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课程的文化价值――王崧舟讲座笔记整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传统文化的落实和融合一定需要通过课程,而且一定是需要通过最主要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建构的内容主要有8类:第一类汉语言文字文化(成语、蒙学、童谣、谚语、歇后语、字谜、对韵对联、词串)、第二类传统文学文化、第三类传统历史文化、第四类传统艺术文化、第五类传统科技文化、第六类传统民族文化、第七类传统宗教文化、第八类传统意向文化。这八类都融合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现在的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含量在不断提升。目前小学古诗词文言文占到百分之三十二,初中接近百分之五十,高中达到三分之二。不断提升语文课的文化含量,不断回归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教材文化含量的提升并不能直接导致课堂文化含量的提升,也不能导致儿童文化素养的提升,这是需要路径,需要策略的。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和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内涵,如何真正实现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升,要抓中国文化的基因——汉字。

一、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中国人的天地,中华民族的天地,一代又一代炎黄祖孙的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如何让汉字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让汉字成为文化的基因?

看这样一篇课文:

秋天来了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啊!秋天来了。

课后有几个生字:子、人、大……

“大”这个字怎么教。部编本教材出现在会认、会读,会写。一般老师是这样教的:老师把字写在田字格里,写好“大”字小诀窍:大字一横要斜平,竖撤左仲捺右展。捺交江在中心,大大方方立人间。通过组词扩词了解字意,大小、高大、大人、强大。写完了给出一个评价标准:我会评:一横斜平;撤捺伸展;三笔在中心交汇。

还不忘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做到:提笔就是写字时,写字不忘有姿势。一奉一寸和一尺,头正脚平腰挺直。从一年级第一次提笔写字就养成专业的书写习惯,让这种习惯成为一种无条件反射。

这样的教学已经教的很扎实了,但这样的教学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技术教的很扎实,老师的教学技术也很熟练。技术本身是没有灵魂的。而一个失去灵魂的技术迟早是会出问题的。大字教学的灵魂在哪里?仔细观察这一课的四个字:“巳”“子”“人”“大”放在一组,这是一种意义的归类,大家看这四个字的篆文:

“人”是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单人旁就是这样来的。

“大”是正面站立的一个大人,一个正面站立的人读“大”,一个侧面站立的人读“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读“子”,一个还在母亲肚子里的人(胎儿)读“巳”,巳、子、人、大反映了人成长变化的过程,最后成人一定是成大人。为什么最后成人一定是一个大人呢?看我们的先民是怎样造字的,最后成人一定是正面站立的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大人。创世纪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中盘古就是一个大人。“盘古开天,天地相距九万里,而盘古日长一丈,高达四万多里,”这种顶天立地,开天辟地的精神,够不够的上一个“大”字。中国后来的大人之学称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称为大丈夫的是这样的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文化。这样的文化能不能融入我们的识字教学中,能不能成为我们课堂的文化基因?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座文化的富矿!从字源的角度,从词源的角度,你就能发现我们的先民对宇宙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人自身的理解,这种理解一代又一代流淌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用荣格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民族的集体人格。这样的集体人格就是一种文化底蕴。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能不能接续这样的文脉,能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充满这样的文化底蕴和底色。这是教学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二、课文是精神返乡的入口

如何让现在的儿童返回自己的精神故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的发现、挖掘每一篇课文背后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视角中的课文类型,主要是四种:第一种古诗词;第二种文言文;第三种古典名著;这三种在部编本的语文教材中占比为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是现代白话文,是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我们以为现代白话文不太容易去传承传统文化,其实错了。

我们不仅要关注古诗词的教学、文言文的教学、古典名著的教学,还要关注占比三分之二的现代白话文的教学。我们更应该去挖掘现代白话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部编本第一册的第一篇课文《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啊!秋天来了。

这篇第一册的第一篇课文有非常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的意向——北雁南飞,北雁南飞是一个文化现象,融入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精神结构当中。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莺莺和张生分别的时候,在长亭是一定要出现北雁的,这是文化使然。此刻南飞的大雁寄托的是中国人特有的相思离愁。这是别的国家的人所没有的。

在陆游的诗中“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一定要有大雁,大雁渲染和烘托了雄辉悲壮的氛围。这是文化。

在晏殊的词中也有雁“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此刻的雁是一种文化符号,鸿雁传书,它要传书,传的是情书,是相思之书。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现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定要写到雁,借助雁抒写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这是一种文化现象。

北雁南飞一定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作文语文老师,你一定要看到这种自然现象背后所承载的中国人的特有的心情,一种特殊的审美志趣,特有的文化意向。

一年级的孩子能接受这些吗?重估儿童的文化潜能。教师不但要有文化的自觉,还要有文化的创新。把教师的文化自觉创造性的转化为课程资源。

从儿童的生活出发,最后回到儿童生活本身。传说大雁可以给人们传递书信,

假如妈妈在外地出差,你思念妈妈了,你请大雁帮你给妈妈传递书信,不能用微信、qq、也不能用email、短信、电话等,只能让大雁传递书信,你想给妈妈说些什么;如果妈妈收到了你的书信,想给你回信,她也想让大雁给你传通下书信,妈妈在信上会对你说些什么呢?

孩子也许说得很简单,但一定会说的很感人;孩子们可能说得很质朴,但一定很真诚。孩子们可以借助大雁传递对妈妈的思念,也可以利用同理心,借助大雁传递妈妈对孩子的思念。当再一次回到文本的时候,你通过情境创设, 复沓引读加深大雁和这种特殊心情的链接。带着你对妈妈的爱,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带着你对妈妈的思念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带着你对妈妈的牵挂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打通了儿童的心情和课文的通道,此刻的大雁被情化了,被人化了,被情感化、人化的大雁就是文化。带着你对妈妈的牵挂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创造性的转化,要求老师有文化自觉。不在于文化底蕴本身,而在于创造性的转化,这个创造性的转化就是课程的设计。课程设计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自己首先要发现课文中的文化现象。

落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落叶是一种精神命题,跟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一种非常敏感的情绪是连接在一起的。落叶跟伤感联系在一起;落叶跟无常联系在一起;落叶跟悲秋联系在一起……这些都是文化。语文课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有了这样的文化,语文课才是有价值的语文课,才是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语文课,才是有灵魂的语文课。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的著作《为什么读经典》中提到读经典的十二个理由,其中一条就是: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

打开经典之门,就是打开文化之门。

三、重构是文化融合的范式

(一)优选内容

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有三类:一类学生基本能读懂(少教少学甚至不教不学);二类学生能读懂部分(选教选学);三类学生基本读不懂(多教多学)。学生读不懂的一定是经典。

背一部《老子》,胜读万卷童书。——潘新和

现在的孩子读了很多低文化品味的童书,很多书是垃圾,是文化的碎片,是娱乐至上,消费至上的。让孩子的精神变得浅薄而不是深刻,让孩子的精神变得浮躁而不是沉静,让孩子的精神变得狭窄而不是博大。读不懂的经典的,让孩子多读,语文老师要多教,孩子要多学。

(二)分类整合

最好能够形成文化的主线。这是学习中国文化的台阶。

一年级基础蒙学《三字经》《百家姓》是教学生识字的;二年级基础蒙学《弟子规》《千字文》;三年级进阶蒙学解决写作问题《笠翁对韵》;四年级中段可以让学生读《大学》《中庸》,也可以让学生读绘本,比如《安的种子》是非常好的《大学》启蒙;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孟子》。

(三)集中学习

每一个主题单元都要集中学习。

(四)专题探究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开设自己的文化课程。《红楼启蒙春》

(五)专业引领

如《咏柳》这首诗,有的老师不会读,在瞎读,把诗读成教参里告诉老师们的样子:1.万千柳丝表现了“柳树的特征,不但写了柳树而且歌颂了春天。2.从“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看到,诗人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3.诗从柳树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既有条理,又突出了重点。教参写错了,教参在误导,教参写得很不专业,这时候就需要专业引领,就需要读专业书籍,比如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只有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语文课堂的文化素养才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

积淀是深度融合的旨归

积淀的关键在哪里,朱熹说的很清楚: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末可便道是,更须反覆玩味。”

“大凡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覆体验,二也: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

“书宜少看,要极熟。一日授一百字,则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则只是二百字。”

“读书,小作课程,大施功力。如会读得二百字,只读得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理会子细,读诵教熟。”

“既识得了,须更读百十遍,使与自家相乳入,便说得也响。今学者本文尚且未熟,如何会有益!”

对于孩子们来说,经典文化的东西要读反复读,要使其言皆出于无知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无知心。只有烂熟于心,文化才会扎根。文化才能成为儿童精神生命中的最底层的东西。在这样的陶冶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一个真正有根的中国人。一个有根的中国人,他有自信,放眼世界,放眼全球,这样一个有根的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依然不会忘记自己的文化身份——我是中国人!

这是一个中国梦,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在以前这样的中国梦是没有办法实现的,而现在,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为文化的复兴加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