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特·戈尔的国会生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阿尔·戈尔28岁就已经加入美国议会,当过众议员(1976-1984)和参议员(1984-1993)。这段期间他育有三个孩子:基斯汀(Kristin,1977年6月5日出生)、莎拉(1979年1月7日出生)和阿尔拔(Albert,1982年10月19日出生)。戈尔通常每到周末就会返回家乡度假,并在家乡继续工作。
1976年戈尔以32%的得票率当选众议院议员,时比起最接近的对手多出三个百分点。随后他也连任了三届(1978、1980、1982)。1984年他出选参议院,成功取得一席。他尽管属民主党,立场较偏向中间派,如他支持反堕胎,和禁止枪械买卖等。在议会时他还加入了众议院能源政策委员会和科学科技委员会,一共做了四年。在1991年波斯湾战争爆发时,戈尔更是十名支持开战的民主党成员之一。 1992年戈尔因家庭理由未有参选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但其后他却答应出任同属民主党的克林顿之副手。最初许多人都批评这组合十分不智,因为戈尔就来自于与阿肯色州接壤的田纳西州,两州皆在南方,违反了正副总统候选人来自不同区域的传统选战策略。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许多人认为戈尔在1992年的选举中也是克林顿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两人的年轻特质给与选民一个清新的印象。
戈尔于1993年1月20日起正式成为美国副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赤字,本着中间派的立场,任内戈尔极力主张减少政府的浪费和防正政府权力过大,并鼓吹缩减政府规模和一系列不必要的管制。这不但与民主党一贯的取态大相迳庭(传统民主党人主张“大政府”,增加政府支出),也与里根当总统时的取向有点相似,盖因里根在任时就着力废除了逾百条过时的法例。因着在议会时担任科技委员会的经验,戈尔又提倡发展高科技成为新经济的动力。从以后的效果看来,戈尔的主张不可谓没有成果,盖因在1996年开始,信息科技产业就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新动力,为克林顿执政时期创造了长时间的经济繁荣。
戈尔是一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在白宫任职期间,又积极推动克林顿签署《京都议定书》。在这条议定书草拟时,曾在美国国内引起争论,反对者的理由是,履行京都议定书有可能会大幅降低美国GDP增长。其中当时任得克萨斯州州长的乔治布什就抨击京都议定书,对美国中西部的影响最为严重,盖因这一带主要是以制造业来提供就业机会。而在议会内讨论这条议定书时,也没有得到任何一票支持(当时议会是以95票对零票通过了“伯德·哈格尔决议”,要求否决这项议定书),但在戈尔推动下,京都议定书最终在1998年上旬由克林顿签字,正式得到通过。
从日后的情形看来,京都议定书是有其积极的原意(促进环保),但反对和批评的声浪始终一直存在着。除了是影响经济和就业外,批评者还包括了环保主义者。他们质疑京都议定书的标准定得太低,根本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严重危机。而戈尔本人的环保立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抨击。批评者批评戈尔一方面警告全球暖化的危机,一方面又常乘坐耗油量甚大的私人飞机,立场完全是自相矛盾。 早在1998年1月就已有传言指戈尔将会代表民主党出选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而戈尔亦于1999年6月16日于家乡田纳西州宣布出战党内参选。由于受到美国民主党党内的巨大支持,戈尔在党内初选一面倒支持的情况下,成为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其后他于2000年8月13日宣布找来了参议员乔·李伯曼当副总统候选人。后者属党内的保守派,立场比戈尔更保守,曾公开批评克林顿在“拉链门”一案的作为。一般认为是戈尔有鉴于克林顿“拉链门”触怒了不少保守人士,故特意找来一位保守人物当副总统,来增加胜算本钱。
戈尔起先在民意调查中领先共和党对手小布什11个百分点,但在电视辩论中却被批评太过傲慢,演说也过于生硬,政纲上又处处回避对手,使在选战后期布什在民意调查中后来居上,与戈尔的差距也缩短至单位数字。而正式大选时的一次争议,更使戈尔陷入政治生涯的低点。
在大选日2000年11月7日那天,戈尔赢得了普选,得票比布什多逾50多万票。可是在票源分布中,戈尔的优势却并不明显,尤其是他在家乡田纳西州中败给小布什,而一向属民主党地盘的西维吉尼亚州戈尔也落败。而后来佛罗里达州的点票出现了争议,更使选情陷入僵局:主要电视媒体最初报道佛罗里达州由戈尔胜出,但差距随着开票进展逐渐的拉近,接着被认为是由小布什胜出,到最后由于结果太为接近,被宣布无法判定。佛罗里达州在最初的重新计票中显示小布什获胜,但随即被指控在投票过程和选票处理上有所瑕疵。由于佛罗里达州的地方法规定,最后全州的选票都由机器进行重新计票。虽然第二波重新计票结果拉近了两人的差距,但结果布什依然获胜。不过该州却有四个郡出现大量废票,12月8日,该州最高法院宣布四个郡必须以人工方式重新计票。翌天再以机器计票,结果显示布什赢得了选举,这使得布什赢得了50个州里的30个。而在选举人票里,戈尔也以267对271票微弱劣势输给了乔治·沃克·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个赢得普通选票却输掉选举人票的总统候选人。
这场选战至今仍然是一个具争议的议题,盖因事件反映美国选举制度中的漏洞,赢出的布什被一些人批评是缺乏正当性的总统,并为戈尔抱不平。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克林顿在连任后发生“拉链门”案,戈尔被受牵连,影响了这次选战。而戈尔的拍档李伯曼则批评戈尔在选举中采取了民粹主义的风格,认为那不是能使民主党赢得选战的战略。但无论原因如何,戈尔在这场大选后一沉不起,没有在政坛中活跃起来,减少了公开露面,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也没出战党内提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