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的访谈记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记者:从当年您与匡亚明先生携手组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到现在,这本教材已出到了第八版,其间哪些信念是你们一直坚守的,又有哪些在实践当中经过了调整?
徐中玉:我想先简单地回顾一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情况。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建国初在我国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大学语文课程随即不再开设,并从此中断了三十年。正常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人文教育几乎成为一片荒漠,教训极其惨痛和深刻!
针对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状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共同倡议,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经教育领导部门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重新开设。自此之后,全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逐年增加,逐渐蔚然成风。
我们发起组织部分全国高校专家、学者,一起来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二十多年间已经出到了第八版。这些年来,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但我们一直坚持以精选我国丰富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为主,择优选入教材,作为感悟、熏陶、启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材料,这样做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们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品德,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无论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还是在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大学语文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巨大、深刻的意义。
记者:我们发现,《大学语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被赶超的领跑者,很多同类教材,甚至是一些不成系统的边缘性读物,都在高呼取代《大学语文》,大家都清楚这中间有商业竞争与商业炒作的因素,您对此怎样评价?
徐中玉: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必须把重点放在讲好文学精品本身上,经过教师引导和课堂讨论,把作品讲活、讲透,使学生把握到其中所蕴涵着的人文精神实质,不是一味讲字、词、句、篇,而忽视了整体把握。不是在大学语文课中来学习文学史、文化知识,把它变成又一个思想课、观念课。坦率地讲,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可以说大多数教师还待转变观念,改变教法,还得认真、负责,自己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有些人似乎认为大学语文最易教了,什么人都能教得好。这完全是外行话。对此我自己也要重新学习,决不敢轻薄为文,夸口妄谈。
大约在1900年以后,全国出现了纷纷编写和出版大学语文教材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几十种之多,打破了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单一状况,形成了多元互补、相互竞争的局面,给各类不同的高校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材提供了可能。这其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例如粗制滥造,照抄他人框架,改头换面一下就大模大样用来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等等,应予辨别。有些情况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自觉杜绝。比如,前不久某报采访了一位正在新编一种大学语文教材的负责人,他竟说这本还未编出的东西,已可预言将能一统天下,学术工作者怎能如此信口开河,如此自我炒作呢!一些人文类的读物,对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是有益的,但是否宜作教材,应据实际效果,不是靠商业炒作、靠自我吹嘘就能做到的。人们欢迎正当光明的竞争,应共同为提高教材的质量而努力。高校教材不会定于一尊,这是必然之理。我们一向赞同教材应郑重编写,各具特色,不断提高质量,这才是教材建设的正途。
记者: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很痛心,在一些大学中,大学语文课程日趋被边缘化,我们的母语教育正在受到伤害。您如何评价这种现状?
徐中玉: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提倡,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中,仍处在边缘状态,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大学语文》还没有被明确定为公共必修课,可开可不开,开多少算多少。教学时间未规定,教师缺乏编制上的保证。在一些高校《大学浯文》是否开课,时常决定于校系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不仅各校情况不一,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开或不开,课时多少,是否继续开设,也很不稳定,很不平衡。近年受到市场经济兴起后消费主义的严重冲击,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道德薄弱,整个社会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并以此来衡量、判断事物的价值,有些人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有一些高校院系要压缩、停开课程,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大学语文。高校一般均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等的教育,本国语文教育似已可有可无。大学毕业时,外语是否达标,有考查办法,对母语是否达标,却没被看成问题。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切宜考虑解决。全国自学考试将大学语文作为必考课程,而有些全日制高校却将大学语文停开或仅仅作为选修课,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令人忧虑。
我知道很多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的大学生,除主修某一学科外,几乎有一半学分是靠随意去选修人文、社会或自然方面的课程获得的,各种专家、专书、专题的课程有很大的吸引力。每个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就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 《红楼梦》中留下这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简意赅,深刻中肯。仅有一些知识和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人文品行更重要。每个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同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怎么行,就非得从接受人类优秀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这一根本做起不可,因此,这种学习乃是一辈子的事。对本国语文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以上方面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的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辈子有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决不可忽视、削弱。愿有更多同行,专家们,一道来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关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