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这个词是是女真语,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2

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这个词是是女真语,那么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

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野猪皮”名字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实这个翻译完全跑偏了,努尔哈赤的汉语意思是非常高大上的。

在历史上,虽然努尔哈赤是后金满清人,但历史地位却是十分重要的,他奠基了大清王朝的开端,在其打下的基础之上,其子孙后代才能统一中原,建立大清王朝。只不过因为是外族入侵而结束了 *** 王朝,因此有许多人不高兴罢了。但历史的进程无法阻拦,不高兴也没用。 当时的建州女真使用的主要文字为蒙古文,蒙古文早先从回鹘文演化而来,因此不论是蒙古语还是建州语都夹杂着回鹘语成分。努尔哈赤的名字就是典型的回鹘语,其中的“努尔”意为“光明”,而“哈赤”(哈齐)则是“圣裔”的意思,也可以作为“太子”、“世子”使用,“努尔哈赤”全意为“光明的圣裔”。 既然努尔哈赤的名字是“光明的圣裔”之意,为什么后世 *** 习惯性的将其称为“野猪皮”呢?其实这与满语单词有关。 在满语中,野猪皮叫做“nuheci”,而努尔哈赤为“nurgaci”,在读法上因为较为接近,因此产生了误会。当然,这个误会是不会发生在满人身上的,他们绝对不会用“野猪皮”这个词汇去称呼自己的太祖皇帝。再者努尔哈赤本身就对汉语了如指掌,如果他的名字真是“野猪皮”的意思,他早就自己换了。 (注:历代王朝之中,清代皇室成员极其重视学习,这与努尔哈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本身就是一个勤劳好学之人,因此要求子孙后代也必须要有好学的上进心。作为满人,努尔哈赤通晓满汉两种语言,并且对 *** 的书籍尤为着迷,其中以《三国演义》最为喜爱。) 使用这种称呼的全部为 *** , *** 在武力上无法与满人抗衡,因此就要从意识形态上想办法,恰恰努尔哈赤的读音与“野猪皮”相似,那么就借此用这个名字来骂努尔哈赤,没想到一直流传到今时今日! 所以努尔哈赤的汉译根本不是野猪皮,在《满汉大词典》里,野猪皮的满语是nuheci,而努尔哈赤的满语是nurgaci,两个完全不同的词,之所以努尔哈赤翻译成野猪皮这个说法传播这么广完全是一些人为了谩骂满族人,因为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灭掉了明朝

努尔哈赤是什么朝代的皇帝?

努尔哈赤是后金开国之君(其先祖为完颜氏,创立过金)。 但努尔哈赤是在赫图阿拉称汗,并没有称帝,是清朝建立后追封的。

皇太极改“金”为“清”的原因,未有史料明确记载。广为流传的两个原因是:

一、传说,当年努尔哈赤起兵不是一帆风顺,在反明的过程中落难,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下追杀他,努尔哈赤骑着一匹大青马逃难,依靠这匹马,努尔哈赤成功脱险,由于连续的长途奔跑,大青马累死了,努尔哈赤非常伤心,抚摸着大青马说,大青啊大青,没有你就没有我啊,将来我得了天下,国号就叫大青。青和清是谐音了。

二、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据说这里面受到了中原优秀的历史文化"五行学说”的影响,皇太极虽出生在白山黑水,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打败明朝,自幼饱学汉族的文化知识,对五行学说也是颇有研究,一般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相克相生,即顺次相生,隔一相克,水生木,而克火,这样依次类推。

清朝原为后金,而明朝之“明”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焕”字也属火。随后女真族改“满族”,金国改大清国,“满清”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最后灭掉明,一统江山,改写了历史。

扩展资料:

清太祖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在位时间是(1616-1626年),是明朝末年东北少数民族,女真族杰出首领,其祖先猛哥帖木儿,曾被明朝任命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但后来家道就渐渐衰弱,努尔哈赤年青的时后经常采集松子和人参,到 *** 的市集去卖,因此逐渐受到 *** 文化的影向,学会说汉语,并且喜爱读三国演义。

努尔哈赤二十五岁时,他的祖父和父亲在一次战乱中,被明朝的军队杀死。努尔哈赤继承了父亲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力量。他作战非常勇敢,也很有谋略,不久就征服了邻近的几个部族,并且吞并了女真族的其它部落,在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立国家,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向明朝提出“七大恨”的誓词,发誓要报杀父之仇,于是率领军队两万多人,攻打明朝边关,明朝派了八万多人的军队去抵抗,经过五天的战争,明朝军队大败,这就是有名的萨尔浒之役,这一仗努尔哈赤获得了辽宁、沈阳一带的地区,力量愈来愈强大,奠定了清朝政权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有几个儿子

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

努尔哈赤的儿子分别是:

爱新觉罗·褚英、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阿拜、爱新觉罗·汤古代、爱新觉罗·莽古尔、

爱新觉罗·塔拜 爱新觉罗·阿巴泰、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巴布泰、爱新觉罗·德格类、

爱新觉罗·巴布海、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赖慕布、爱新觉罗·多尔衮、爱新觉罗·多铎

爱新觉罗·费扬果。

扩展资料:

在努尔哈赤的十几个儿子之中努尔哈赤的第十一子巴布海最为奇葩的一个。此人不仅没有丝毫的战功,反而鬼点子一大把。要知道,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中,有一半是功勋卓著的将领,为清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褚英、代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和帅才。皇太极天聪八年,巴布海被授予甲喇章京。虽然职位不算太高,但多少算是有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工作岗位。不久后,哥哥皇太极让他和镇国将军阿拜一起去祭拜祖先的陵墓。

然而,不知为何,巴布海竟然没有等阿拜,自己一个人先行出发了。一个人先行出发也就罢了,你带上祭祀所用的东西啊。但是,巴布海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个人逍遥自在地空着手去了。

满人在当时祭祀祖先的时候,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时,一定要宰杀一头活牛,以表示对自己祖先的敬重。

然而,空手而去的巴布海,在身边空无一物的情况下,还想自己先行祭拜。于是,为了实现自己这个愿望,他把附近农民家的一头耕牛借了过来。

表示会用阿拜带来的祭祀之牛作为偿还但是,当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巴布海用阿拜带来的牛,偿还农民的时候,农民却死活也不要了——因为这头牛实在是小了些,根本无法进行耕田作业。

为此,农民还把巴布海告到了朝廷。朝廷让巴布海补偿农民三十两银子,而巴布海却又一毛不拔。最终,这件事情闹到了皇太极那里。在遭受一顿责骂之后,巴布海最终还是赔了银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康熙怎么都叫爱新觉罗

因为爱新觉罗是姓,不是名字。努尔哈赤全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康熙皇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罗马字转写为Aisin Gioro(穆麟德式转写),历史上清朝皇室姓氏。其实,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

“爱新”是满语“黄金”的意思。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是根据远祖部族支系远近划分的。意思即为爱新部族远支。皇太极建国清朝,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姓氏。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后金开国大汗,清朝的奠基者),爱新觉罗·皇太极(清朝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清朝末代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的嫔妃列表

1、佟佳·哈哈纳扎青

清太祖元妃(1560年-1592年),佟佳氏, 名哈哈纳扎青,冒姓佟(明代佟姓 *** 乃辽东望族,不少佟佳氏女真人冒姓佟,以佟姓 *** 自居),其汉名不详,野史中有为佟春玉、佟春秀、佟詹泰等伪名。

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福晋(元配)。清太宗皇太极为抬高生母地位,未追尊嫡母皇后封号,史称太祖元妃。

努尔哈赤是佟氏的赘婿,努尔哈赤本人也并不讳言,当时明朝 *** 亦称“佟努尔哈赤”,于佟氏去世后才改回姓爱新觉罗。但皇族后代后来受汉俗影响,认为开国皇帝曾经入赘是件不光彩的事,转而加以避讳。

2、富察·衮代

富察·衮代(公元?~1620年),女真族,清太祖努尔哈赤继福晋,后世称太祖继妃(第二任大福晋)。富察·衮代于后金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之前,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称大妃。

富察氏为努尔哈赤生育了两子一女。1587年,生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1590年生努尔哈赤第三女莽古济,1592年生努尔哈赤第十子德格类。

后因为与代善有“私情”,得罪了努尔哈赤,在后金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被处死。与努尔哈赤元配佟佳氏一样,富察氏也并未得到应有的尊封。

3、孟古哲哲

孟古哲哲(1575年—1603年10月31日),叶赫那拉氏,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十四岁的孟古哲哲在兄长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费阿拉城,努尔哈赤率众出城相迎,杀牛宰羊,大宴成婚。

新娘孟古终于显露出了她的与众不同:论相貌,她面如满月,端庄妩媚,风姿独具;论修养,她气度宽宏,不喜奉承,不惧恶言,举止庄重大方,口无恶言,耳无妄听,始终如一,毫无过失。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11月28日)生清太宗皇太极,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二十七日(10月31日),孟古哲哲病危,弥留之际想见一见母亲;

努尔哈赤虽派人去请,但建州与叶赫已势同水火,故孟古只能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对丈夫与胞兄之间争斗不休的无奈,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九岁。

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迁葬福陵。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追遵孝慈皇后,累谥“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4、阿巴亥

阿巴亥(1590年—1626年),乌拉那拉氏,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福晋,清太宗皇太极继母。

1601年,嫁给努尔哈赤,为侧福晋,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福晋,独占众福晋之首,时年14岁,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

天命五年,被庶妃德因泽揭发其与大贝勒代善有染而遭到努尔哈赤休弃,一年后又被重新立为大福晋,后金天命十一年不知何故被逼殉葬,享年37岁,与清太祖合葬于福陵,后被追谥为孝烈武皇后,全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但后被顺治帝罢谥,出庙。

5、德因泽

德因泽(?-1626年),《清史稿·后妃传》没有她的名字,因为她没有生育儿女,所以也不知道她姓什么。

但是后来因她举报代善与大妃阿巴亥有染,所以努尔哈赤纳她为侧妃,并给予她可以和大汗同桌吃饭的荣誉,但是也因为于此,后来因为阿巴亥殉葬的时候,逼着德因泽也给努尔哈赤殉葬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佟佳·哈哈纳扎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察·衮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因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烈武皇后

努尔哈赤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16个。

1、爱新觉罗·褚英:万历八年至万历四十三年,母为元妃佟佳氏。

2、爱新觉罗·代善:万历十一年至顺治五年,母为元妃佟佳氏。

3、爱新觉罗·阿拜:万历十三年至顺治五年,母为庶妃兆佳氏。

4、爱新觉罗·汤古代:万历十三年至崇德五年,母为庶妃钮祜禄氏。

5、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万历十五年至天聪六年,母为继妃沙济富察氏。

6、爱新觉罗·塔拜:万历十七年至崇德四年,母为庶妃钮祜禄氏。

7、爱新觉罗·阿巴泰:万历十七年至顺治三年,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

8、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二十年至崇德八年,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9、爱新觉罗·巴布泰:万历二十年至顺治十二年,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10、爱新觉罗·德格类:万历二十年至天聪九年,母为继妃沙济富察氏。

11、爱新觉罗·巴布海:万历二十四年至顺治七年,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12、爱新觉罗·阿济格:万历三十三年至顺治八年,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13、爱新觉罗·赖慕布:万历三十九年至顺治三年,母为庶妃西林觉罗氏。

14、爱新觉罗·多尔衮:万历四十年至顺治七年,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15、爱新觉罗·多铎:万历四十二年至顺治六年,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16、爱新觉罗·费扬果:天命五年至不详,母不详。

扩展资料

努尔哈赤的姓氏之谜: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姓爱新觉罗。其实关于努尔哈赤的姓氏,文献记载,稗官野史,杂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一团历史之谜。

据文献记载就有六种说法:认为努尔哈赤姓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清朝皇室祖先以神话为名,认为其姓氏“爱新觉罗”原系天赐。

努尔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谜团重重,原因在于,满洲初期没有文字,没能留下原始的满洲文献记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曾是明朝的什么官?

努尔哈赤曾被册封为龙虎将军。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战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扩展资料

史书评价

《清史稿》:“太祖天锡智勇,神武绝伦。蒙难艰贞,明夷用晦。迨归附日众,阻贰潜消。自摧九部之师,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馀年,建国践祚。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于岐、丰,无多让焉。”

《清太祖实录》:“凤眼大耳,面如冠玉,身体高耸,骨格雄伟,言词明爽,声音响亮,一听不忘,一见即识,龙行虎步,举止威严。其心性忠实刚果,任贤不二,去邪无疑,武艺超群,英勇盖世,深谋远略,用兵如神,因此号为明汗。”

“帝自幼不饮酒,心正而有德,深于谋略,善于用兵,骑步二射绝伦,勇力出众,睿知神圣,不思而得,阐微言,创金书,顺者以恩抚之,逆者以兵讨之,赏不计仇,罚不避亲,如是明功赏,严法令,推己爱人,锄强扶弱,敬老慈幼,恤孤怜寡,人皆悦服。

自二十五岁只身崛起,带甲仅十三人,不侵无罪者,中正合宜,天故祐之,削平诸部,及征大明,得辽阳广宁地,又征蒙古,威名大震,有光于祖考,兴国开疆,以创王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女人们有哪些

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元妃佟佳氏、继妃沙济富察氏、侧妃哈达那拉氏等。

1、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十四岁的孟古哲哲在兄长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费阿拉城,努尔哈赤率众出城相迎,杀牛宰羊,大宴成婚。

新娘孟古终于显露出了她的与众不同:论相貌,她面如满月,端庄妩媚,风姿独具;论修养,她气度宽宏,不喜奉承,不惧恶言,举止庄重大方,口无恶言,耳无妄听,始终如一,毫无过失。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11月28日)生清太宗皇太极,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二十七日(10月31日),孟古哲哲病危,弥留之际想见一见母亲,努尔哈赤虽派人去请。

但建州与叶赫已势同水火,故孟古只能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对丈夫与胞兄之间争斗不休的无奈,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九岁。

2、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氏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穆麟德:Abahai),清代三位乌拉那拉氏皇后中第一位被废黜的乌拉那拉氏皇后。

乌拉部满泰贝勒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攻打由明朝重将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因身受重伤,大败而归。

伤势稍好后,又亲率大军出征蒙古,半个月后胜利回师,不久因病势加重住在清河温泉处疗养。努尔哈赤自知大限已到,命人去请大福晋阿巴亥乘船由太子河顺流而下,到浑河见面。

阿巴亥从命后,从今日沈阳市乘船溯河相迎,最后相会于瑷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埃金乡),两人商讨了关于代善辅政、多尔衮继位等秘事。几天后,努尔哈赤因毒疮突然发作,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但接下来缤纷缭绕、瞬息万变的时局,就不是阿巴亥这样一位势单力薄的女人可以左右的了。努尔哈赤尸骨未寒,年仅35岁的皇太极就抓住时机,乘乱率几位大贝勒闯入阿巴亥的后宫,传达所谓的“帝遗言”,强迫阿巴亥从先帝之命而殉葬。

皇太极再清楚不过,治死阿巴亥,既可以牵制代善,又可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阿巴亥坚决不从,但又如何能够抵挡住膨胀到极限的图谋继位的野心。

阿巴亥当时37岁,正值盛年,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已经成年、多尔衮只有15岁、多铎13岁。出于对尘世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阿巴亥百般支吾,希望事情能有转机。但诸王寸步不让,阿巴亥在被逼无奈、山穷水尽的情况下,自缢殉死。

3、元妃佟佳氏

塔木巴晏(巴晏女真语解作富人、富翁,即佟富人)之女。万历五年(1577年)与年仅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结婚。

努尔哈赤是佟氏的赘婿,努尔哈赤本人也并不讳言,当时明朝 *** 亦称“佟努尔哈赤”,于佟氏去世后才改回姓爱新觉罗。但皇族后代后来受汉俗影响,认为开国皇帝曾经入赘是件不光彩的事,转而加以避讳。

佟佳氏并非一般柔弱女子,她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功不可没,孕育二子一女,也都在清史上赫赫有名。

其嫡长子褚英,次子则是有名的礼亲王代善(历经三朝、以忠贤恭诚闻名),女儿东果格格也是女中豪杰。

皇太极登基为帝后,为了抬高生母的身份,只追封身为侧妃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并未追封其他的三位嫡母。

但佟佳氏是太祖的嫡妻却是不可抹杀的事实,而且佟佳一族在清朝也是赫赫有名,更出了后来的孝慎成皇后等。

4、继妃沙济富察氏

继妃沙济富察氏,名叫衮代,莽塞杜诸之女,育有两子一女,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十子德格类和皇三女莽古济。

初嫁努尔哈赤三祖索长阿孙威准,生子昂阿拉按昂阿拉;万历十三年复嫁努尔哈赤;继室大福晋,为第二任大福晋;史称太祖继妃。

5、侧妃哈达那拉氏

哈达部贝勒(都督佥事)扈尔干之女,哈达万汗见前显祖次妃之孙女,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四月,扈尔干遣子岱善(即明实录之歹商)送之来嫁努尔哈赤为侧福晋。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