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200字左右论文

焦点访谈200字左右论文

第1个回答  2016-02-18
一、《焦点访谈》的“技术治理”本质
《焦点访谈》中“大快人心”的节目样式,往往正是
揭露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官员的弊政、劣行。虽然这对先
它之前播出的《新闻联播》中的某些内容产生了一定的结
构效果,但决策者依然承担了这一点,并且通过规定比
例、“命题作文”的形式加以弥补。
于是,《焦点访谈》在“用事实说话”的过程中,被
中央政府通过嘉奖、领导题词、特许令等形式吸纳了,成
为“说话”的“御史”、“言官”、“钦差”这一“新型的
行政治理技术手段”。正是这样的隐性身份,根本保证了
《焦点访谈》等在地方政府、官员中的威慑力和生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一样,本
身就是中央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
“技术治理手段”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焦点访谈
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发体制内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其间一些节目给人题材“焦点”不热或是分析戛然而止,或是
方式简单粗暴的感觉了。内部的有识之士都直言不讳:
“《焦点访谈》———只有污点,没有焦点;只有名栏目,没
有名记者;只有政策思维,没有媒介立场;只重社会责
任,鲜见专业理想。”
许多研究也注意到了《焦点访谈》无“焦点”的缺
陷。有研究者对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7月31日共
122期《焦点访谈》节目作内容分析后,总结出以下叙事
模式:百姓利益受损→记者调查取证→上级领导惩罚非法
行动、执法者出面→百姓利益得到补偿→对其他非法行动
(主体)形成威慑、询唤(达到稳定政治的功效)。
这一模式传达的理念是:“最高决策层总是很英明
的,其执政不但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合理性;在执政过程
中出现差错、干了坏事的总是位于基层的领导干部;之所
以涌现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关键就在于上面的政策在下
面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关键就在于中间执行层在具体操
作时,或是未能深入理解、领悟上层的精神政策而在执政
时出现了偏差,或是个人私欲膨胀、贪污腐败而导致权力
的滥用……”这样一来,《焦点访谈》在报道弱势群体的
利益被损害之时,毫无例外地只一味陈述事实,而从不去
涉及当事人的权利意识,更不去引发当事人的深层次的社
会怀疑,而在报道与弱势群体冲突的另一方或者腐败时则
又毫无例外地强调道德、能力的背景,却避而不谈他们与
权力机制之间的关系,从而,巧妙地将权力机制置于批评
的锋芒之外……对于制度性存在的关注乃至质疑则从未有
过更绝不允许,除非权利核心已经宣布要予以改革。
二、《焦点访谈》缺乏独立性的场域特征
我们以一个个案来说明《焦点访谈》场域的本质逻
辑。
1998年11月12日在《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的
《粮食“满仓”的真相》,是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当年
第四季度金奖,并荣获199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著名节目,至今依然在许多高校的新
闻院系作为范例讲解。节目讲述的是1998年5月22日,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就粮食购销
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南陵县峨岭粮站,朱总理
看到粮食满仓的情景,而据当地群众来信反映,粮食“满
仓”是个假象。
《焦点访谈》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得知,该粮站在总理
前来调查研究时,弄虚作假,从其他粮站调粮装满粮库,
调来的粮食竟占总库存的一半以上。记者通过进一步采访
发现,从别处调粮的真正原因是南陵县的粮食收购单位不
按国家的规定来收购粮食,而是以库容不足、粮食水分过
重为借口,对农民交售的余粮进行限量收购、压级压价、
代扣代缴,服务质量也不如人意。因此,农民只好把余粮
卖给散布在全县各地的个体大米加工厂。据统计,全县有
1/3的粮食被这些未经批准、私自收购农民余粮的个体大米加工厂收走了,国有粮站粮仓装不满,就只好在总理面
前弄虚作假,临时调粮充库了。“本片采编完后,朱镕基
总理详细了解了这件事的经过,他支持对这种弄虚作假、
破坏党风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节目在《焦点访谈》中播
出后反响很大。对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粮食流
通领域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性报
道。
但作为朱镕基总理主政期间诸项改革中最引起争议的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复杂性远不止此。比如粮食水分问
题,粮库由于要长期贮存必须烘干,这将使成本大幅度增
加,而个体企业则收购后马上加工,没有烘干环节而成本
低了不少。这样在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粮库收得越多,
亏得越多。更大的问题是,“老粮、老库、老人”三大负
担,压得各个粮库喘不上气,而中央要求的地方政府财政
支持和妥善处理的人员安置、老库维修,由于数额巨大使
许多地方政府难以承受没有落实,结果最终板子又都打到
了粮库负责人的头上。试想在中国对上负责的官员体系
下,如果不是压力巨大,又有几个科级干部敢当面欺骗国
家总理?
畸形场域下新闻信息简单化、片面化的处理,导致许
多“成功”舆论监督的背后,都有对“人文关怀”口号的
反讽和当事人的愤愤难平。
因此,作为一个结论,虽然《焦点访谈》一直以来作
为电视新闻的荣誉代表,但其场域逻辑依然不具备新闻场
域的独立逻辑,那些“用事实说(的)话”,背后始终站
着另外一个场域。而自身缺乏独立场域逻辑的结果,不仅
导致了内容构成的浅薄,也伤及场域内部行动者的性情。
仍以《粮食“满仓”的真相》为例,其采写记者在其博客
中写道:
“我1998年7月刚到焦点访谈的时候,央视新闻评论
部主任召集我们开会,教导我们说:‘焦点访谈的记者名
气很大,节目影响也很大,有人说焦点访谈的记者就是中
央的钦差,但你们给我记住,你们其实不过是一个做节目
的人。’这话当时对我简直是一种震撼!那时,我可是怀
着为民请命、为改变中国现状鼓与呼的一腔热血来到焦点
访谈的。没想到,央视却并不要求自己的记者有如此高尚
的抱负,而只要求我们作一个做节目的人!
几年下来,焦点访谈的经历却让我改变了很多年轻时
候的幼稚。的确,我们这样的打工记者算什么呢?不过就
是一个靠做节目拿钱过日子的人。……”
在网上记者博客、论坛中,类似的无奈甚至悲凉的感
受随手可及。“新闻理想,一个远去的背影”、“我是弱
者,因为我是记者”、“有的时候真触及不了,你无法触
及,你就觉得后面有一个大大的手在阻止你进入这样的一
个状态。这当然是现状了,特别是做批评报道的时候,任
何记者都是这样的。”
久而久之,这样的性情系统催生了以下习惯:一部分
人在接触选题之初,就开始做“能否播出”的判断,直至
对舆论监督选题敬而远之;一部分人采用“即然不能战胜
它,就加入它”的策略,利用制度缝隙做“掮客”,孳生
了大量媒体腐败的寻租行为;还有一部分人则深感束缚过
多,与自己入行的期望不符,干脆改行;只有很少的一部
分人能够长时间地坚守,采取变通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
新闻理想。这样职业图景,对于一个需要巨大激情和责任
的职业,又意味着什么?
三、《焦点访谈》的意义和将来
回顾《焦点访谈》创立以来的15年,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政治沟通的单向沟通格局:依靠
大众传媒、官方文件、工作组这三种严密的组织系统来完
成。其中,大众传媒除了依托如《新闻联播》这样的主要
管道进行宣传、动员之外,还承担着采写内参的任务,比
如新华社编写、按照密级和阅读范围分层的《红头内参》、
《内参编辑》、《国内动态清样》、《清样附阅》、《国际参
考》、《参考资料》、《报道参考》、《大内参》等。“秘
密沟通”体制,虽然也可以得到一部分自下而上的信息,
但实际上营造了一个内外有别的“信息金字塔”。
《焦点访谈》作为国人提供政治沟通自下而上的信息
管道,也许是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表象下更动人的存在
意义。从这一点上说,《焦点访谈》堪当上个世纪九十年
代初新闻改革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的标志,但当《焦点访
谈》面对平均每天500多个热线电话,1000多封电子邮
件、500多条手机短信、300多封来信时,这样一事一报
式的“舆论监督”,难免要生杯水车薪之叹了。
目前,《焦点访谈》自身也在酝酿着调整,如一种呼
声是将“下一个十年”的目标锁定在公共新闻上,认同美
国北卡莱罗那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梅耶(philip
Meyer)的六个对“公共新闻”的界定:公共新闻要重新
树立公共意识,让大家关心公共生活;新闻媒体应该对那
些重要的公共问题关注时间长一点,不能总是从报道一事
很快转向另一事;不能仅仅关注事件本身的报道,还要帮
助公众看到事实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的要源;不要只关注
极端,关注反常;对有关政治争论的报道,应该重视争论
的内容而不是热闹的技巧;要培养公众的思考能力。但
是,这种取向本身,又要面临业务上的难度:需要做大量
的公共舆论研究,以准确把握公众的观点和需要;还要考
虑如何有效拓展报道的深度,触及事件的深层社会成因;
同时,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与社会调查成本谁来支付也是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显然,如果不首先完成对场域结构
的根本调整,那么,《焦点访谈》监督乏力的局面将会一
直延续下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