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08
语文是工具。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这是由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决定的。“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表现形式,也是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设立语文学科,就是为了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语文这一工具。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具,也不同于像数学──计算的工具那样的工具。语文,凭借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说话作文,直抒胸臆。表达思想、情感,非语文不能;培养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非语文课莫属。抽去情和意,语文便成了空壳,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显现不出来了。语文用于日常交际,又是交际的工具;用于学习、工作,又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工具。作为进行母语语言文字训练的学科,在掌握语文工具上,既有得天独厚的语言、文化环境的条件,又有比掌握外语工具更高的要求。 语文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乃至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语言,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听说读写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广泛的思想性,而且语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形式是共生共存、和谐统一的。从有无来说,思想性是每门学科都有的,是共性的东西;从深度、广度和表现形式来说,语文的思想性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文是工具,是有情有意有思想内容的工具。它具有表情达意、日常交际和学习知识的功能。既不能否认语文基础工具的性质,也不能对工具性作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狭隘的理解。 改进语文教学,要从更好地体现学科性质上下功夫。改进教学的措施有许多,这里着重谈谈应当强调的两个方面。 措施之一:切实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 一要增强训练意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获得,语文工具的掌握,靠训练。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这也是掌握语文工具同掌握任何别的工具相同的地方。掌握语文工具靠活动,靠内部和外部活动相结合,不是靠讲授、听受所能济事的。所以,“精讲多练”这条原则看来是符合语文教学的性质和规律的。有的优秀教师提出语文教学应“以练为主线”,的确是经验之谈。况且,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属心智技能的范畴,应以训练思维为核心。它比培养动作技能为主的课程(如体育)要求高,显效慢,更要增强训练意识。 二要追求训练内容的科学化。要继续研究教材的改革问题。从南朝萧统编选《昭明文选》开始,一千多年来,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章选编或文章加练习的模式。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习读写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有很强的典范作用,不应当轻易否定。当然,语文教材也不能停留于传统的“文选”式。需要改造的是,教材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科学的训练体系,切实的训练措施,要把选文纳入语文训练系统之中,使学生凭借教材,受到循序渐进的语文训练,逐步提高语文能力。这是衡量语文教材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今天的语文教材和所谓文选式教材应有的区别。要对中小学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应具备的能力出发,全面规划,进行一贯的、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语文训练,克服割裂、重复等弊端,减少无效劳动。还要确定训练点,设计训练序列。要从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内容方面,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方面以及观察、思维等智力活动方面,分别找出训练点,理出训练线索。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纵横交错、螺旋上升的训练序列。近年来,国内一些教材编者和教师,已经朝着这个方向作出努力,并取得初步成效。 三要从训练着眼改进教学。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教师包办代替不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受到语文训练,培养语文能力。同时,教学的认识,不同于一般的认识。学生的认识必须由教师引导着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整个语文能力训练活动,是在教师宏观调控和具体细致的引导下实现的。这种辩证的观点,既有别于孟子的无师自通的“自得”,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也有别于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还有别于目前一些人主张的离开教法的学法。 在现实教学中,还有许多与上述认识相悖的地方,有许多形式主义的表现。诸如,程式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多余的、脱离语言文字的内容和情节的分析,没有启发性的提问,烦琐的、作用不大的板书,要求不明确或机械重复的练习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