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前身的方腊叛乱,水浒中还有哪些真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2

就如小说中所言,被招安之后的梁山军,那是所向披靡,在征方腊之前,先打悍匪王庆,后打悍匪田虎,之后又打大宋死敌辽国,全部都是未折一将满员归列。只有面对方腊之后,才晓得痛苦,梁山108将,因方腊这个最大的反动头子而死的就有60多人。

在巨大的牺牲之下,换来胜利,方腊最终被独臂的武松擒获。

说到宋代,其实大家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农民起义众多,其实这就是文学作品宣传的结果,历史总有三种形象,第一正式记录,第二民间传说,第三文学演绎,

而北宋就是被文学演绎成的弱宋,北宋农民起义基本不成规模。

方腊,看上去名头响亮,其实也就闹事了半年而已,然后就灰飞烟灭了。

而生擒方腊的人,大家也耳熟能详,就是中兴四大名将之一的韩世忠,当然他当时还是小喽喽,只是这个事情让他开始声名鹊起。

方腊起义,其实和太平道黄巾起义,满清太平天国起义类似,都是以宗教信仰为突破口。

而他们依托的宗教也很有名,称呼为摩尼教,还有个称呼叫做拜火教,倚天屠龙记中又有个称呼“明教”对就是张无忌当教主那个教派。

而方腊就是宋代的“明教-摩尼教”教主。

北宋到徽宗朝,无疑是进入繁华背后的贫穷,宋徽宗为了自己的爱好,而在全国大肆收集花岗石,造成民怨沸腾,方腊就借着这样的机会应运而生。

宣和二年(1120元)十月,方腊教众起义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主要参与者,就是江浙地区的农民。

他们的战斗口号也很有意思“明尊降世,推翻宋朝”所谓明尊,就是方腊自己。

而所有的参与者,毫无疑问,都是狂信徒和西方十字军的信仰战争类似。只不过战斗力那就呵呵呵了。

一般有宗教加持的农民军,战斗力都还不错,比如白莲教说刀枪不入,义和团说,刀枪不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死后往生。

也不知道这样的传统哪来的,中国人本来就没信仰,居然会信这样的玩意。

一开始方腊的起义军那是顺风顺水,席卷浙江,也招呼无数人云集响应,随后在息坑大败宋军,杀宋将蔡遵,11月占青溪,12月占睦,歙二州,克衢州,占新城、夺桐庐、富阳兵锋直指杭州。短短2个月时间,方腊所部急剧膨胀,兵力高达20万人。

而和方腊军作战的不过是北宋地方的湘军还有城防部队,那战斗力比城管都不如,就别提打仗了。一触即溃说的就是他们。

方腊大军,所过之处,湘军还有城防部队,几乎是闻风而逃,抵抗是一点也没有。

于是乎,人间天堂杭州被方腊军占领。

可惜在攻下杭州之后,方腊犯下错误,那就是失去民心,他居然纵容下属,杀烧抢掠,持续七天的抢劫行为,让方腊军赚得无数钱财,也失去民心。

而这个时候的北宋政府,开始正视方腊义军的威胁,特别是宋徽宗,下罪己诏,并取消施行多年的花岗岩政策,无疑让北宋挽回人心。

此消彼长之下,民心不再属于方腊。

而这个时候的方腊军在干什么?他们没有及时北上继续进攻宋朝腹地,而是南下占领江浙和广西富庶之地,目的还是抢劫。

由此可见,这方腊作为农民军领袖还是不如朱元璋有长远眼光,是一个和李自成类似的人物,但是明末不是宋代。

北宋朝廷的大军随后就到了,著名的大奸臣童贯(其实他不算大奸臣,还是个名将)率领15万精锐禁军南下,扑灭起义军。于方腊决战。

面对正规军的方腊义军,完全失去以为的骁勇善战,反而成为一群乌合之众。

南京,杭州接连失手,死伤惨重。

最后连战连败,直到4月宋军攻破方腊军大本营青溪县。

就此,方腊起义失败,持续时间,从1120年10月直到1121年4月。

农民起义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农民,而方腊的失败无疑是背弃了人民。

在杭州城的烧杀抢掠,让他人心尽失,最后的结局不过是命中注定。

这场起义,在我看来其实和李自成类似,都是没有阶级目的,没有政治纲领,以私立为目的的起义。

结局不同的原因不过是,明末情况和北宋不同。

北宋至少不担心饿死,而明末,是会饿死人的。

人性的丑恶,只有在生死存亡那一刻才会无底线放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