行这个挂载操作时,“容器进程”已经创建了,也就意味着此时 Mount Namespace 已经开启了。所以,这个挂载事件只在这个容器里可见。你在宿主机上,是看不见容器内部的这个挂载点的。这就 保证了容器的隔离性不会被 Volume 打破

​ 而这里要使用到的挂载技术,就是 Linux 的 绑定挂载(bind mount)机制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你将一个目录或者文件,而不是整个设备,挂载到一个指定的目录上。并且,这时你在该挂载点上进行的任何操作,只是发生在被挂载的目录或者文件上,而原挂载点的内容则会被隐藏起来且不受影响。绑定挂载实际上是一个 inode 替换的过程。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inode 可以理解为存放文件内容的“对象”,而 dentry,也叫目录项,就是访问这个 inode 所使用的“指针”。

所以,在一个正确的时机,进行一次绑定挂载,Docker 就可以成功地将一个宿主机上的目录或文件,不动声色地挂载到容器中。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