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养成笔记》--《一百本书读给你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经营者养成笔记》--《一百本书读给你听》

多年前看过柳井正的《一胜九败》,一本小薄册子,干货满满,作者的高远理想和行动的热情蓬勃浮于纸面。那天打开京东书城的首页,跳出来的便是封面设计简洁到极致的《经营者养成笔记》,当然京东也不失时机的写着三个大字“柳井正”。基于之前对柳井正的《一胜九败》的强烈收获,毫无犹豫地便点击购买了他的新书(当然这本书已经在迅销集团内部发行数年了)。



AD:本人的新书《财务自由:开凿自动收入的“河流”》京东、亚马逊、当当上都有售哈

以下是京东购买链接



没有任何低于期望值,这仍然是不可多得的对于有志做事者的一本实用好书。是的,这是一本“实用”的书。只要能够汲取本书的思维、思路,并且付诸行动,想不成功是很难的。当然,读书和做任何事情一样,都是“鸡和蛋”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件事情。但是总体上肯定是因为阅读而变得更加美好。

这本书很薄。虽然看起来版面设计得挺大,但是四周有宽阔的留白以供阅读者书写笔记之用。正文字数大概只有几万字。一如既往,柳井正带给我们的并不是长篇巨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定价59元,京东自营上购买38元(我刚看了一下,现在售价是45元)。书这么薄,正文字数这么少,而定价却并不低。所以你可以想见对于书的评价一定会出现的一个着实有趣的现象。

以下一位购买网友就是一例:

刚买到,先不讲内容,单就价格总共154页卖到59元。书里面还安排了大量的留白。是最近买的书性价比最差的,投一星表出版定价。内容待看,看完调整评价。

我想有此想法的购买者不在少数,抑或者仅仅是想了以下而没有写下文字、评价出来而已。

我这里有一个疑问:他们是出来买书的还是出来买一堆纸的?如果我们是出来买书的,那么重点应该是这本书是否对自己有益;如果我们是出来买纸的,那么重点则便是花最少的钱购买最大斤两的纸张。显然书籍,在他们眼中不是智慧的载体而仅仅是纸张的叠累。

我们判断一本书是否应该购买的标准,绝不可能是这本书有多厚、有多少字,而是这本书能够给我们带来多么有价值的信息。假若一本书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有价值的信息,这也就足够我们支付这本书的售价了。换言之,这本书仅仅是一页纸而它的信息有价值、有益处,就完全值得我们为之付出金币。

而另一方面呢?如果一本书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而仅仅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那不仅对我们毫无用处,而且徒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种书籍不要说折价销售,即使白送我们也不会要。时间和精力远比这几个金币值钱的多。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这本书的书价值钱,那么唯一的办法是更应该努力学习让自己的所获提高,而不是一条黑道走到底。

这本书的纸张用料不错。不过现在书的纸张普遍用料也都很好。我记得10年前的书,很多都没有这么好的纸张用料。大部分都是很粗糙的纸张,那种如这样精细、细腻的纸张的书籍在当时是很少的。

装帧的质量也不错,书脊的胶水用料很扎实。现在的书籍大多在这些外观上做得真是比是十年前的书好很多。

里面也有几个错别字,鉴于这本书的文字是如此之少,还会出现错别字,也是挺不应该的一件事情。但是无关大体。

然而要说到整本书的最大缺陷,在于装帧的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如此宽阔,四周有如此大留白的一本书。中间的装帧线却太显拥挤,导致左侧的文字最内侧是无法平摊看见的。必须要把书折过来才能看见左侧的靠内页文字,每一页都是!

虽然这本书是讲“精益经营之道”的,然而这一个设计简直是对执行者一大讽刺——要用心做啊。

一、

《一胜九败》已经是好多年之前看的了,如果说对它最明显的记忆点就是作者洋溢纸面说表达的“激情”——努力把事情做好的激情。这本《经营者养成笔记》一以贯之,然而如果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那便是对于做事情需要有“使命感”。或者换言之要有“愿景”。

在真正阅读完毕这本书之前,我认为“使命感”是一个比较虚的东西。虽然它很重要,但是似乎也没那么重要。毕竟现实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类掣肘之事,当遇到这些麻烦事情需要应对处理的时候,光荣的高高在上的使命感似乎离我们就更加远了。我也很难理解管理大师们经常强调的使命感对于管理一家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巨大作用。更难理解为什么马云会一天到晚地在反复演讲阿里的使命。然而这些鸿篇管理学巨著虽然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似乎缺少了血肉,它们没有柳井正的这一章的分析来得让人醍醐灌顶、明确明了。柳井正的这一章讲解,让人彻底明了了使命感的巨大作用以及益处。

对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使命感。那些并非昙花一现,而是长久得到社会认可的优秀公司都是扎扎实实地遵循着公司的使命感进行经营的。实际上很多公司的使命感都已经变得非常模糊了。不是很多人都一心想着赚钱,而早就把使命抛在一边了吗?一旦忘记或是脱离公司的使命去经营,公司就会出现异常,并逐步走向灭亡。真正优秀企业的使命感都是超越了单纯经济目的的使命感。公司只有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它的存在才会被社会所允许。公司从诞生的那一瞬间开始就是为公众服务的。不能提高顾客的生活品质,不能给顾客带来幸福,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公司,终将被社会所抛弃。赚钱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公司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自己的使命,即“为使人们幸福而存在”。一味追求金钱,金钱反倒会离你而去。如果追求使命的完成,金钱则会自己来找你。企业具有能够使社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使命,当期具体体现在商品、服务和销售上之后,才会在社会上引起越大的共鸣。对于这些令人期待的好商品、好服务,顾客一定会为之鼓掌喝彩。最终,我们的销售业绩也必将直线上升。

迅销的基本价值观是“一切以顾客为中心”。也就是,开展一切为顾客着想的经营活动。在这一基本价值观的基础上,迅销集团为自己树立了如下的使命:“真正的优质服装,创造前所未有崭新价值的服装,让世界上所有的人能够享受身着称心得体,优质服装的喜悦、幸福和满足。”所谓“所有人”,并非指特定的某些人,而是指超越了贫穷、富有、男女老少、国籍、地域等一切“界限”的,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

强烈的使命感会给你和你的团队带来什么呢?:

使命感带来责任感;使命感带来职业道德;使命感可以提高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命感使你成为“不气馁的人”;使命感能够为你的团队成员指引方向;使命感为你的团队带来优秀人才;使命感能够让人清楚地了解你的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使命感为你提供判断标准。

及所有成为经营者的人都要怀着对理想和未来的强烈希望来进行经营。没有理想就一切都无从谈起。小的目标缺乏凝聚力,我希望大家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创建理想的企业为目标,全力以赴地进行经营。

如果能够用心体会上面四段文字,我想使命感的重要性以及伟大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以上第一段中,一个令人警醒的观点便是赚钱实际上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个当然不是出于道德选择。而是通过逻辑和理性的分析得出这个结论是最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赚钱是“手段”确实是新颖的。通常我们会认为其他的东西是手段,赚钱即使不是目的,也至少谈不上是手段。

以上第二段中,讲到了迅销是为了让世界上的“所有人”。这一点也是新颖的,世界上这么多管理学、营销学、经营学的著作中都提醒我们应该要将客户分类,产品只能集中供给一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选择对所有人就是选择失败。然而柳井正这里十分明确地告知“必须针对所有人”。他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反复提到了苹果公司的例子,以极少款式的商品征服地球上的所有人。

二、

同《一胜九败》一样,本书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目标的重要性、具体计划的重要性。柳井正同时也强调了成果比计划本身重要。取得计划中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因为现实环境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好的经营者应该是对于计划中的成果保持关注,而不是计划本身。当然如果没有具体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其他。所以计划,尤其是落实到纸面上的具体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生命是短暂的,漫无目的的行动是危险的。

三、

抱持高远的目标。要抱持别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逼自己去面对“依靠延续现有做法无法实现的目标”。确立高远的目标后以上的这些想法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从终点开始吧。因为只要你设定了终点,`为了获得成功该做哪些事情`就变得一目了然了。”

抱持高远的目标,才会进行变革,否则只会延续当前的老路。从高远的目标(终点)出发,我们就能快速计划处还需要做出哪些进步和改变,具体是如何做才行。

四、

行业是过去,顾客是未来,不要过分关注竞争对手,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顾客为中心展开经营。

经营者应该带着“危机感”进行经营,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绪下进行经营。为那些事而烦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重要的是用于尝试。如果能像这样采取一个又一个的具体行动,你就不会有闲工夫感到不安了。

经营的奥秘在于以顾客为中心,眼睛确实是没有任何必要盯着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在不断变换的。

“危机感”是经营者必须具有的,但是“不安”是错误的。

五、

市场是很残酷的,顾客是很挑剔的。顾客的标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提高的。

如果哪家公司以“100日元的东西,这质量就不错了”的标准来经营,那它必将破产。

这话说得真的没毛病。我们公司曾经有一个供应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价钱能做到这个质量就不错了!你付的是金子啊!”后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小,以至于最终倒闭。当然在他们倒闭之前很多年,我们就已经停止在他们家下订单了。我想只要我们注意观察,那些不好的企业是更容易辨别出来的,避开他们所选择的行事方式是容易的。

现在风靡世界的回转寿司也是同样的。寿司的品种不逊色于那些经过多年磨炼的师傅所做的寿司,一家人来就餐的顾客和外国顾客还能享受到店里专门为他们而准备的寿司。如果回转寿司店只是提供价格便宜的寿司,那它也终难逃脱破产的命运。

加之现在信息和国境的界限已不像以前那么明显。可以说顾客比我们更了解各种信息。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不具备真正的高标准,就随时有可能被淘汰。自己制定的标准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以能够真正令顾客满意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这个标准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追求全世界最高的品质,并将其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我们必须为自己制定诸如此类的高标准,并毫不妥协地不懈追求。直至我们打倒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高度。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做得很好”,那或许仅仅是因为他把标准定得太低。

高标准的实现,能够为公司确立绝对优势的地位。所谓绝对优势,是指某家公司制定的标准已经成为顾客心中的常识,对于没达到这个标准的其他公司的产品,顾客根本无意购买。如果哪家公司能够成功发起改变顾客常识和习惯的高价值革新,它就能获得绝对优势。我认为“真正的好东西是可以获得全世界认可的”。

失败的高标准也优于成功的低标准。侥幸的成功不能取代长期的不败之地。不断挑战高标准,才能够持续发展,并且让其他公司望尘莫及。

六、

这种追求稳定的想法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却会导致经营的失败。

“没有风险就没有利润。风险总是伴随着利润。”这是铁的经营法则。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有风险的事情,会令很多人产生畏惧,或是觉得困难,或是由于认定不可能而从一开始就放弃了,或是被常识所束缚,最终未能付诸行动。一般来说,世上不可能有什么事情是“只有我们想得到”,但是能将自己的想法切实付诸实践的却很少。因为多数人都希望规避风险。换个角度看,对于经营者来说者却是个机会。别人还没动手去做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控制该项经营,并在市场上占据绝对领先的优势,而且还不必担心会由于其他人的介入而摊薄由此产生的利润。

那些标榜“在对风险进行估测之后,才决定放弃”的人,很多与其说经过了冷静、认真的思考,不如说仅仅因为最先产生了不安和恐惧,就在脑海里浮现出很多不能去做的理由,并以“对方先进行了估测”为由,堂而皇之地将那些理由正当化。其实这并非估测,而是停止了思考。

那些有可能使公司倒闭的风险,不能使公司大获收益的风险是应该规避的。除此之外,是否该冒风险就完全取决于冒风险和不冒风险哪个能够带来我们希望看到的景致。

一旦我们选择冒风险,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新的尝试半途而废,无果而终”。一旦决定冒风险,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将要做的事,进行到底,勇往直前,直到取得成果。也就是说,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必须做到底。这是很重要的经营之道。对于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向挫折低头。不因一两次的失败而气馁。

追求稳定,反而导致不稳定,导致失败。

风险之中,才蕴含利润。

一旦选择冒风险,就必须要坚持到底,绝不可半途而废。

七、

现场的工作如果不用心去做,就会流于今天的工作只是昨天工作的简单重复。

仅仅因为被公司雇佣而为公司工作的普通员工大多不具备创造顾客这一意识。因此,只有经营者抱着创造顾客的方方针,并将这一方针渗透到每项具体的工作中,员工才会对此产生兴趣。开拓员工的视野,扩大员工的可能性。

上司必须具备胸怀,即责任全部在上司,功劳全部归部下。部下常常会细心观察上司,他们能够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看清上司的本质。

用心工作,才能不流于每天工作的重复。

上司的诚意和胸怀。部下总是会细心观察上司的一言一行,并会看清上司的本质。

八、

对于经营者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抱有“自己做得很好”这样的心理。很多人表面上虽然装得很谦虚,但内心却总是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如果抱有此想法,那么经营就会很快走入下坡路,并终将以失败告终。

没有经营过公司的人对经营有一种误解,认为没有危机感、一帆风顺的状态是“正常的经营”。我们必须时刻带着危机感来经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走在悬崖的边缘上,稍有不慎就会一头跌入深渊,这样的经营才是“正常的经营”。

站在顾客的立场,以最挑剔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经营者必须以超出自己想象的严格标准来要求自己。

只有进行自问自答的人,才能产生好的创意。

谦虚不是一句虚话。

带有危机感才是“正常的经营”。

“顾客的立场,最挑剔的眼光”来要求自己。

自问自答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

九、

天外有天,不断学习。

对于经营者,只有能够学以致用,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你必须先成为一个让对方认可,被对方看重的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能打开和杰出经营者交往的局面。同时,于经营者的交流一定会令你获益匪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如饥似渴的学习。

努力和杰出的经营者交流。

十、

所有工作必须彻底遵循“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当被问到“公司到底是谁的”这一问题时,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公司在本质上是为顾客而存在的”。做生意就如同每天接受顾客投票一样,顾客不会把票投给不为他们着想的企业。

迅销被誉为高速发展得很特别的公司,其实我们并非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够获得今天的发展完全是因为我们长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认真贯彻了一切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

一旦明了并树立了这样的一个企业经营价值观。所有的业务都会非常快速地进行开展,很多选项便可以轻松做出判断,许多大坑便可以轻易避开。

十一、

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位眼前的顾客,这既是我们经营的基础,也是我们经营的全部。未来存在于每天充实的工作之中,而认真解决眼前的每个问题也正是我们通向理想之路。

我们就好像每天都在接受顾客投票一样,顾客投票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营业额。当营业额没能按计划达成目标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顾客在通过投票的方式表达他对我们工作的不满。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想方设法尽快改变现状,否则顾客就会渐渐远离我们。因为你不可能对顾客说:“对不起,请等我们半年,到时我们一定会把工作做好。”

如果上级不能带头做好本职工作,部下就不可能对自己的工作引起重视。

商人的这种对不起眼工作的重视是立志成为经营者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因为其中蕴藏着赚钱之道。如果我们进行经营却没有赚到钱,那一定是在这一点上出了问题。我这么说并非言过其实。

我回想了一下很多能够赚到钱的商人和不能够赚到钱的商人。他们确实符合柳井正所言。在这中间,蕴藏着赚钱之道。

十二、

迅速实行。

能够充分利用时间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在时间上,人与人是没有差别的。反过来说,实践是人只有在出生时才能免费得到的,这之后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

不拖拉以及珍惜时间。

十三、

现场、现物、现实。经营不能纸上谈兵。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是本着现场、现物、现实的原则去面对,否则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不能总是坐在办公桌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我记得在一个访谈郭广昌的栏目中,郭广昌随行一队人前去查看复星即将购买的一幢大楼。在这个过程中,郭广昌说“一定要亲临现场才能知道当地的实际情况,这比看多少报纸都管用,当地的一切都会告诉你这是怎么样一个环境。”优秀的经营者都是相通的。

十四、

最理想的经营是仅凭借某一种商品就能获得极高的销售业绩。这是最高效,也是最赚钱的方式。只要能生产出全世界公认的好产品,我们就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领市场。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就是苹果公司。即便要将苹果公司的拳头产品全都摆出来,一张小桌子也足够用了。苹果公司正式将所有经营资源集中于他们自信能够畅销的商品上,并通过这些商品的热销而大获成功的。

我在《福布斯》杂志中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中说马克.帕克在刚救人耐克公司CEO一职时曾向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取经,当时乔布斯是这样回答的:“耐克公司有几种商品是任何人都想拥有的全世界最好的商品。但是,也有很多并不出色的商品。应该舍弃这些平庸的商品,将经营的重点集中在最好的商品上。”据说帕克听后静静地微笑,而乔布斯却表情严肃,并没有笑。

我们应该集中力量生产令我们自信的、最高标准的产品,同时舍弃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商品。对于那些我们认准的至关重要的产品,还须集中投入更多的经营资源,使之成为其他公司无法超越的产品,并不断改进直至我们的产品能够令顾客发出“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赞叹。以上的经营理念,其他经营者似乎也能想到,但却做不到。机会只属于愿意付诸实践的经营者。

问问自己假如不去做将会怎样。不要分散精力去做太多的事,只要集中力量做好这些至关重要的事就可以了。

无论是战略还是合作伙伴、资金等方面,经营的原则都是只能集中,不能分散。这其中同样蕴含着赚钱的真谛。

对于供应工厂,同样应该集中。集中到那些拥有共同使命感的工厂。否则,光是指导和管理就会使人精疲力竭。

十五、

解决了矛盾就增加了机会。不解决矛盾,就没有下一步的成长。

解决问题的方式绝不能采用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比如有些经营者想通过给店员涨工资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干劲。不难想象,即使这么做有用,那也是短期的,将来如果在发生什么事,他们还会要求涨工资。

当我们经营上遇到矛盾的时候,实际上反过来说也是遇到机会之时,只要这时候能够解决这个矛盾,那么经营上就能更上一层楼。

十六、

经营是团队作战。一个人能做的事真的很微不足道。

自私的领导者无法创建成功的团队。领导者必须是能够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人。信赖是领导者的基石。言行一致才能做到信赖。一个言行不一的人,是根本不可能令人信任的。对你自己的信念、你信奉的价值观及你追求的东西,不要动摇,更不要轻易改变。团队成员对你的认识,就是从你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品味出来的。

信赖,言行一致,始终如一。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这可不是作秀或者一句虚话。

十七、

全心全意、全身心面对部下。

时而做“魔鬼”,时而做“菩萨”。领导的工作就是要让部下的未来一片光明。

直至与部下的相处之道已经成为你们的一种身体本能,成为你们的习惯。

十八、

共享目标,责任到人。

只有反复传达目标,才能共享目标。要想做到目标共享,就需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向成员传达,直到所有成员都能够理解团队的共同目标。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天当中,我会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公司的目标,有时说得连我自己都烦了。”可以说,正因为韦尔奇将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了退休,所以他才赢得了“管理大师”这个称号。

责任意识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这个工作是谁的责任”。“一人一责”。全体责任、团队责任相当于无人承担责任。没有责任就不会有成果。

公司的目标不可以随便讲两句就指望所有人都能理解、接受,必须反反复复地讲。

责任到人不是一句虚话。

十九、

工作能力=能力*干劲。

单单放手不能算完,还要认真给予评价。做到这一步,“放手”的工作才算完成了。

工作能力不等于能力,还要乘以干劲。

评价是放手权力的一部分,不可以没有。

二十、

提出期望,发挥部下长处。

被人寄予期望的感觉,会让人更加努力以不辜负期望。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靠自己的长处获得工薪;人事安排妥当。

二十一、

积极肯定多样性。

不认同公司本质的、不容让步的东西,不可以待在团队里。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国家的人也是如此。所以不同国籍、任重、性别、年龄并不是限制。

二十二、

抱持最强烈的取胜欲望,坚持自我变革。

健康管理。经营者的工作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非常辛苦的。如果身体垮了,就无法承担这份重任。有些人在年轻的时候任意透支体力,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体力是有极限的。要想任何时候都能带头迎接挑战,就必须严格地对自己实施健康管理。对于经营者而言,这既是义务,又是责任。请大家一定牢记这一点。

健康是一切的基石。透支身体绝对是不明智的。李嘉诚在90岁宣布退休时说道:“我自己从12岁开始工作。至今已经工作了78年,加上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如果换做普通人的工作时间自己已经工作了100多年。这真得好好谢谢我自己这个身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