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大提问-安禄山起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1
一、深受唐玄宗恩宠的安禄山为何要起兵叛乱?
安禄山在唐朝时期深受唐玄宗的恩宠,然而他在755年发起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安禄山叛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李林甫是安禄山的贵人,他向唐玄宗推荐了安禄山,并在安禄山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地位。然而在李林甫病逝后,安禄山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参与诬陷李林甫谋反。其次,安禄山与太子李亨的关系恶劣,他仗着皇帝的信任,不把太子放在眼里,甚至故意得罪太子。最后,杨国忠在担任宰相后不断排挤安禄山,并在唐玄宗面前诬陷他谋反,使安禄山陷入困境,被迫起兵叛乱。总的来说,安禄山叛乱是由于他面临的政治压力和生存威胁导致的。
二、安史之乱的起因和过程是怎样的?
总结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发生的一场重大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发起。安禄山是叛乱的主要领导者,他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在叛军中是独一无二的。他起兵后迅速占领了两京,使得唐朝政权受到了严重威胁。然而,他在战乱中去世后,叛军陷入了内乱和衰退。史思明在后期接管了叛军,并一度恢复了军力,但最终也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安史之乱持续了多年,对唐朝的国力和民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唐朝在这段时间内也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包括马嵬坡兵变和唐玄宗的退位等事件。尽管叛军多次遭受重创,但由于唐朝的内部腐化和军事指挥失误,最终导致了叛乱的长期化。回纥雇佣军的参战最终帮助唐朝平定了叛乱,但这场战乱对唐朝的影响深远,为其衰落埋下了伏笔。
三、安禄山为何敢在大唐盛世起兵造反?
如果大将专掌方面军十几年,那么必会形成山头主义”,军中将土只认大将而不认朝廷的现象就会出现,这是规律。这不仅古代,中外现代军队也同样是大忌,比如军、师长等主官职位最多三五年就会轮换,就是为了防山头。唐玄宗犯了老糊涂”让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一人统领了大唐精锐野战军团将近30%的兵力二十年,这就是安禄敢造反的勇气。再加上与新任宰相杨国忠交恶,造反还有活路,不造反将必死”的因素逼迫下。任谁若具备了这几方面条件,那就也有造反的实力与勇气了。安禄山的因祸得福”的发迹史。
四、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有哪些?
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安禄山、史思明等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场政治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安史之乱前后达八年之久。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蕃对唐的侵扰也日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从此结束了。
五、安禄山起兵反叛唐朝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在如日中天的辉煌下却爆发了一场内乱,这场内乱直接削弱了大唐帝国的中央集权能力,唐朝也由此逐渐走向历史的末尾,这便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史称为安史之乱”。其实,最初安禄山在受到宰相杨国忠的排挤后,便决定对唐王朝展开军事报复。安禄山最早制定了智取洛阳、再图长安的军事战略。但是,此项计划还没有实施便因为被唐朝官员看破而直接终止。最终,安禄山思来想去以后,还是决定采取更为基准、完善的战略战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安禄山起兵基地的概况,当时安禄山作为唐军曾经的边关统帅,便拥有丰富的野战指挥能力,旗下军队也是骁勇善战。同时,安禄山也占据着范阳、河东和卢龙三个地区。不过因为山西地区被唐朝中央军队控制,所以便可以节制安禄山的攻击锐势,只要唐军牢牢地将叛军压制在华北的平原地带,唐军便可以蚕食处于此类地区的叛军。当然,对于安禄山来说,要想成功攻入关中地区,势必要稳住处于河北的后方基地,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加强对关中地区的渐管控能力。最终,安禄山经过一番思量以后,便决定以护卫己方后勤和破坏唐军后勤通道为主要战斗计划。对于安禄山来说
六、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兵力情况如何?
安史之乱中,以安禄山最初率领的15万兵马起兵反唐,最后由史朝义率领的5000兵马奔逃,最后兵败溃散自杀而结束。有人说,要读懂唐朝历史,必须要读懂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百年帝国从此衰退,往日的繁华也最终被这场战争所毁灭,安史之乱始于755年冬天,结束于763年的春天,历时8年的战争,是造成唐朝藩镇割据的罪魁祸首。因为起兵反唐的将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这场持久的战争被称之为安史之乱”。唐朝天宝十四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朝廷腐败,联合其他民族,共计15万兵马发动战争,古人打仗讲究出师有名,安禄山的理由就是奉旨讨伐杨国忠,在范阳起兵反唐。安西节度使24000人;北庭节度使20000人;河西节度使73000人;朔方节度使64700人;河东节度使55000人;范阳节度使91400人;平卢节度使37500人;陇右节度使75000人;剑南节度使39000人;岭南节度使15400人;其中安禄山的切确兵马是183900人,所以远不止史书上描述的那样只有15万兵马,不过当时起兵反唐时是号称20万大军(古人带兵打仗惯用的伎俩);而唐朝的总兵力在311100人,由此可见双方总兵力是495000人,但是安禄山一人就占了一小半的兵力,发动叛乱详情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