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如何动摇唐朝盛世的根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唐代经过一些安定繁荣的日子后,唐玄宗未能居安思危,而且疏于政事。自从改年号天宝,唐代国祚逐渐减短,这也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我认为这场战争的发生,唐玄宗应负上最大的责任。 由改年号天宝开始,唐玄宗只懂耽于逸乐,宠爱杨贵妃,及重用奸臣李林甫、庸碌的杨国忠,令朝政日走下坡。安禄山亦得玄宗信任,甚至委派他当多处节度使。这引狼入室的举动,使安禄山有机可乘;他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 以上一切都是唐玄宗亲手种下的祸根,令国家日益腐败,更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故此,唐玄宗应为安史之乱负上最大的责任。 ...............................................................................................................................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唐玄宗逃入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起因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061601896
ktlcampus/~ktl-ykt/lq004
(一) 安史之乱:** 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是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捩点。其背景、经过及影响分述于下: 甲. 安史之乱的背景: 1. 玄宗荒怠:玄宗晚年,一反开元年间的英明有为,寄情声色,醉心于歌舞升平中,又宠爱杨贵妃,荒怠于政务。此外,玄宗早年能知人善任,但晚年则任用非人,外任蕃将安禄山,朝中则由小人李林甫及杨国忠为相,彼等恃势专权,朝政日非。 2. 社会危机:天宝年间,均田制濒临崩溃,此因为赋税苛重、兵役日多,农户往往被迫出卖田地。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兼并剧烈,贫富悬殊严重,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3. 府兵败坏:武、韦以后,府兵制日益败坏,玄宗时改用募兵制,但士兵的质素因而日差,不足以应付国家的需要。 4. 藩镇坐大:玄宗开元初,为镇抚外族,于边防上设十大兵镇,其中九个由节度使统辖,拥有行政、军政及财政等大权,权力日益强大,造成内轻外重之势,终于尾大不掉。 5. 重用藩将:玄宗为防御北方契丹及回纥部族的入侵,乃逐渐提高蕃将地位。而且宰相李林甫为巩固相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乃建议以胡人为边帅,因此胡人如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顺、安禄山等人都特别受到重视,构成了他们叛变的潜力。 6. 禄山异志:安禄山本为营州杂胡,身兼平卢、范阳及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二十万。养胡人八千为假子,用为中、下级军官。又易汉将为蕃将,形成胡人兵团,有反唐之心。 7. 将相争权:安禄山与杨国忠不和,恐其对己不利,遂藉讨杨国忠为名,于公元755年起兵叛唐。 乙. 安史之乱的经过: 1. 范阳叛变:公元755年7月,杨国忠密报安禄山以献马为名,袭取京师为实,玄宗乃急遣使停止献马,并催促安禄山进京。同年11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 2. 自立燕帝: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个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3. 肃宗即位: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缢,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 4. 禄山被杀:公元757年,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借回纥兵收复长安及洛阳。 5. 思明叛变: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欲消灭史思明,事泄,史思明遂于公元758年反叛,安庆绪遥为声援。 6. 思明称帝:公元759年,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唐兵败退洛阳,史思明杀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7. 乱事平定: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公元762年,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公元763年,史朝义部下田承畴、李怀仙降唐,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丙.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入衰的关键事件,其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政治方面: 1. 藩镇割据:乱平后,朝廷对叛将仍采安抚手段,因此安史余党仍据黄河下游南北区,唐室又不敢撤消内地兵镇,因此兵镇遍及全国。而且朝廷又封赐平乱有功的将领,各授以镇帅,地方军力继续扩张,遂演变成藩镇据割之局面。(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安史之霸业,虽俱失败,而其部将所统之民众,依旧保持势力与中央 *** 对抗,以迄于唐室之灭亡。」) B. 经济方面: 1. 物价飞涨:安史之乱后,社会上物质短缺,物价飞涨,如米价比开元时期上涨300倍,人民生活困苦。 2. 税制破坏:由于战乱,户籍散失,租庸调制遭受破坏,国库收入大减, *** 不得不另立名目,征收其他税项以作弥补,使百姓负担奇重。 C. 社会方面: 1. 人口减少:安史与唐军的交战区域十分广大,人民不死于战乱,则流亡他地,遂出现了土地荒芜,人口锐减之情况。 2. 文化南移:长期的战乱使北方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破坏,而淮南、江南等地则未受太大影响。因此唐室的财政收入渐有赖南方的支持,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再次南移。 D. 边防方面: 1. 回纥扰边:回纥自恃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有功,日益骄横,勒索财帛,并常扰乱中国边境。 2. 边防空虚:由于唐之国势衰弱,且天可汗的威信大不如前,边区遂经常受到骚扰。安史之乱时,西北边防的精锐部队,被唐室南调平乱,形成边防空虚,南诏、契丹及吐蕃乘虚入侵,河西、陇右尽为外族所有。 (二) 唐之衰亡:**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内忧外患交织,其统治逐步走向衰亡。唐代后期的忧患主要表现在藩镇割据、宦官乱政、朋党之争、外患深重及民变迭起。现将唐衰亡的因素及经过分述于下: 甲. 唐朝衰亡之原因: A.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室并未彻底消灭安史的余部,也未实行削藩,相反地为瓦解、安抚叛军降将,仍就地把他们封为节度使,使其盘踞边镇要地,还有一些功臣也被封为节度使,于是形成「自国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之局,成为唐朝中叶以后的巨患。特别是河北三镇(成德之李宝臣、卢龙之李怀仙、魏博之田承嗣),原都是安史余孽割据的地方,最为跋扈。代宗末年,田承嗣死,由其侄田悦继位,开藩镇世袭之先例。从此,割据一方的节度使父死子继,官爵自为,甲兵自擅,刑赏自专,户籍不报中央,赋税不入朝廷,俨然似王国。藩镇还经常叛乱,甚至出兵攻占长安,使全国长期陷入地方割据、混战的局势中,一直延续到唐室之灭亡。 B. 宦官乱政:自唐玄宗以后,宦官之祸日益严重,给政治带来极大的危害。玄宗宠信宦官高力士,但此时宦官仅凭借皇帝的权势作威作福。安史之乱中,宦官李辅国拥立肃宗为帝,由此开始宦官参决皇帝皇位继承事宜,且握禁军,权力不断扩大。后来从宪宗起,宦官更进而诛杀皇帝,掌废立之事,僭权犯上(宪宗、敬宗为宦官所弑,由宪宗至哀帝间,十个皇帝中有八个都由宦官拥立)。宦官弄权下政治日非,终至败亡。 C. 牛李党争:从唐宪宗至宣宗的四十余年间,朝臣中分成以李德裕为首的世族官僚,以及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寒族官僚两大集团。他们各自结党,相互倾轧,为害甚烈。虽然后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牛李党争平息,但是党争期间,他们结交宦官,排挤对方,私人意气凌驾于国家大事上,使人才凋零,朝政混乱,唐室更日益衰颓。 D. 外患侵扰:唐代自安史之乱后,边防空虚。回纥、吐蕃及南诏先后入侵,进一步损害了唐的国力,造成边境不宁,民生日困。而且朝廷被迫连年征战,消耗钜大,国力益衰。 E. 民变四起:唐懿宗末年,关东大旱。僖宗初年,又有严重水灾,河南道一带的人民,生活已陷绝境,而 *** 仍不停征税,使人民对中央产生异心,终于爆发了民变。 唐代末年,先后有裘甫、庞勋、王仙芝、黄巢及秦宗权的变乱,尤其是黄巢之乱,动摇了唐的政权,破坏了唐的经济(公元881年,黄巢攻陷长安,建国号大齐,迫得僖宗仓卒奔蜀),使唐室的根基动摇,名存实亡。 乙. 唐灭亡之经过: 1. 朱温本是黄巢部将,降唐后被封为宣武节度使,镇汴州,与李克用同因讨平黄巢而成为新兴强大的藩镇。 2. 昭宗时,宰相崔胤召朱温入京,尽杀宦官,其后朱温受封为梁王。 3. 朱温杀崔胤,强迫昭宗迁都洛阳。 4. 朱温杀昭宗,立哀帝,自为相国,并杀戮唐之宗室。 5. 公元907年,朱温迫哀帝让位,改国号为梁,建都汴,是为后梁太祖,唐室遂亡。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