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有哪些答题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09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 以主要人物为题。
5. 以特定环境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
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六〉关于写法的问题。
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
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第2个回答  2018-03-09
●揣摩人物形象类题型
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揣摩人物形象。其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其二,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这些能更直接地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其三,联系文中的社会时代背景,这样把握人物可更精准完整;其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因为这些字词语句更具有概括性和提示性。
例如,2010年山东卷21题“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祥子的朴实勤劳从文中“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指使”可看出;他的真诚自然,从“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可看出;有上进心从“看看我的车”“拉包月”“住宅门”等看出。这些或抓住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或抓住了作者评价性的话语。
●把握故事情节类题型
考试时会有两种题型,概括主要情节和分析某情节在文中的作用。前一题型如2010年广东卷16题概括情节,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③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④第二天妻子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即是抓住场面,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概括出来的。后一题型可看2010年浙江卷12题,“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有何作用?”很明显,这一次要情节反映出弟弟的单纯,对生活的残酷还没有深入的认识,这就为后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作铺垫。
●环境描写作用类题型
重在关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是先了解其作用,再回到具体文本联系所写景物的整体特点对照推测。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大概可分这几种:①交待人物活动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时代特征;③衬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④渲染营造某种特殊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情节发展作铺垫;⑥暗示或深化主题。
●挖掘作品主题类题型
挖掘方法有三种,一是从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把握住人物形象身上折射出的时代特征;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挖掘。除了直接要求理解主题的问题外,“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看法”“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等问法也属“挖掘主题”类题型。
第3个回答  2018-03-09
  要做好高中语文阅读,首先要提高阅读能力,包括阅读速度、整体感知、整理归纳分析等放方面。可以练习掌握一下快速阅读的能力,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培养直接把视觉器官感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意义,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方式。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题效率;同时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

  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建议去练习一下,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在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帮助较大。阅读能力是一方面,提高阅读答题正确率,还需要平时多练习,最好能给自己规划一下时间,每天或两天练习一篇语文阅读理解,各种类型的都要有,这样才不会导致眼高手低。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具体技巧,分别举例如下几点: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