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1. 如火如荼文言文翻译

原文摘选:吴王昏乃戒……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扣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译文:吴王夫差于是在黄昏时发布命令……一万人组成一个方阵,都穿着白色的下衣,打着白色的旗帜,披着白色的铠甲,带着白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白色的茅草花。吴王亲自拿着钺,身旁树着白色军旗在方阵中间站立。左军也像中军这样列阵,但都穿着红色的下衣,打着红色的旗帜,披着红色的铠甲,带着红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鲜红的火焰。右军也像中军这样列阵,但都穿着黑色的下衣,打着黑色的旗帜,披着黑色的铠甲,带着黑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黑色的乌云。……天未大亮,吴王便拿起鼓槌亲自擂鼓,敲响了铜钲、金玦和金铎,三军勇敢的、胆怯的一起响应,齐声呐喊鼓动,声浪震动天地。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2. 文言文中”火”的意思

huǒ(ㄏㄨㄛˇ)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速。十万~急。

[3]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发怒,怒气:~暴。~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形容红色的:~红。~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部首: 火 笔画: 4 外笔画: 0

3. 文言文中有哪些字是表示红色的

1 红

2 殷

3 丹 【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本义是“辰砂,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

4 绯 【形声字。 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5 赫 【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的颜色”,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如《诗经·邶风·简兮》:“赫如渥赭。”现在仍有“赫日(红日),赫赤(深红,火红)”等词语。 】

6 赤 【会意字。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是“火的颜色”,即红色。《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后指“红色”,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

7 绛【“大赤也。”本义是:“深红色”。】

8 朱【《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

4. 翻译 文言文“洪炉烈火,洪焰翕赫;烟示及黔,焰不假碧

洪焰——大火

翕赫——盛大

黔——黑色

碧——青绿色

炼丹的大炉子里烈焰熊熊,到烟显示发黑了,火焰就真的像碧的青绿色了。

(在古代,炼丹家们都是用烧炉子的方法来炼丹。木柴在燃烧时,炉火温度在500℃以下时,炉火呈暗黑色;升至700℃时变成紫红色;再升到800~900℃时火焰由红变黄;1200℃时火焰发亮并逐渐变白;升至3000℃时,炉火呈明亮的白色,即所谓“白热化”;温度超过3000℃,火焰就会变成蓝色,这是燃烧的温度最高阶段,即“炉火纯青”。在古代,炼丹家们用的炉子很难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因此“炉火纯青”只能是炼丹家们的梦想,只有那些技法十分高超的人才能看到“炉火纯青”。所以,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比喻功夫技巧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5. 求关于红叶的古诗文要红叶的哦,可以诗、词、曲、古文

停车坐爱风铃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和杜录事题》红叶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白居易《杪秋独夜》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崔涂《续纪汉武》分明三鸟下储胥,一觉钧天梦不如。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疏。

6. 表现“炎热”的文言文句子

1. 《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意思是: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

2. 《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意思是: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3.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苦热行》:“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意思是:汗如雨下,坐立难安。好不容易吹来一小阵风吧,这风却像热汤一般,凉意就甭说了,就差把人吹得外焦里嫩。

4. 北宋 晁补之《仲夏即事》:“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意思是:闷热得没一丝风,屋柱下的石墩都湿透了,树林里的蝉被热气蒸熏得疯了似的号叫着。

5. 宋 梅尧臣《和蔡仲谋苦热》:“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意思是:天气热得干柴将要起火,禽兽也想剥了自身的皮毛,真是热到极点了。

6. 宋 郑刚中《书斋夏日》:“五月困暑湿,众谓如蒸炊……

幽禽荫嘉木,水鸟时翻飞。”意思是:农历五月,暑湿炎热,人们如放炊笼中蒸。禽鸟躲藏在树阴里……

7. 远火不救进火文言文答案

只有原文和翻译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鲁穆公让自己的儿子们有的去晋国做官,有的去楚国做官。犁鉏说:“从越国借人来救溺水的孩子,越国人虽然善于游泳,但孩子一定救活不了。失火而从海里取水来救,海水虽然很多,但火一定扑不灭了,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晋国和楚国虽然强大,但齐国离鲁国近,如果受到齐国攻击,鲁国的祸患恐怕难救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