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生平简介

不要从百度百科上面复制下来的!!!我需要简短的语句因为需要做PPT!谢谢TUT非常紧急的,期末考试需要用到。

第1个回答  2008-01-01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出生地历来是个迷。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在中亚碎叶一带。但经过众多学者最新考证,同时也根据李白的某些诗句来判断,李白出生于河南洛阳,他15岁以前都是在洛阳度过的,但他15岁时因与别人打架产生了很大的矛盾,15岁后才迁移到了四川。
李白15岁随后到长安过2次,到洛阳过4次。所以说李白和洛阳有着很深的情缘。
5月31日洛阳电视台4套20:00《探索发现》播出。
洛水秋色再无双,
已无京师烟花香.
倦居客地强颜笑,
留叹白马梦中央.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登洛阳故城
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 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 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 犹自吹笙醉碧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猛虎行
内容: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肠断非关陇头水,
泪下不为雍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颠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一输一失关下兵,
朝降夕叛幽蓟城。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
来投漂母作主人。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宝书玉剑挂高阁,
金鞍骏马散故人。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楚人每道张旭奇,
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溧阳酒楼三月春,
杨花茫茫愁杀人。胡雏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我从此去钓东海,
得鱼笑寄情相亲。

洛阳女儿行
时年十六,一作十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同崔傅答贤弟
王维

洛阳才子姑苏客, 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 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 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 对舞前溪歌白紵.

曲几书留小史家, 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 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 遥想风流第一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芙蓉楼送辛渐

陈子昂的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张说的“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此地春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曹植《名都赋》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曹植《送应氏》
洛浦有宓妃,飘摇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李白《感兴八首》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梁武帝时乐府
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荣生兰蕙草,春入凤凰楼。--薛惑《进船于洛水》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阳闻笛》
步登北邙阪,踟蹰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郑世翼《登北邙还至京洛》
生在兵祸中,不知太平欢。今还洛阳中,感此云苦酸...--韦应物《广德中洛阳作》
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刘禹锡《醉答乐天》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宋之问于龙门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张继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元参军》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李白《洛阳陌
第2个回答  2012-03-09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盛唐大诗人。祖居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其祖先在隋朝炀帝时因罪被流放至中亚碎叶(今前苏联境内的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即降生于此。他在约五岁时,跟随父亲迁居四川,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镇。“青莲居士”即由此而来。

李白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李白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一方面源于家世,另一方面源于从小接触过不少文化典籍,李白的思想比较复杂,兼有儒、道、游侠、纵横家的成分,而以儒、道为主,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答孟少府移文书》)。但以李白的性格,他并不想参加科举,而是隐逸于世,广为交游,希冀走一条“终南捷径”之路,名动京师,待朝廷征辟。李白甚仰慕姜尚、范蠡、鲁仲连、张良、谢安等人的风骨,期为帝王之师,以建奇功,后便功成身退。

就李白的这一思想来看,为典型盛唐之产物。对此,在近一千年后,诗人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然而,正当其要有所为的时候,开元盛世已经过去,朝廷日趋腐化,社会酝酿着新的危机。欲望极奢,而实现的希望却极渺茫,因此他对自己遭到打击的感受也加倍地沉重。而每当遇到挫折和不平,他都爆发出强烈的愤慨,他对当时秩序的大胆批判和否定,往往有排山倒海之势。然而愤慨之余,又常想用隐居求仙、狂饮颓废来暂时解脱精神的痛苦,可见道家之批判现实与隐逸思想对其影响之深。李白就是这样在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的激烈思想斗争中度过了他的不平凡的一生。

李白一生经历可分为四个时期。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10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他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下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本家叔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凄然死去。
第3个回答  2020-03-17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

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游历全国各地,思想相对乐观,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诗词歌赋,并且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李白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并不是一直是美好的,李白和杜甫一样经历了唐朝有声转衰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在这场动乱中,作为有抱负一直不得志的李白看到了转折点,在安史之乱时并没有避世,而是选择了入世,在当时的安史之乱中追随永王,并且作为永王的幕僚受到很大的重视。

扩展资料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
第4个回答  2019-03-10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新唐书》中记载,李白凉武昭王李暠九世之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第5个回答  2019-03-16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

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游历全国各地,思想相对乐观,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诗词歌赋,并且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李白的简介比如生平做过什么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出生于701年2月8日,逝世于762年12月,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才华卓越,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然而,为了与杜甫和李商隐、杜牧区分开来,人们又将李白和杜甫称为“大...

李白的人生经历概括
人物生平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李白先世曾迁居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后其父逃归于蜀,定居绵州昌隆县青莲乡,李白即出生于此。祖籍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其家世、家族皆不详。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

唐诗代表人物生平简介: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生平简介:早年天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出生于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祖籍甘肃天水。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自幼聪慧,五岁便能诵六甲。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故乡,踏上远游的征途。他游历了成都、峨眉山、渝...

诗仙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他生于701年,逝于762年,其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作品风格豪放,想象丰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1. 李白思想多元,集诗人、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深受儒家、道家及游侠思想的影响。2. 他的诗作遍游全国,心态乐观...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701年,死于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身份与称号: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李商隐、杜牧的“小李杜”相区别,他与杜甫又被合称“大李杜”。性格特点:李白性格爽朗大方,热爱饮酒作诗,喜欢结交朋友。文学成就:他的...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诗仙李白生平经历了哪些历史事件?
诗仙李白生平经历的历史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早年求学与隐居:李白出生于长安元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神龙元年,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开始发蒙读书。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接受道家思想影响。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增长阅历与见识。进长安与...

李白生平概括200字
李白生平概括200字如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

诗仙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游历全国各地,思想相对乐观,...

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李白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

诗仙李白生平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待考证),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