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顾客着想,而要站在顾客的立场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今天开始拆解《零售心理战》。

这本书是由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写的,和《零售的哲学》一脉相承,主要讲的是销售力。

这本书的核心是: 销售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

我想,这就是我觉得顾客是……,和我是顾客,我是怎么想的之间的区别。

就像我们设计一套课程、一个产品,或者建立一个直播间、公众号,只要是有服务对象的,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用户画像是什么?

即我们是为谁而做的,他们会怎么去思考和做出决策?

而不是,我觉得我这么做就是符合顾客的想法。

01.客户画像越精准,越容易带来忠实粉丝

想象我是一个便利店的顾客,我会去便利店购物的原因是,刚好有我急需要买的、又不方便去大超市选择或者网上购买,比如突然很口渴想喝水,边上有一家便利店,那我会选择直接购买。

便利店的定位在于便利,也就是离家近或者刚好在你的附近,产品又能满足你的要求。

同一条街上,有几家便利店,我会如何选择呢?首先是店面的环境和传递出来的氛围,相比较之下,一家干净又明亮的便利店是我的首选,其次我进去后会挑选商品,商品种类还算齐全,品相也不错的话,如果有店铺独家的产品就更好了,可以满足我的惊喜感。

如果一家便利店,她希望客户群体是我这样的,那么她就会根据这类人的立场去经营店铺。但现实是,很多人没有精准的用户画像,想要全面兼顾的后果是,无法带来忠实客户。

那商家要怎么做呢?他们首先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客户,去思考客户要什么?其次画出用户的画像,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他们的行为模式是什么?

现在很多平台会根据算法去给用户推荐,往往我们会觉得奇怪:怎么一打开软件,就是自己想要看的东西?

我们启动直播间后,也一直在想象和调整自己的用户画像,去想象成某一个人,我们怎么做才能打动她的心?

包括社群的运营,只有精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客户,才能留出他们。

02.给客户超预期的惊喜,更容易留住客户

我最常用的本地两家线上购物平台,一家是朴朴超市,一家是叮咚买菜,两家都是主打30分钟送货到家。

朴朴入驻本地的时间比较长,最近我发现他们不断在完善自己的品类,从单一的买菜、水果等,发展到日用品、护肤品等,基本可以满足我们全部的生活所需,而且价格还算合理。

尤其让我惊喜的是,他们推出的一些小食,比如寿司、三明治、卤味等,品质都挺好的,还能满足一个小女生的午饭、晚饭需求。我觉得朴朴比我想的还要周到,很贴心。

而叮咚买菜是后来进驻的,他们一来就大力做广告,发优惠券。在他们优惠期间,我会上线购买,可是一旦没有优惠了,我还是会回到朴朴去。

一方面是朴朴较早入驻,形成用户的购物习惯了;另一方面是物品的种类,朴朴比叮咚好太多,让顾客觉得:哇,有这个真好。

如果能不断给客户带来超预期的惊喜,更容易留住客户。

然而现实是,很多人都是以“为顾客着想”的思维模式,偏离了顾客的真正需求。

比如以前超市常常实行加量不加价的促销方法,在物质匮乏的卖方市场时代,这是非常符合顾客需求的做法。

但当今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凸显,家庭成员的平均人数逐年减少,因此加量不加价并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

以前我也经历过囤货的阶段,后来发现,囤货其实并没有太优惠,尤其是会过期的产品,一旦过期就浪费了。其次,家里空间也不够多,所以我们现在买东西,都不会买多,但我们会在相同数量的前提下去比质比价。

卖家如果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会做出更合理的促销活动,而不是依据往常经验,仍然用量取胜。

03.不要把自己当成专业人士

朋友最近请了一位收纳师帮忙设计柜子,结果这件事让她很恼火。

收纳师来了之后,不认真听取我朋友的意见,自顾自地去量。在朋友催促了好多次之后,他们才给出一套方案,并且不再修改了。

收纳师没有倾听朋友的需求,而是以自己的专业角度来和朋友解释,最后还说自己收费特别低,导致我朋友觉得钱花得真冤枉。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自己是专家的角度去服务客户,在每个行业都很常见,设计师、心理咨询师……

书里强调,我们要重视“外行视角”,以贴近生活的角度思考,这才是专家中的专家。

凡事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做出合理的推测和行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