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的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3-07
环保部督查12市摆脱“十面霾伏”有多难?
2014年02月28日12:12 中国环境报 微博欢迎发表评论
  北京市门头沟区一施工现场,数十亩的工地上几乎没有任何覆盖设施,大片土地完全裸露,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地面被破烂不堪的苫布覆盖。 邢飞龙摄
  从河南省新郑市、新密市到登封市的国道、省道两侧,许多煤场都是露天堆放着,没有采取任何防尘措施。刘晓星摄
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
摆脱“十面霾伏”有多难?
随着笼罩我国中东部地区多日的严重雾霾在冷空气的驱赶下退去,人们盼望已久的蓝天终于出现。能呼吸上新鲜空气是一件奢侈的事,许多人对此有了切身的体会。但当地方政府对GDP的重视仍然超过环境和公众健康、环境违法行为仍得不到有效制止时,我们面对的雾霾天气可能很难有根本改善,而对于蓝天的期望可能会越来越长。
环境保护部督查组对12个城市进行督查时发现的诸多问题,无不反映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困境。面对严重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面对公众对蓝天的迫切呼唤,政府部门理应做出负责任的决策。
◆本报记者刘晓星姚伊乐 邢飞龙
日前,环境保护部督查组启动了专项督查行动,被督查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邢台、邯郸、太原、包头、德州和郑州等12个城市。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部署,此次督查内容包括当地政府落实“大气十条”责任的情况,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抽查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达标排放情况,并且对前期督查发现的问题企业和地区进行“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督查组对12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后,发现结果令人忧虑:大片拆迁工地渣土裸露;运输卡车疾驰而过后扬尘弥漫;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空气中无组织排放大量污染物;本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仍然在堂而皇之地进行生产,等等。
一边是笼罩在1/3中国国土上空的严重雾霾,一边却是大量“花样繁多”的大气污染行为在同时上演。对此,有专家表示,人们在诘问发展的意义、质问现有发展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分析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困境。如果环境违法现象仍然突出、环境监管能力不足、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大气污染治理将很难向前推进。
问题一:
个别地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配套
在此次对12个城市进行的督查中,督察组发现面源污染问题在各地都十分突出。从主城区到郊区县市,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建筑施工场地面源污染问题比比皆是。仅有少数工地在四周设置了简易围挡,大部分施工工地既无围挡措施,施工作业面也无苫盖、抑尘措施。严重缺少净化工程。
在河南省郑州市,大量拆迁工地现场敞开式作业,作业处无任何覆盖防尘和空气净化措施。
从新郑市、新密市到登封市国道、省道两侧的煤场和料场,扬尘控制措施不到位,大部分企业、市区主干道两侧的拆迁工地、沙土堆场、储煤场、砂石料场等也没有任何防尘设施。
在河北省正定县,诚峰热电公司东侧搅拌站堆场、天汇建材堆场的抑尘措施落实不到位,大量灰渣裸露;新乐市东方热电公司东侧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在河北省霸州市,部分企业和施工工地对物料苫盖重视不够。霸州市新利钢铁物料堆场、团结矿粉厂、廊坊市安次区龙建东兴混凝土搅拌站等企业物料露天堆放,未采取抑尘措施。
在北京,督查组发现不少建筑工
地、砂石堆放场、煤堆、料堆等地面也存在覆盖率低的情况。门头沟区金地集团西山艺境楼盘项目施工现场土方未进行覆盖;漫水河村周边煤堆、阎河路边煤场等均无抑尘措施和苫盖;门头沟少年宫旁新建体育场施工现场场地开挖后未进行覆盖。
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面源污染治理仍显薄弱。督查组通过检查施工场地,发现运输车辆的冲洗、裸露地面的覆盖存在很多不足。据了解,包头市目前有300余家施工场地,如果管理不到位,势必将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在山东省德州市,督查组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了多处垃圾露天焚烧现象;在临邑县、禹城市的316省道两侧,垃圾露天焚烧现象尤为严重。
……缺少净化工程措施。
督查组对12个城市进行督查后的结果显示,虽然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加强扬尘整治,但是效果却不明显,有些规定甚至形同虚设。
在河南省郑州市,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白皮书”和相关实施方案,基本明确了各个污染环节的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但工作落实亟待督促推进。
据了解,2013年初,郑州市政府就专门印发了《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将扬尘污染划分为12个类别,分别由相关部门负责管理。但督查组在此次督查中发现,数量众多的拆迁工地、物料堆场等大多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市内扬尘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在采访中,一位业内专家一针见血指出扬尘污染治理处于尴尬境地的最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
“不论说的多好,规划计划多么完善、超前,只有把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这位专家说。完全不考虑空气净化工程。
以扬尘治理为例,在此次督查中,各地在工作方案中都把任务领域分解的很细,制定了工作规范和标准,涉及的十几个部门都明确了责任,也有专门的督查考核部门。但现实情况是施工工地遍地都是,扬尘治理尚未落实到位,离当地政府自己制定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正如一位督查人员所言,各地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这道考题时,要仔细研究如何落实好工作方案,避免浮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层面。
很多地方意识到,要管住扬尘,单靠环保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多个部门纷纷参与扬尘管理,但效果却依然不理想。
记者在采访中就发现,一些地方工地围墙以内的渣土扬尘归市住建委管理,但运渣车辆一旦驶出工地,就进入了城管部门的地界。环保部门表面上对工地扬尘有统一监管权,但因没有处罚权,长期处于尴尬境地。
扬尘管理难度大,需要各部门的联动,但是如何联动是个重要问题。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施联动,但是由于部门职责不清晰,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此,有专家表示,要管好扬尘,必须建立良好的机制。从机制完善出发,从根本上管住扬尘。
问题二:
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环境违法现象仍然存在
在此次督查中,部分工业企业仍存在超标排放、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环境违法问题,环境保护“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历时1周的检查中,环境保护部检查通报了北京郊区、山东省德州市、天津市、河北省邢台市、河南省郑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督查情况,超过60家企业被“点名”,其中大部分企业集中在焦化、水泥、电解铝、钢铁等重污染行业。没有一家企业有自己的净化车间或净化设备等处理污染的洁净工程。
“企业耍猫腻,在减排上做手脚。我们在正定县金石化工公司暗访时,发现有两个烟囱都向外排烟。但第二天明查时,企业则称部分设施故障,当日停产。”华北督查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据这位负责人表示,经检查发现,这家企业所购买的脱硫装置实际上并没有安装在线监控设施;而另一方面,企业仍保留了原有烟道、留有旁路,检查的时候停止下来,不检查的时候仍然利用这个“口子”排烟。空气净化措施完全没有。
督查组还发现,一些企业有些生产设施不符合产业政策,但是被检查时仍然在照常生产。该停产的企业没有停产,该整改的企业也没有整改到位。
督查组在河北省唐山市现场查看的46家工业企业中,有34家存在各类环境
问题。在唐山地区,作为能耗污染大户的钢铁企业整改情况也不容乐观。
根据环境保护部赴唐山督查组一位负责人介绍,河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多台烧结机未按期完成脱硫设施建设,经多次督查,仍不执行停产决定;其他整改措施进展也很缓慢。
唐山安泰钢铁有限公司在烧结机脱硫设施未建成的情况下仍在进行生产,球团竖炉烟尘排放严重,高炉炉顶、上料系统、炼钢车间等无组织排放严重;完全没有自己的空气洁净工程厂房,使得厂区周边大面积农田被厚厚的灰尘覆盖。
此外,唐山市丰南区经安钢铁有限公司、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存在烧结机生产时脱硫设施不运行等环境违法问题。
“一来就停,一走就干”,这是不少重污染企业面对督查组进行督查时的态度。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曾因为超标排放被勒令停业整改的霸州市鑫鑫制品有限公司,在督查组回访时仍在进行生产。
对此,霸州市人民政府则表示,2013年之前,这家企业曾因市场问题停产两年,后恢复生产,但经过多次整改排污一直不达标。由于企业产能落后,已经被列入淘汰产业计划,更不用说采用新的空气净化设备。
而在山东省德州市,一些土小企业仍在肆无忌惮地生产排污。在平原县王杲铺镇道口村,100多座土法烧炭窑布满了100余亩的场地,不断排出大量烟尘,无任何处理设施直接排放。
同样的土法烧炭在平原县王打卦乡赵庄也正在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约有数十座土炭窑正在生产,冒出了滚滚浓烟。
属于应淘汰项目的粘土砖企业在德
州市也仍然存在。在平原县坊子乡、临邑县临盘镇的两家生产粘土砖的砖瓦厂,虽然在检查时未进行生产,但场地堆存了大量粘土原料和成品粘土砖;砖瓦窑无废气治理设施,原料堆场、煤场无防尘措施。
在禹城市禹城镇张汉桥附近,督查组发现有小型石灰窑在生产,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产生大量浓烟;临邑县营子乡、恒源街道、临盘镇均有类似石灰窑,虽然未生产,但现场调查亦未见废气治理设施;同样,在禹城市辖区内,有20多家石灰窑企业,设施简易,无任何污染治理设施,原料和炉渣直接堆放于厂区内,也无任何抑尘措施。
污染企业该停的不停、该治理的不治理、该关闭的不关闭,症结在哪里?又是谁给这些企业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对于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产业结构调整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根本所在,但是目前的利益格局根本无法撼动这些高污染企业。”
这位专家指出,一些地方政府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以GDP挂帅、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不难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一个“利”字。
“GDP驱动是地方政府放弃监管职能甚至推波助澜的主要因素,而对某些地方官员来说,GDP远远要比环境和公众的需求大得多。”这位专家如此剖析。
这些被督查组发现的污染企业也仅仅是冰山一角。与仍然肆无忌惮地进行生产和排放污染物的众多“土小”企业一样,在不少地方,被一些地方政府视作“财神”的大企业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北京市房山区太行前景水泥有限公司(金隅集团下属公司)除尘设施不运行,在熟料转运过程,大量粉尘无组织排放,场地积灰严重;牛栏山酒业公司的3台锅炉烟气均未实质脱硫,存在数据造假现象。
问题三:
企业阻挠或抗拒执法,基层环境执法障碍多
督查组在河南省郑州市暗查期间,遇到了几家企业拒绝环保检查、阻挠正常执法现象。
当督查组到达新郑市福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检查时,门卫以工厂停产为由拒绝执法人员进入。经过执法人员耐心解释,打电话联系沟通,冒雪在门口等待了半个多小时,仍未见到企业相关负责人。
在新郑市恒益瓷业检查时,检查组人员出示执法证、说明来意后,厂里负责人直截了当拒绝了环保检查,态度强硬地要求督查组离开厂区。
在登封市铝庄碳素厂,执法人员在拍照取证时,被厂区工作人员阻拦,发生
肢体接触。
这些年,随着环保工作的发展,企业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河南省郑州市出现的这几起阻挠或抗拒环境执法的事件,却值得人们深思。
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一位业内专家指出,正是“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无赖,环保无奈”的现象。
而企业“无赖”的极端方式就是阻挠环境执法,甚至暴力抗法。在郑州市出现的抗拒环境执法事件中,两名保安作为第一道关卡,把执法人员挡在门外。一方面,即使遭到有关部门的处理,无非是开除这两名自称对情况不熟悉、来厂不久的保安,给有关负责人处分了事;另一方面,保安的阻拦也为企业掩盖其违法行为争取了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一位基层执法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很多环境违法行为是瞬时的,如企业为节省成本违法关闭环保设施,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保安阻挠执法的时间足以让企业及时掩盖其违法行为。
执法难,让基层环境监察人员可谓是有苦说不出,而这与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软肋”是分不开的。一是行政处罚额度低、抓手少,影响了执法力度。正如一位基层执法人员所言,有的大型造纸企业治污设施每日运行费用在10万元左右,而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仅10万元,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正常运转治理设施。
二是法律规定不具体、操作性差、难落实也是环境执法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对于关停措施,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拆除销毁设备、取消贷款等法律规定。而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人民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政府部门不愿意下达停产治理决定,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只发空头文件,不抓落实,应付检查。
三是强制手段少,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容易造成执行难。
一位基层执法人员曾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强制手段,环境执法人员对一些企业进行检查时,只能眼睁睁地站在门口,有时甚至要遇到恶狗相送的尴尬。
这位执法人员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在接到居民关于工地扬尘的投诉后,环境执法人员来到施工工地进行执法检查。谁料工地负责人却召集工人带着铁锹等工具将执法人员赶走。
应该说,环境监察执法难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此,有专家指出,一方面,我们既要立即行动,有所作为,打好攻坚战,逐步改善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和环境改善的希望;另一方面,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从长计议,清醒应对。
(原标题:环境违法现象仍然突出 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 摆脱“十面霾伏”有多难?)
提交回答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