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好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1. 文言文好难学

文言文是古人行文的载体,和现代白话有很大差距。

它主要是言简意赅,讲究用典,押韵,排比等,要学好,首先就是要掌握一些常见词的意思,因为这些词到了现代都很少用,或这用意思也发生了变化,譬如妻子,古代是说老婆和孩子,那么现代只有老婆。其次要知道一些典故。

中国文化的魅力就是有很多典故世代流传,被广泛用到各类文字中包括现在也在用。譬如一些成语,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等。

三就是韵律,古文往往协韵,对仗平仄的采用使得文字朗朗上口,大气磅礴。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多读,多背诵一些名篇,古文观止是不错的,你可以找自己喜欢的背诵。

还有解决韵的问题,声韵启蒙不错。是从前小孩子的启蒙书。

以前的人真是伟大。四,就是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对文字的审美,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往往是含蓄,内敛,不张扬的大气,不做作的俊秀。

所以你可以去找唐诗宋词来,市面上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都很常见,找自己喜欢的读。相信你的水平会大大提高。

我想就这么多,希望你能满意。

2. 文言文好难学呀

我们在听说读写中,除了一些成语、谚语等以文言形式沿用下来外,基本上不使用文言文。这种时间差造成的语言距离形成了文言文学习的障碍,容易让人产生畏难心理。但只要方法得当,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学好文言文。

一、翻译时要注意每个字词对号入座,一 一译出,译不出来的词,了解它的句法、作用。将文言翻译为现代汉语,不能只侧重大概的意思,要落实到句中单个的字词,翻译时尽量直接翻译(哪怕不是特别流畅优美),一字对一词,对号入座,一些解释不出来的虚词应该知道它讲不出来(无意思),并非多余,它有一定的句法作用。如“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句中除掉“之所”、“也”其余都可一 一译出,为实词。“之”、“所”、“也”,为虚词,且虚化的程度也不同:“也”表示判断的标志,意念上可译为“……是……”。“之所”是文言文中固定搭配的一种方式,“所”与动词“及”组成名词短语,可译为“所到达的地方”,“所”表示“……的地方”;这句中最虚化的是“之”,它一点意思也解释不出来,但它表示一定的句法作用,即结构助词,与“所”搭配,形成一个名词短语。

二、多诵读,形成语感。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多读,多背诵。读要做到三点:1.读准字音。一般地说,读音应以现代普通话为标准,对于一些异读字(一个字有两个以上读法),要根据具体语境处理。2.读准句读(dòu)。句读,是指文词停顿的地方。3.读准语气。语言表达感 *** 彩,总是带有语气的。文言文中,词的感 *** 彩、句的构造、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和语气表达密切相关。正确处理诵读的语气,是打通作品气势、声情以及最终进入作者情境世界的关键。

读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文章。读的过程,便是体味文章意义、情味、旨趣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不断诵读中形成对语言的感觉,进一步加深理解文句的含义。

三、善于归纳,寻找规律。文言文字词及用法很固定,有很强的规律性,学习时要善于从具体的字词中总结出来,对于一个词的几种用法、一种句式特点、一类实词活用等等进行归纳,这样慢慢积累起来,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论语六则》中“而”的用法,可归纳为:1.学而实习之(而:连词,而且,表递进关系);2.人不知而不愠(而:连词,可是,表转折关系);3.敏而好学(而:连词,并且,表并列关系);4.默而识之(而:连词,地,表修饰关系);5.择其善者而从之(而:连词,从而,表顺承关系)。

3. 文言文好难学

文言文是古人行文的载体,和现代白话有很大差距。它主要是言简意赅,讲究用典,押韵,排比等,要学好,首先就是要掌握一些常见词的意思,因为这些词到了现代都很少用,或这用意思也发生了变化,譬如妻子,古代是说老婆和孩子,那么现代只有老婆。其次要知道一些典故。中国文化的魅力就是有很多典故世代流传,被广泛用到各类文字中包括现在也在用。譬如一些成语,滥竽充数,邯郸学步等。三就是韵律,古文往往协韵,对仗平仄的采用使得文字朗朗上口,大气磅礴。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多读,多背诵一些名篇,古文观止是不错的,你可以找自己喜欢的背诵。还有解决韵的问题,声韵启蒙不错。是从前小孩子的启蒙书。以前的人真是伟大。四,就是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对文字的审美,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往往是含蓄,内敛,不张扬的大气,不做作的俊秀。所以你可以去找唐诗宋词来,市面上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都很常见,找自己喜欢的读。相信你的水平会大大提高。

我想就这么多,希望你能满意

4. 【文言文《任未好学》翻译】

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籍跟老师求学,不怕困难.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可以成功呢?”任末有时靠在树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的辉映下读书,遇上没有月亮的黑夜,他便点燃麻蒿取光.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同学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1.任末:字叔本,东汉繁人(今属成都市新都县),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2.负:背.3.笈(jí):书箱.4.或:有时.5.庵:茅草小屋.[1] 6.荆:这里指荆的枝条.7.刻:划.8.缚:捆扎.9.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10.题:题写.11.其:书上的.12.悦:敬佩.13.静:“静”为通假字,通“净”.14.易:交换.15.终:死,终止.16.诫:告诫.这是他临终时对他弟子说的话.17.夫(fú):句首发语词.18.犹:如同.19.虽:即使.20.耳:罢了.21.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22.负笈不远险阻:背着书箱不认为这是万里险阻.远:认为……这23.人而不学,则何以成:人如果不去学习,凭什么成功?24.暗则/缕麻蒿/以自照:如果视线昏暗就捆麻蒿点燃它用来照明自己.25.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人要勤奋好学,虽然去世了可是精神仍在.而不好学的人,虽然还活着,只是生命活着罢了。

5. 【文言文《张溥好学》】

原文张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则三诵之,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或问:“何勤苦如此?”曰:“聊以强记耳.”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三遍,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像这样勤劳刻苦呢?”他回答说:“不过用这种方法勉强背诵罢了.”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各方来索取的人,张溥不用起草,在客人面前挥笔,马上就完成,因此张溥的名声在当时就很高.。

6. 文言文怎么学才会好

一、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

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正确断句。

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反复诵读。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

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7. 【文言文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迁怒,不贰过.” (2)“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4. 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 最佳答案 1.蚤同早 亡通无 2.[孔子](因为)[颜回的死][悲痛得][哭泣] [学生][更加][亲近](我) [学生中][谁][称得上][好学] [不会]犯同样的过错 3.(1)不将脾气发到其他人身上,不犯同样的过错 (2)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这样好学的人了. 4.不迁怒不贰过(直接)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8. 文言文王冕好学里的去什么意思

去:离开【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知.(《宋学士文集》) 【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赏析】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