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被遗忘的盛唐名相---张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名相---张说

今人一说起大唐名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再不也是那风度仪容天下第一的张九龄,甚至那口蜜腹剑,奸佞误国的权相李林甫也广为人知,但唐玄宗时另一个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历仕四朝而三拜宰相的张说却不如上几位名大声远,我颇为不公,今聊聊几言,说说这位张说。

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家族世居河东,说生于洛阳,历武后到玄宗,四朝为官,出镇边疆则征抚并用,一时边境肃清,入朝为官则办事练达,上下百姓皆赞。文则是大唐文坛一时之领袖,开盛唐文学气度,政论诗词皆有佳作传世。

张说出身小吏之家,少时便敏而好学,才思不凡,武周时应试以策论第一而入仕,被朝庭授任太子校书,迁左补阙。撰修《三教珠英》后迁为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后又擢任凤阁舍人。因在张昌宗诬魏元忠谋反一案中不甘受张威逼利诱,不作伪证,坚持良知为魏辩白而被流放于岭南。中宗临朝,擢张说为兵部员外郎,后迁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睿宗复位,任张说为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在谯王李重福叛乱谋逆一案中张说显示出卓越的能力,别人都久拖不决,难以定案。他接手后很快弄 *** 相,严惩主谋,其余无罪释放。睿宗龙心大悦,对其果敢练达的多办事能力深为赞赏。因而进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权斗中他不趋炎附势,为太平所馋言,被贬为尚书左丞,外放为东都留守。李隆基在安危悬于一线之时,当机立断,先发制人,一夜之间平定太平势力,张说也因功拜为中书令,封燕国公。

张说与姚崇不合,在玄宗让姚崇回京任相一事上多有风语,多方阻碍,但玄宗对姚崇的能力十分了解,,态度是坚定不移。最终任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说很是不爽,便到岐王家诉苦,被姚崇告发,,因罪贬相州刺史,充河北道按察使。后曲径以诗托故人之子,时为宰相之一的苏F,苏读诗为之涕泪,对玄宗谈起张说,认为对张说这个大功臣太严苛薄情。玄宗也有感触,迁张说为荆州长史。不久又迁任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任中为解决大唐与契丹的矛盾,加强边防多有真见良策,后确见其效。开元八年,突厥拔曳固、同罗诸部因朔方大使王密奏原突厥降户勾引突厥,进行诛杀而心中大惧,有反叛之意,张说一身孤胆英雄气概,只率二十从骑,持节去各部安抚,一场大乱被消弭于无形。开元九年,因平突厥降将康待宾之乱而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元十年(722),诏命张说为朔方节度大使,平康待宾余党庆州方渠康愿子之乱。平乱之后,张说上书玄宗要求裁军二十万,改造诸卫府兵,开元十一年张说为中书令,为宰相第一了。任内改革政制,改政事堂为中书们下,权力集中于宰相。

唐玄宗在经济繁荣,边事也是安定之下,便想以文治求千秋美名,便设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聚集文学之士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修书使总领其事。在主持书院期间,张说广纳天下才俊学士,提携后进,如韦述、张九龄、许景先、袁晖,赵冬羲、孙逖、王翰等。

张说才思敏捷,文采隽秀,著作宏富。后人收集他的诗词、文赋、表奏、碑文、墓志,总成文集30 卷。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张说只是能臣而非圣贤,美玉有瑕也是难免。张说既有宏才良策,文采风流,上佐天子定大略,下抚百官行政令,镇国家,恤百姓。论功劳说才干不愧为盛唐一名相,文坛之翘楚。但其人脾气暴戾,好骂同僚,不留情面。得罪人非少。也有受贿之污点,也难免有争权之举,以个人好恶论人用人之恶行。最后一次拜相后,也慢慢热心权势,有党同伐异之态,也最终因权斗中被宇文融,崔隐甫、李林甫等板倒,被玄宗下狱治罪,后虽念其功大老亦,复其为集贤殿学士,但再不得参政,开元十六年后的张说主要从事文史工作,开元十八年底,因病卒。

张说以一雄文而登朝堂,岂非幸运?却仕途坎坷,两度贬谪地方,三次出任宰辅。出镇为将则立功于边防,平定叛乱,安定国家,入朝辅政则政令有度,能力非凡,调任有方。文才武韬,皆为超俗之人,一代文宗,开盛唐文治之气象,领盛唐诗坛之风流。虽稍逊于房杜,却不下于姚宋,我想这是对张说最公正的评价。

一家之言,管窥之见,有不当谬误之处多望包涵。评说人物,议论事件只为个人喜欢,虽倾慕古人之风采,不朽之功业,却难行于今朝。知古以预今,读史以明事,岂是常人可以?吾自号为中州一龙,却难飞于九霄之上,云游四海,却难有啸声之处。可笑可叹。掩卷之时,独处之地,唯有神伤。后狂癫之语,各位见笑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