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强词昧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成语: 强词昧理 成语简解
    编号 : 2876 成语 : 强词昧理 注音 : ㄑ|ㄤˇ ㄘˊ ㄇㄟˋ ㄌ|ˇ 汉语拼音 : qiǎng cí mèi lǐ 参考词语 : 强词夺理 释义 : 义参「强词夺理」。见「强词夺理」条。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强词昧理”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强词夺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强词夺理」原作「强词昧理」。佛教约于东汉明帝时正式传入中国,但一直仅流传于北方,并未传入江南。直到东汉末年,部分佛教徒为了躲避中原的战乱,迁居吴地,佛教才随之进入江南。据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载,东吴孙权赤乌年间,天竺僧人康僧会为在江南弘法,来到建业,奉劝孙权信佛并建寺塔,显佛骨舍利神迹,于是孙权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笃信佛教。后来孙皓继位,他暴虐无道,施行苛政,并要拆毁庙宇,亵渎神佛。众臣力劝不可,他们认为佛之能力跟其余众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轻易拆毁,恐怕会遭到天谴,到时就后悔莫及了。孙皓因此犹豫不决,决定派张昱先去会见僧会,试探他的实力。张昱年轻好辩,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会提出了不少诘难。僧会虽已年老,但面对张昱的诘问仍回答得头头是道,使张昱无懈可击,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孙皓覆命。孙皓知道了僧会的辩才无碍之后,更想见他一面,于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会入宫。僧会来到宫中之后,孙皓也提出许多问题想要辩倒僧会,他问僧会说:「佛教所宣扬的是什么道理呢?」僧会回答:「是视众生平等。君王能够爱民,使人民安居乐业;人民能懂孝悌仁义,互相友爱。」孙皓听了之后又说:「这不都是孔孟的道理吗?」僧会回答:「佛法与孔孟之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孔孟主要传扬人伦,这点与佛法是一样的,但是佛法更加广泛,提及因缘生灭、诸行无常,这则是孔孟之道所没有的。」孙皓虽然强自狡辩,但仍无法辩倒僧会,也就不敢随便毁坏庙宇佛像了。后来「强词夺理」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原文「强词昧理」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没有道理却强行狡辩,硬说成有理。 典源 : 此处所列为「强词夺理」之典源,提供参考。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三国初,吴人未甚信。天竺沙门康僧会始造于吴,缔搆行道,孙权以为诬。……孙皓狂虐不道,国将病矣!初废毁淫祠,延及寺宇,群臣议曰︰「佛之威力不并余神,僧会感灵。太皇创寺,今若轻废,恐贻后悔。皓意未谓之然,使张昱至寺诘会,会才辩奇拔,昱不能加,乃复于皓。皓1>大集公卿洎2>庶寮3>,征会以车马,既至,皓强词昧理,取会不及已。而会酬抗尽典谟之体,推引叶忠良之议。皓然知其不可屈,乃革容而敬焉。 〔注解〕 (1)皓:孙皓(西元242∼284),三国吴皇帝,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孙皓个性专横残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纪四年,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皓出降,在位十六年,后封为归命侯。 (2)洎:音ㄐ|ˋ。到、及。 (3)庶寮:众官。寮,同「僚」。 书证 : 01.唐.神清《北山录.卷三.合霸王》:「皓大集公卿洎庶寮,征会以车马,既至,皓强词昧理,取会不及已。」(源)
成语接龙

    “理”字开头的成语

      理直气壮 理足气壮 理得心安

    “强”字结尾的成语

      不息自强 中干外强

    “强”字开头的成语

      强弩之末 强词夺理 强食弱肉 强愎自用 强词昧理 强弩末 强词夺正

    “理”字结尾的成语

      强词夺理 伤天害理 有条有理 丧天害理 井井有理 强词昧理 安分循理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强词昧理”分成的单字详解:

强, 词, 昧, 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