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和粽子的故事简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17
1. 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的大夫和爱国诗人屈原,在得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深受打击,心如刀绞。尽管他有心报国,但无力回天。因此,他选择了以死明志,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然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2. 当屈原投江的消息传来后,沿江的百姓纷纷驾舟竞渡前去打捞,希望能沿江招魂,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3. 为了防止鱼虾侵蚀屈子的肉身,百姓们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后来,据古书记载,屈原托梦给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就是后来粽子的由来。
4. 随着时间的推移,吃粽子的习俗逐渐形成。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活动,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5. 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6. 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端午节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始于南朝的文献。
7. 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最早就是流传在荆楚地区的传说。南朝梁宗懔编撰的《荆楚岁时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8.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9. 端午竞渡的习俗,也是荆楚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
10. 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仅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详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