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来英国学习已一月有余,不时听到同学们抱怨课程“枯燥乏味”、“没有真材实料”,以至于为“虚度光阴”而唏嘘不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些同学不满于英国课程的哪些方面?不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仔细揣摩一下英国的课堂就会发现它们有如下共同点:问题居多,小组合作居多,个人思考及表达的机会居多,答案呈多元化、开放式……

再回顾一下在场同学的学习经历及思维模式:我们从小到大多以“坐公交车”的模式进行学习,由老师这个司机掌控着大家的去向和车速的快慢,我们完全不用操心,只需要做一个乖乖的follower就可以了,而现在的课堂模式,犹如给你一个目的地,再给你一辆小车,由你自己决定如何达到目的地,这就让人慌了。再加上大家都已是成年人,从小养成的学习及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突然要自己寻找、挖掘解决问题的方法,犹如将一个没有经过生存能力训练的人在野外求生,“失重感”、“不安全感”、“无方向感”等多种不良的感觉扑面而来,于是就有了对此类课堂的抵触情绪及消极应对的学习状态。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思考,我逐渐理解了不分同学感到“不适”的原因。

纵观课堂,大家最为心虚的一点就是“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当然,是指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一点令课堂气氛异常尴尬,学习的人也倍感窘迫和丧气。但,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有背后的原因,对于从小接受中国教育背景学习的我们,为什么不善于提出问题?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曾经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然而,从小的学习及受教育经历中我们总是直接得到“结果”,而很少参与最为重要的“过程”,其结果是了解的“结果”越多,就对产生结果的“过程”失去探索的兴趣。

换句话说,我们既然不知道“其从哪里来”,就不会关心“其到哪里去”。

久而久之,我们已经习惯了去了解答案,而忽视了问题才是智力的发动机,它将好奇心转变成可控的探询,它是创新的灯塔。

一、应试教育害死“好奇之猫”

记得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个视频:一幼儿园老师在给孩子们上数学课,当问到“树上一共有10只鸟,被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的问题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求证其丰富的想象:有人猜鸟中是否有听力障碍、智力障碍;有人猜10只鸟是否存在家族成员关系……几乎每个孩子都举起了手表达了自己的猜测和想象,视频内容显示老师对学生的提问极不耐烦并给与消极应对的情绪回应,而镜头的另一端可以看到每个举手提问的孩子其大脑中的想象力和思考力都在闪闪发光,随着故事的推进,你会发现本是“喜剧”基调的剧情逐渐引发了大家对教育方式的批判和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够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或者说,孩子们到底需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得到成长。

回归现实,尽管当今考试制度在不断变革,且有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态势,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漫长的历史才能“瓜熟蒂落”,目前的考试制度仍以应试为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及学习方式仍以“背诵和记忆”居多,课堂多采取“老师中心”模式,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而鲜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由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可以看出学习者一直在从事最底阶段的记忆式学习,而其分析、创新、综合应用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

二、谨防“学会提问”两大陷阱

1.别让“了解“成为”思考“的绊脚石

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曾说过:专家因为了解而停止思考,如果你了解了,你可能也就没有了提问的理由。然而,如果不提问,你就只能依赖专家的知识。而他们的知识必定是有局限性的,可能还过时了,也有可能完全错误。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教育中让学生直接了解知识的原理或获取理论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终止了学生的思考。由此可以看出,当学生想获取知识的原理或某一结果时,老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搭建思考和探索的平台,让学生亲自完成探索过程,得到属于自己的结果。

2.葆有“无知”心态,助力探索发现

能引发我们探询的驱动力之一便是,我们意识到自己对某些事物一无所知。费尔斯坦在他的《无知:如何驱动科学》一书中指出,科学发现的关键之一便是,科学家愿意拥抱无知,愿意用问题作为指引以获得新发现。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及这个世界上的大发现家“,对此我深表认同。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极其善于发问,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浓浓的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善于观察,他们思维活跃,他们灵光频现,他们乐此不疲。可叹的是当我们逐渐长大,人生最宝贵的东西也随之消失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难道这和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无关吗?

三、“学会提问”需要前提

1.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是建立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提出问题就是一种质疑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自古以来,“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及生命智慧的金钥匙。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在我看来,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天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欲望,只要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被破坏,孩子就会一直保持质疑的源动力,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给与儿童充分的尊重和鼓励,若还能够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为其搭建更多的发展平台,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2.批判性思维

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质疑和求证的能力,进行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不会轻易接受既有结论,而是会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评估问题的深度、广度以及逻辑性,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批判性思维对于信息的接收和甄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导致轻信和盲从,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乌合之众”,对其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呢?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经典,与名人大咖对话,与人类宝贵的思想及智慧进行碰撞,让孩子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其次, 加强逻辑训练,明确常见的逻辑谬误 。我们常说“摆事实,讲道理”,即从事实中推导出观点,但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得出的结论却可能大相径庭,因为他们的论证逻辑存在差异。

第三,养成交叉、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任何一项事物都要从其正、反两面去看待,思考各方利弊,继而懂得权衡。同时也要从相关联的事物中寻找交叉关系,有交叉、有对比,这样去看待问题就会全面、客观、准确得多了。

3.思考力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叫做:你的深度思考力是如何一步步退化的,文章有讲到美国的一些大佬一起探讨关于如何解决全球化,因为全球化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那么要如何化解80%的人和20%人之间的冲突,当时的美国高级智囊布热津斯基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给他们塞上一个奶嘴。让他们慢慢丧失热情,和思考的能力。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的确有很多人的思考力正在逐渐的消退。其有几个典型的特征:喜欢听故事、情绪化、靠直觉 、靠经验。针对以上情况,培养思考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追溯原因链条;追溯证据来源可靠性;追溯历史过程。

4.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想象力也是综合智力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有良好的阅读基础;给与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充分相信、信任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自己动手参与科学实验……

四、“学会提问”的技巧及训练范式

有了良好的积淀和基础,如何学会做一个提问者呢?

《绝佳提问》这本书的作者沃伦·贝格尔指出:只有掌握提问的无穷力量,才能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作者还研究了上百位领导、企业家和创新思考者,进而提出了一套具有指导性的探询系统,该系统由“为什么——如果——怎样”三个阶段组成,从而最终找到强有力的答案。

现在,我们不妨也套用一下书中的思维精华,why /if/how

1.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OR这件事为什么很重要?

2.如果把这件事做的更好更有效果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3.为解决这些问题,我需要做出什么努力和改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可以将提出问题的步骤概括为:提出问题前——事前,必须要自己尝试查找答案;提出问题中——事中,找正确的人或是正确的地方;提出问题后——事后,一定要注意对答案的吸收和内化。

在书中,费尔斯坦还写道:“一个好问题能激发出不同层面的答案,能鼓舞人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去搜寻解决方案,能衍生出全新的研究领域,还能让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发生改变。而答案却在终结这一切。”答案一般是在问题提出之后,有针对性、有固定轨迹的寻求和验证,人们的思考领域相对被限定或制约,而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人们更广更深甚至更多角度的思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好的问题其产生的价值要比答案大的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