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冉.阿让,一个没落圣徒的自我救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孱弱。

  苦难,其实,真的,无处不在。

一. 穷的悲鸣,堕落的天使

      法夫罗勒的树枝修剪工,冉.阿让,出生贫苦,父母双亡,性格沉静,寡言少语,25岁协助姐姐支撑家庭,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也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一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该一生温良淳朴的人,却在被寒冬包围的那一夜,用沙包似的拳头打破了玻璃橱窗,仅仅为了偷一块面包,仅仅为了姐姐的7个孩子能饱腹,他做了19年的苦役犯,从头到尾,那个监狱给他的,除了满身的伤痕和凶狠的目光外,就只剩下没有灵魂的编号“24601”。

        诚然,他是不幸的,出生在没有公道的世界,无论是在家,在社会,还是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监狱里,他依旧被践踏,被凌辱,被唾弃,更可悲的是,他无能为力。笔者认为,当一个人不得不在物质暴力面前低头的时候,当一个人不得不被罪恶洗礼的时候,他大概已经没剩下多少人性了,因为他已经被残食的所剩无几了,他那布满血丝的瞳孔里,只有对自己的厌恶和对世界的复仇,一个一贫如洗的天使,用19年的光阴,使劲地堕落,拼命地往地狱的深渊里钻,声嘶力竭的吼叫着,悲鸣着,怨气冲天着,活像一个固执又丑陋的老头。

二. 微光——曙光

      19年后,冉.阿让刑满释放,却被贴上了危险人物的标签,一时之间成了过街老鼠,旅馆拒绝他,朴实的农夫厌弃他,温暖的狗窝不容他。他流离失所,行尸走肉地游荡在大街上,显然,他还在为当年那块“面包”,付出这个社会认为他该有的“代价”。但上帝依旧是仁慈的,毫不吝啬地向他打开救赎的大门,也是在那里,他受到卞福汝主教的善待,在偷走银器餐具后,得到他们的宽容。他不断挣扎,在真和假之间搁浅,又在善和恶之间徘徊不定,可当他第二次犯罪,抢走那个男孩的钱之后,却幡然醒悟了,却反躬自省了。

   

  【是啊,总是千篇一律的故事。那些活在世上的可怜人,上帝的创造物,从此往后,无依无靠,无人指引,也无栖身之所,到处漂流,谁说的准呢,也许四分五散,各奔东西,逐渐隐没,在凄冷的迷雾中,那正是孤独命运的葬身之地,多少不幸的人,加入人类的悲惨行列,陆续消失在那幽冥之中——《悲惨世界》】

   

  诚然,冉.阿让是个可怜人,在他准备无声地消失在黑暗中,一点微光挤了进来,一缕曙光蛮横的照进他的生活,他投降了,可他也赢了,道德的良知指引他走上了正途。他靠着自己的才智发家致富,振兴当地的经济,富裕百姓的生活,化名为马德兰,连任市长,身份曝光后,救下了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女工芳汀的女儿珂赛特。

三.时代的相似

        这也许就是一个没落圣徒的自我救赎,就是一个可悲的人的一个忏悔而已。这篇小说从头到尾贯穿了不少苦难,爱和人性的主题,冉.阿让的原型是一个叫彼埃尔.莫的穷苦人民,因偷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出狱后遭人唾弃,而且,这个人的一生并没有冉.阿让那般起伏,那般幸运,更没有铜墙铁壁和过人的聪慧让他腰缠万贯,自始至终,他只不过是个平凡的,苦难的人而已。

可是,他依旧是那个动荡时代千万农民的缩影,虽然作者雨果描绘的是一个灰蒙蒙的世界,但是,他赋予冉.阿让的传奇色彩一方面暗示了对广大苦难人民的美好寄望和深切同情,一方面也在呼吁人民唯有向善才能自我救赎。

   

小说以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的起义为背景定义悲惨世界,法的不公,饥肠辘辘的人,男尊女卑,固执的婚姻观,善恶难分的人.......在今天的21世纪也许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悲剧依旧每一天都在上演,苦难的本质没有变,只是替换了不同的人而已,为了还债被逼裸贷的年轻人,为治病倾家荡产的病人,孤苦无依的留守儿童,谁不是无奈的冉.阿让?

 

  今天,在品读《悲惨世界》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被鼓励去学习冉.阿让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去歌颂他济弱扶倾,解囊相助,博施济众的仁德,却鲜少在意那些躲在黑暗中的穷苦的人,刻意的苦难在媒体前哗众取宠,黯淡的真相在舞台后默默哭泣。笔者认为最大的英雄主义主义往往靠的,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众人的团结,让圣徒不在没落,救赎的路上,不再形单影只。

每一部鸿篇巨著的背后,通常代表的是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背景,但实际上,不论那个时代多么久远,我们总能从里面找到当代社会的影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