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的诗句和名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6

1.关于‘仁’的语录和名言

仁 rén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1.同情友爱:仁心,仁义至尽 2.果核的最近部分:杏仁儿. 不仁:(1)不仁慈,无仁德如不仁不义 (2)手足痿痹,为能运动:麻木不仁,四体不仁. 3.人、仁 “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仁固可作‘仁义’解,也可作人解。

我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话作本论,《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观过斯知仁矣’、‘井有仁焉’,这些仁字,都应作“人”解。

而一般学者以其字之为仁,多曲为之解,求其说,而不得要领。故上例我以‘仁’字应作“人”解。

否则,‘井有仁焉’,作仁义之‘仁’解,难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为旁证,可知人、仁同义。

例如《礼记表记》说,人也谓施以人以忠恩也。人与仁同义……《论语》所谓‘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即本此义。

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关系密切。把仁字均解为‘仁义’,难以自圆其说、令人信服”(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46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4. 仁,就是二个人字,从这个字的形我们看到了这个意思。

那为什么这样写这个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将害我。”

的简写。这句话中两次使用二人组合。

所以就是仁的意思了。仁是道的一种。

[编辑本段]儒家学派核心——“仁”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人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

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

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

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

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

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与仁政学说及重视人权,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理论相联系,从政治治理的实践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儒家重视民生,主张满足人们求生。

2.关于仁的名人名言

答:关于仁的名人名言

1、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2、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3、大慈大悲的人不会失掉什么。

4、你可曾想到,失去了爱,你的生活就离开了轨道。

5、爱,可以创造奇迹。乔迈被摧毁的爱,一旦重新修建好,就比原来更宏伟,更美,更顽强。

6、管理一个家庭的麻烦,并不少于治理一个国家。

7、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

8、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9、避免做坏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做好事,因为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企图不做任何事。

10、帮自己的忙,帮到后来,只忙了自己,这是常常要遇到的。

11、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12、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13、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14、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

15、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16、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17、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18、仁慈是最受人欢迎的。

19、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20、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3.五到十句关于仁孝的名言,诗句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 《鲁连子》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4.关于仁义的诗句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赵岐注:“有仁认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矣.”

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5.孔子关于"仁"的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关于仁的名言

●不必要求我仁慈,只需把我当作仁慈要求我去行动(朱尔·勒纳尔)

●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艾迪生)

●仁慈必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而决不能取代正义(亨·乔治)

●仁慈是最受人欢迎的(西塞罗 )

●对好人仁慈比对富人仁慈更有益(西塞罗)

●留下应该除掉的人的命,是最不仁慈的(爱默生)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毛泽东)

●慈悲永存,容易变(英国)

●众生扰扰,其苦无量,我要成为天,成为地,成为旱天的雨,成为漂渡者的筏,饥饿者的食,干渴者的水,寒冷者的衣裳,炎

热者的凉风,成为疾病者的医生,黑暗中的灯光(佛经)

●仁者,爱人〈论语〉

●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

●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宋·张载)

●仁也以博爱为本(清·康有为)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

●择不食之地而葬〈礼记〉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人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则先从别人开始(狄更生)

●在一分仁爱之下隐藏着九分自私(赫·斯宾塞)

●仁者义之本也〈礼记〉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唐·韩愈)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汉·董仲舒)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我宝(清·张映斗)

●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不渝(唐·吴兢)

●幸人之灾,不仁;背人之施,不义(明·冯梦龙)

●仁义者,治之本也〈淮南子〉

●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水浒传〉

●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艺文类聚〉

●真正的慈善是神灵培植的作物(威·柯珀)

●慈善也即是给予人们的爱比他们应得到的要多(儒贝尔)

●慈善是阳光,美德在它的沐浴下成长(英国)

●真正的慈善能明察秋毫,哪里需要行善它一看就知道(托·布朗)

●大慈大悲的人不会失掉什么(欧洲)

●慈善是心灵的,而不是手的美德(阿狄生)

●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7.现代作家关于仁的名言

关于仁的名言;仁人无敌于天下;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求在我者,仁义礼智;求在外者,富贵利达;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博爱之谓仁;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禽兽有知而无义关于仁的名言仁人无敌于天下。

——《孟子·尽心下》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公灵公》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三》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庄子·天地》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刘 安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

——韩 婴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颜子推求在我者,仁义礼智;求在外者,富贵利达。

——胡达源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 ——胡达源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

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刘 昼博爱之谓仁。

——韩 愈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吕氏春秋》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荀 子》一个人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使有公众的支持,心灵也不可能得到安宁。高尚者无论走到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宁以义死,不敬幸生,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智人不诈,仁人不党。 ——《国语·晋语六》仁者荣,不仁者辱。

——《孟 子》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书》去不仁则仁存。

——程颢、程颐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陆 贾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叔本华 良知:一种细微的,平静的声音,它让少数派坦白。仁者必有勇,诛暴必用武。

——章太炎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

——张映斗仁者无敌于天下。 ——《孟子》求仁而得仁,宁怨填沟壑。

——文于祥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鲁连子》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 安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 雄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明史》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 轼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

——章太炎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 莹仁以为己任。

——《论语》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 ——谭嗣同君子之,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

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梁章钜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行大义然后可选自:励志名言网lzmyw。

8.有关仁义的古人名言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战国·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

译文: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春秋·老子《道德经》

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3、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唐代·王建《赠王侍御》

译文:有德行的人怀抱仁义,就不惧天地倾覆。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可是陈涉一个人首倡起义,秦王朝的七代宗庙就被毁坏,连秦王子婴也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的人所讥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攻取天下和后来防守天下的形势是不同的啊。

5、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唐代·韩愈《原道》

译文: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