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孝经》学习第59天·事君章第十七之一

【原文】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白话】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想看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看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以君臣关系才能够相互亲敬。

【思考之一】为什么要承事君主?如何承事“君主”?

《孝经》是讲孝道的,讲怎样承事、侍奉父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讲如何承事君主呢?

儒家所讲的核心道德是“仁”。面对不同的对象,仁有不同的名称——对父母叫做孝、对兄弟叫做悌、对君主领导叫做忠、对朋友叫做信。换言之,孝悌忠信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所指向的却是同一样东西——“仁”,所以孝道所修的根本实质还是仁德。对父母的爱,是仁德的开始。如果一个人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爱的话,说爱其他的人,那是不可能的,是假的。《孝经·圣治章》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可是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爱自己的父母,而不爱其他人,那样的仁德也是不彻底不充分不圆满的。孔子孟子都说“仁者爱人”,最大的仁德是爱一切人。所以,要把对父母的爱不断地扩充,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家庭扩充到社会、扩充到天下所有人,这就是“家国天下”的情怀。

《孝经》着眼于孝的本质——仁,来谈孝道,讲的实际是充满了家国天下情怀的大孝。所以开宗明义章就说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道从承事父母开始,逐渐扩充至国家、天下的层面,就必然涉及到事君。既然“仁者爱人”,那么君主也是人,当然要以仁心待之,更重要的是君主的职责是为国家、为天下的大众谋利益,所以通过承事君主,可以涵养、落实自己对天下人的大爱。当这种大爱圆满,就可以与“天地参”的仁德之身才算最终挺立起来。可见,事君是圆满仁德必须的环节,讲孝道就不能不讲事君之道。

那么,怎样通过承事君主呢?我们看“事君章”是怎么说的。“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事君之道,涉及到君、臣两个方面,所以为臣者为下属者承事君主、俸事领导的时候,就要从自己和他人两个角度着眼。对自己,要做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进是上朝,“进思尽忠”上朝的时候或上班的时候,要一心一意想着怎样忠于职守,把工作做好;退是退朝,“退思补过”,就是退朝后或者下班后,要反省一下自己,工作中有哪些疏漏、错误,以便及时纠正改过,这是对己。那么,对他、对待君主、对待领导呢?则要“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君主、领导做得对的,就要顺着领导,积极促成美事;君主、领导做得不对的,就要想办法匡正、补救,避免或减少损失。为人臣的,就是这样实实在在地替君主和领导着想,付出自己对上级的关爱。这种关爱,是一种大爱,是要辅佐君主把利国利民的事业做成功,成为内圣外王的明君圣主。

【思考之二】如果领导对我的忠信和关爱不买账,怎么办?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成色是不是纯正、到位啊?如果我对领导、君主的关爱不是发乎至诚,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么领导反映淡漠也就不足为怪了。那还是要从涵养自己的仁德入手,一如既往地尽忠尽责。这样假以时日,领导一定会被感化。即便领导不能被我感化,但我尽到了做臣属应尽的本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能够上下相亲的领导也一定会在自己的生命中出现。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