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夜话37之曲周纪事(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挑灯夜话37之曲周纪事(十)

凤凰带来好风水

四大尚书传家乡

前文说到,曲周县有凤凰城之称。因了那凤凰大仙在草桥上下的凤凰蛋,给曲周带来了好风水。凤凰下一个蛋,就出一个大官,多大的官呢,老百姓说是尚书。下一个凤凰蛋就出一个尚书,小官不计其数,半斗米你能数清楚吗。也是,明朝曲周真出了“半斗米”的官,一朝四尚书历史罕见,四品以上大员多达30多人,有“半朝官员出曲周”之誉。这是因了凤凰城的传说,还是重视学习导致人才辈出,抑或是裙带关系“互帮互助”,或者是三者兼而有之吧。反正现在曲周人提起来这一段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高潮,仍然津津乐道。

那四大尚书,即万历朝兵部尚书王一鹗、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崇祯朝工部尚书刘荣嗣、南明时期隆武政权的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自要向大家介绍一番。前文说到那么多牌坊便是对他们功名政绩、家族势力的肯定与展现。

先说说名声最大的王一鹗。王一鹗字子荐,号云衢,曲周县东街人,他机警聪敏,通达干练,立朝四十年,文治武功,皆有建树,其事迹不仅见之于志书,而且在曲周民间广为流传。幼童时聪慧异常,时常语惊四座,令人称奇。五岁识字,过目不忘,七岁时即能赋诗,十八岁中举,十九岁进士及弟(明世宗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考中进士)。未及弱冠之年就登宦籍、取功名,可谓少年得志,在四大尚书中是最年龄最小的。他经历了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年号万历)等三个皇帝,虽然是文官出身,但精于军事,长于用兵。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刚满二十岁就任南京刑部主事,(明朝在南京也设立六部,其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之地,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三司职权由南京六部负责)。不久晋升为郎,他经手案例无数,皆以公断而受称颂。调任兵部职方郎后,恰值黄司徒由于减发军饷,激起士兵哗变,黄司徒被杀。为平事态,王一鹗单骑于军中,以德以理为众士兵所折服,平息了军乱。在任建宁知府时平息了倭寇,受到皇帝的嘉奖。在任山东按察副使时,在密云练兵筑台,敌不敢犯。在任都察院检都御史时,率领民众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政绩斐然。在任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时,威震敌胆,上谷(今河北易县)、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渔阳(今天津市蓟县)诸镇安然无烽火,皇帝奖以金币,升兵部右侍郎。不久又升任兵部左侍郞协理京营戍政,后又升任蓟辽总督,开赴前线与辽兵对阵。在任此职期间,他采取了重大的军事改革措施,厚恤伤亡战士,优待降敌,爱护将士,并开关禁,兴边利,允许边民与辽民通商。凡此等等,深得军心民心,边界固若金汤,辽军来犯无一次获胜。因功绩卓著,万历皇帝再次重奖金币,并擢升为兵部尚书。在任兵部尚书时,他再次进行了兴利除弊的改革,淘汰了锦衣冗员,抑止了白丁冒领,规定了武将赏罚升降的条款,使军容、军纪有了很大的改观,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为此皇帝再次奖以金币,并加封太子少保。由于积劳成疾,卒于万历辛卯年(公元1591年),享年五十八岁。王一鹗少年出仕,驰骋南北四十年,功在国家,名震朝野,宰相徐文贞曾说:我有四百个门生,但数王一鹗是国家栋梁之才。王一鹗死后,万历皇帝十分悲痛,赐重金修建坟墓,规模宏大,牌坊高巍,并御笔亲撰碑文悼之纪之。

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号荩斋,曲周县堤上村人,出身于农家,自幼勤奋好学,“公生而沉毅,为文章率倾其坐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考中进士,最初在庆阳(今甘肃省)任推官(推官一般为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吏部主事等职。隆庆时,为给太子朱钧(后为帝,年号万历)选择东宫讲宫(太子的老师),召集群臣商议,大家一致认为陈于陛品学兼优,道德文章俱佳,被封为翰林待诏,教太子读书。由于他恪尽职守,教育有方,深受隆庆皇帝赏识,称赞他:“陈讲官纯良端雅士也。”并御笔亲书“恭慎”、“经帷效勤”相赠。张居正做宰相时,陈于陛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受排挤辞职回籍,“家居养亲课子,为圃为农”。张居正死后,他二次出山,任右副都御使,后升任司空,督修京城,在施工中严格质量和监督,提前竣工并节约五万余金,受到皇帝奖赏,晋升为左司马总督漕运。他整顿漕政,保证了大运河畅通,成绩甚大,且有余金十三万。后由兵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晋升为南京户部尚书。陈于陛治家严谨,以诗书传家,对其弟陈于阶执教甚严,后来陈于阶也考中进士(万历三年(1575)进士),官至怀隆兵备、负有盛名,当时有“一门双进士”的美称。也因功绩卓著,其祖父陈思孝,后被赠封为兵部右侍郎;其父陈善礼,生员,后也被赠封为兵部右侍郎。他为官兢兢业业,一生清正廉洁,去世时行囊中只有八两银子。幸得朝廷“赐祭葬”才把陈于陛的丧事办了。

工部尚书刘荣嗣,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曲周县四夫人寨村人。幼年父母早丧,跟随叔伯生活,自幼聪颖异常,十岁即下笔成章,当时的郡守南居益、司理张凤翔对其“以国士待之”,求取文章者络绎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及第,初授户部主事,管银库,后调吏部主事。与大太监魏忠贤同朝。魏窃权专制,声势显赫,胡作非为,结党营私,刘荣嗣不与其同流合污,与多位大臣竭力反对阉党。他在山东任参政时,严词拒绝为魏忠贤建生祠,把生死置之度外。崇祯五年,任顺天府尹,他用法平恕,王公贵族都有收敛,把京都之地治理得秩序安然。他常和当时著名的文人郦道元、贾浪仙等研究诗词文章。崇祯六年,河政大坏,崇祯任命刘荣嗣为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提督军务。后人尊称他为“刘总河”,他亲自勘察,事必躬亲,施工费用预算为五十三万两银,结果只用了二十八万两。但遭到首辅王应熊等人的陷害,说他治河失策,下狱问罪。在狱中,他以诗言志,著述甚丰。直至崇祯十一年才保放,不久死于旅途,卒年六十八岁,后经其子上诉皇帝,才平反昭雪。刘荣嗣在朝二十年,政声卓著,反阉党,兴水利,德被民生。他还是位很有名气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南明时期隆武政权的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字见白,号皓月,曲周东关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初任泾阳知县时,就敢和阉党魏忠贤斗。崇祯四年升任都察院监察御史,他不畏权贵,仗义执言。崇祯六年巡按福建,勤勉于事,固守海防。崇祯十七年,崇祯帝吊死煤山,福王立于南京,重用奸相马士英等人,路振飞被罢官。弘光元年唐王朱聿键(即南明隆武帝)自立于福州,先后封路振飞为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官爵累至左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官至一品大员并亲赐玉带。虽然唐王比较明智,路振飞也肯效力,但力量悬殊,终不抵清兵,败亡走海岛。永历元年(1647年)永明王诏路振飞赴任,不幸死于中途。路振飞以“指奸、锄佞、不党、不阿”为人生信条,为官为民,为政为君,苦心孤诣,矢志抗清,力保南明,被称作“明末文天祥”,为世人敬仰。

一朝四尚书,从最早于1553年考中进士的王一鹗到最晚于1647年去世的路振飞,前后不到一百年,甭说在个下州小县,就是在名都重镇诸多高官出于一地也是难得一见。这一时期,官居台省的曲周籍高官就达十多名,你想想,这些尚书们、省长们,还有老师门生,这一时期曲周还出了半斗米的地市县级官,他们就是没有结党营私,其关系和势力是你我等难以想象的。再加上“官二代”、七大姑八大姨、结交的权贵绅士,来往的商贾儒生,如此人等在这百十年来,把个曲周县书写出了有多少官宦故事,爱恨传说。其中《玉堂春》便是王三公子和周玉姐的爱情故事,咱另文再表。各色人等与荣华富贵,再有能耐也拼不过时间的滴滴答答,皆被堙灭在滚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一朝四大尚书成为曲周历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个伟大时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