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吴碑刻《谷朗碑》书法考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三国孙吴碑刻《谷朗碑》书法考略

刘兴华

三国争战频仍,是政治上纷乱割据的时代,但人们的思想、文化艺术却获得了空前多元的发展。书法艺术自三国开始进入自觉发展时期,承汉末洪流,开创性的书家辈出。汉代盛行隶书,三国时代隶书的发展处于低落阶段。三国时期的石刻书法,虽与汉末碑刻隶书差别不大,但其字形渐趋于方整,字势向纵的倾向发展。因此,三国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三国书法的主要发展特征是过渡性,表现在这三个方面:一是从有关制度来说,三国时期所制定的许多制度,是后来书法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从字体演变来说,楷、行的发展,三国是中间时代。三是从书家的状况看,三国时代的许多书家实际上成长于汉末,而三国时代成长起来的书家,却有许多进入了西晋,因而前后传承的特点非常突出。

一、三国时期孙吴书法概况

吴国地处江东,立国时间不长,其书法险怪诡谲,大有楚风;魏晋绘画“承汉末之遗势而顺进之”(潘天寿语),而吴国书法也因袭汉代,当时的碑版仍然使用隶书或篆书书刻。三国之吴国的隶书,方笔直势居多,倘若笔划没有波磔则与楷书很相近。虽然孙吴碑刻传世数量较少,但是其书法价值和历史地位却很高。孙吴传世碑刻如《天发神谶碑》、《殚国山碑》、《谷朗碑》、《葛祚碑》。吴国在草书、楷书和篆隶方面都有可观,尤其几块重要的碑刻已是楷书的前驱。其中《谷朗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文化地位,它竟是中国现存第一块楷书碑。《谷朗碑》碑文字体与汉末成熟时期的隶书一脉相承,结体严整,用笔方劲,不减汉隶古朴淳厚之风,有异军突起之势,其流风余韵,入晋犹存,实则《谷朗碑》开启魏晋书风之先导,至深且远。三国时期吴国书法处于新旧书体交替重叠的时期。首先,吴国书法与中原书法并峙,且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次,吴国书法分为“吴士书”和“俗吏书”。“吴士书”有两面性,从碑刻中可以看出其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俗吏书”中出现隶变楷的现象,体现了当时人们追求书体的简化和美观的审美理想与情趣。再次,吴国书法对于后世书法影响深远。清朝“碑学”书家极力改变“帖学”书风的积弊,其借古开今的资源,就包括了这个时期的书法。可见,三国时期吴国书法在书法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地位。

二、谷朗及其《谷朗碑》简说

谷朗(218—272年),字义先,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谷朗出身官宦家庭,其三岁丧母,十一岁丧父,与弟侍奉继母,友爱孝顺,时有“曾参”之称;二十岁时出仕吴国,初为郡吏。吴赤乌三年(240年)举孝廉,选贤才,任阳安长。因治理有方,政绩称最,任满调入王府,先后任郎中、尚书令史、郡中正、长沙浏阳令等职。治理浏阳时关心黎庶疾苦,垂仁恩以宣化百姓,深得浏阳邑民爱戴。不久,迁立忠都尉、尚书郎,参与枢机政务。谷朗为人忠诚谨慎,名望颇高,深得吴帝赏识,被升任为广州督军校尉。他以身为表率,捍卫疆域,抗击外族侵犯,保障边疆整肃,百姓安居乐业。后被调入朝,拜五官郎中,迁大中正大夫,专司察举人才。建衡元年(269年)十一月,谷朗率兵经番禺、牂牁、进军交趾,讨伐交趾吕兴,九真、日南归顺。吴建衡三年(271年),迁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内南顺以北地区)。吴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终年五十有四,后归葬耒阳。其墓在今耒阳马水乡木村虎形山。谷朗整肃边疆卓有成效,为昭示其功绩,吴凤凰元年(272年),其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为之立碑,是为《谷朗碑》。《谷朗碑》全称《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青石质地,高176厘米,宽72厘米,厚24厘米。此碑始刻至清以前,置于耒阳城东5里谷府君祠内,清代移至耒阳城北杜工部祠。碑之两侧原有谷氏后裔题名,清初尚存,后渐磨灭。20世纪50年代初期,蔡侯祠维修后,谷朗碑移置蔡侯祠。1966年,《谷朗碑》被砸为三截,并弃之于水塘之中。1979年,是碑被捞出,后经修复,中部有断裂残破痕迹,其后仍置于蔡侯祠中。2004年,在蔡侯祠西南辟建《谷朗碑》碑苑,苑中建仿汉碑亭,将《谷朗碑》安放其中,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是湖南省唯一仅存的三国吴碑,也是湖南省境内现存最早的古代石刻。

三、《谷朗碑》铭文释录

有清陆耀遹所撰《金石续编》记载:“碑(《谷朗碑》)高五尺二寸,宽二尺四寸五分,字共十八行,满行二十四字。”碑文18行,行24字,字径约4厘米,共计404字,加之碑额11字计415字。无撰文书丹者姓名。碑文首行前及末行后,均有明朝谷氏族人题名,碑文在未题名前仰或题名时已被重新剜刻过。碑文叙述了谷朗生平及其德行、出仕经历与政绩。历代金石学者多有著录,诸如赵明诚《金石录》,王昶《金石萃编》,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杨震方《碑帖叙录》等。碑文释录如下:“府君讳朗,字义先,桂阳耒阳人,豫章府君之曾孙、公府君之孙、朗中君之子也。其先世自颛顼,益为舜虞,赐姓赢氏,至于扉子,封于秦谷,因而氏焉。君承洪源之清流,禀奕世之高素,履道思顺,德行纯备。三岁丧母,十一亡父,独与弟居。承奉继亲,和颜悦色。孝友温恭,曾闵之操,君其蹈焉。弱冠仕郡,历右职。为阳安长,淑问宣流,遂升王府,除郎中尚书令史,郡中正。迁长沙浏阳令,播渥惠以育物,垂仁恩以布化,莅政末期,征拜立忠督尉尚书郎,靖密枢机,名冠众僚。迁部广州督军校尉,正身率下,不畏疆御,流清荡浊,万里肃齐。功成辞退,拜五官郎中,迁大中正,平衡请格,彝伦攸叙。于时交州,窃邑叛囤,戎车娄驾,干戈未戢。帝咨俾乂,询咨群司。佥以君任部南州,维恩素着,迁九真大守。君禀明德,所历垂勋,宜延遐纪,光赞皇家。如何不永,春秋五十有四,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寝疾而卒,呜呼哀哉!凡百君子,莫大嗟痛,乃立碑作颂,以显行绩。其辞曰:于铄府君,禀性元通,积行闺阈,九族睦雍。羽仪上京,德与云腾。入蹈丹墀,夙夜靖恭。出抚黎民,风移俗兴,名噪约产,勋齐往纵,当永黄耆,翼佐帝庸,昊天弗吊,哲人其终,济济缙绅,靡瞻靡宗,勒兹玄石,永光无穷。”

四、《谷朗碑》书家赏评及现存拓本概说

据清陶睿宣《稷山论书诗稿》注释,《谷朗碑》“刻于三国时吴凤凰元年”。此碑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虽有磨损,但总体上保存完好。在清代以前,惟见欧阳修、赵明诚二家著录过此碑,至清初时才得到金石家们所重视。《谷朗碑》书法端庄遒劲,颇具汉隶风趣。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书家多有著录品评。(见下表)诸如严可均称其:“隶法不恶,刻手极拙。”康有为称其古厚,为真楷之极。

后世书家对《谷朗碑》赏评著录统计

清末至民国年间,《谷朗碑》碑文曾遭遇人为数次剜剔,致使笔画变肥而大失神韵。此碑未剜之前虽文字多已磨损,然具古拙之趣,剜凿之后错讹较多。《谷朗碑》两侧原有“谷尚”题名,清初尚存,后渐漫漶不可见,因而较早拓本保留有碑两侧谷氏后裔题名。传世拓本以碑两侧谷氏后人题名可见者为旧。明代的拓本极少见,清初拓本即为珍品,道光、咸丰年间所作拓本即可称善本。故宫博物院藏有《谷朗碑》原石的明拓本,整幅装,纵132厘米,横75厘米。纸墨醇古,拓工精良,为所见最古拓本。末行“兴业大义”下题名可见,并有褚德谊、陈景陶跋,近拓本则“兴业大义”及题名等均被泐蚀不见。“时大清乾隆四年巳未秋”等字,后又凿去,各家着录未及。国家图书馆藏最佳裱本《谷朗碑》是清初拓本,曾由嘉兴朱竹垞(彝尊)、石门沈云、邹安及闵县陈淮生递藏。其上有光绪十五年(1889年)沈伯云、陈淮生题签。尾附光绪十六年沈云、民国十一年邹安、民国十六年陈承修等题跋。钤有“竹垞”、“钱泳曾观”、“伯云心赏”、“沈伯云所得金石书画”、“沈云之印”、“丁未生”、“白云”、“顾云美”、“寿祺”、“淮生审定”、“陈承修印”、“淮生考藏金石”诸印文。

五、《谷朗碑》书法艺术价值浅谈

孙吴《谷朗碑》是三国著名碑刻,也是汉末官制文字的隶书代表作。碑文字体与汉末成熟期的隶书一脉相承,其书法端劲有致,尚多汉人书风。字虽称隶书,实则体势已非常接近楷书,故亦有定为楷书者。然同后世魏碑、唐楷相比,带有较浓的隶味。不减汉隶古朴淳厚之风。其书法凝圆规整,含蓄古雅。隶书波磔几乎消失,而字形保留典型汉隶特色,诸如碑中“之”、“子”、“以”等字及部首“阜”之左耳旁,“辵”之走之旁,“门”等,皆为隶书结构,由此足见隶变楷之踪迹。孙吴《谷朗碑》虽为隶书,实多近楷书,无隶书波磔,笔画横平竖直,全为楷书结构,此碑在地域方面的特殊性与《好大王碑》极其相似。楷书点画形态已基本具备,与后世魏碑、唐楷相比,带有较浓的隶书意味,但隶书的波磔隐匿不见。同时,其中也兼有篆书韵味。结体与《郛休碑》相似,为由隶入楷之先驱。此碑书风整齐划一,然它却于匀整平稳之中体现了书写技巧的灵动之美,并能体现自身的个性与特色,可见此碑绝非一般书者所书,而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书家所为。

书法风格特色是随着书体的成熟发展流变的。由于书体不完全确定以及在书写运动中的交融性、流动性和书者审美思想的趋向性,常常是一种书体中折射出很多种风格和精神来。隶书经过东汉时期发展到高峰后,到三国魏晋以后就逐步起变化。这时期的楷、行、草书已日渐成熟,特别是行、草书,在实用中已逐步代替隶书,隶体日渐衰落。但是隶书作为一种字体依然存在,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书体还有其艺术魅力,还要长期继续下去。汉字由隶书演化为楷书,但是含有隶意的书体一直广泛存在,这是字体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隶书,初期沿袭汉隶,带有很明显的波磔笔意,后来变成如杨守敬所说的“折刀头”的写法,一直到后来,以至出现十分近似楷书的隶书。

三国时期,楷书兴起,隶书已走下坡路,字已缺少汉碑盛期的灵和之气,故其影响也远不如汉碑。三国时期的石刻,虽与汉末的碑刻隶书差别不大,但其字形渐趋于方,其字势向纵的倾向发展。因此,三国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时期。《谷朗碑》似隶非隶,似楷非楷,很明显属于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一种书写形态,最初的楷书实际上是由下层平民或低级官吏所为的。但此碑功力极深,笔画沉稳有力,极具艺术魅力。刻凿文字虽以刀代笔,但技艺娴熟,大多能够做到行笔流畅,点画准确,灵便生动。放置特定的时代环境之中,正是那一时期主体文化精神所共有的。《谷朗碑》于劲利之中,出以醇厚而顿挫节制,神采焕发。字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古雅,与汉魏间简牍上书写体的意味极其相似。用笔端劲有致,尚多汉分笔意。字虽称隶,实则体势已近真楷,故亦有定为楷书者,然此之所以谓其“真楷”,乃碍于当时习惯也。

孙吴《谷朗碑》属隶楷过渡体,但楷书的笔法尚未成熟,亦隶亦楷,既可见到隶书的影子,又初步具备了楷书的规模。其笔画逐渐由隶书波磔向平直演变,字形也逐渐由隶书的扁平向方整演化,但始终脱胎未换骨,显得幼稚拙笨。《谷朗碑》面目奇异,韵味独特,可以为书家的“求变”和“化合”带来诸多启示。清代之后,《谷朗碑》影响更大。首推“扬州八怪”之一金农,书法取法天发神谶碑、谷朗碑。湖南衡阳人曾熙,深受《谷朗碑》的滋养,其书朴茂古雅,神采焕发。总之,《谷朗碑》文字体介乎楷隶之间,是楷书初创时期的重要碑刻,书法苍劲端庄,行笔与其他汉碑常见隶法不同,不见起止转折之象,似隶似楷,非隶非楷,结体方整,笔画圆劲。在平正的格调中变化多姿,相映成趣,可谓有法中无法,无法中有法。

该碑书法方峻朴率,于平淡之中透露出一股自由不拘、潇洒随意的自然韵致。《谷朗碑》亦隶亦楷,隶楷结合,浑然生辉。中国历代书法有北碑南帖之说,北碑苍劲豪迈、古朴憨实;南帖古雅灵致,精巧华丽。而《谷朗碑》作为南方碑刻亦不乏北碑的古拙和憨实。整体审视,孙吴《谷朗碑》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朴古雅,与同时期中原和北方地区的诸多碑刻风格稍异,为楷书逐步取代隶书进入官方正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隶书向楷书意趣转变之先河,是中国书法史上,开启后世楷书法门的重要碑刻之一。就书法本体而言,孙吴《谷朗碑》既具有汉代隶书的遒劲古厚,又有后世楷书的方整端庄,集隶法楷意于一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