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4-22
变法啊
第2个回答  2011-04-10
王安石是仁宗朝进士,仁宗时在多地方做州县官,亲历了仁宗朝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新政虽最终失败,却让王安石产生了变法的坚定政治立场,并从中吸取了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仁宗朝,保守势力极其强大,王安石因其政治立场没有得到重用,便潜心教学,著书立说。他虽仕途不利,却名声日隆。
英宗崩,年幼的神宗皇帝以弱冠之龄从其父手中手中接过了积贫积弱的大宋朝。其外,北方的契丹,西北的党项两族正磨刀霍霍,想要在两代皇帝交接时从中原皇朝那里占一些便宜。其内,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已逝,文彦博、富弼、韩琦亦老,韩维、韩绛、宗泽羽翼未丰,不堪其用。
神宗皇帝方知,变法不得不行。神宗皇帝为皇太子时,对王安石便有所耳闻,钦慕非常。此外,王安石,名声卓著,“负天下之望三十年”。即位不久,赵顼便以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召安石入宫,君臣密谈良久,神宗皇帝与安石一拍即合,决意变法。不久,神宗皇帝任命王安石先后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拉开了变法序幕。
神宗皇帝与王安石变法决心不可动摇。向皇后难改神宗变法之意,高太后、曹太皇太后也无可奈何;王安石与司马光私交甚笃,但因司马光的保守立场,两人几至于绝交,安石手段激烈,罢黜所有反对派官员,劝解难进,世人于是以“拗相公”称之。
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
新政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国力有所增强,数次伐夏、拒辽于疆场。虽然由于王安石用人不当,操之过急,求大求快,变法效果大打折扣,毕竟为陈腐的大宋朝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当加以正面评价。
赵顼与王安石君臣的二人组合,在11世纪的中国中古史上写下了出彩的篇章。即便是王安石罢相后,神宗皇帝也顶住压力,将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维持了二十余年。可以说,11世纪是王安石的世纪,他已成为这个世纪最广为人知的象征。
神宗皇帝的积极进取精神与他对王安石的偏执般的信任,再加上王安石自己的个人才能,使得王安石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ogin_u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