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属于每个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一直想聊一聊创造力,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也由于一些相关理论知识还不够充分,所以耽搁了一阵子。直到国庆前后,偶然的结识了一本书,“Out of our minds",这是一本英文原著,由Sir Ken Robinson写于2001年,改编于2011年。Sir Ken Robinson出生于英国,定居于美国,周游世界各国,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他的TED Talk“教育扼杀创造力”视频点击率高达十几亿次。

前前后后花了大概一个月读完了这本书,可以说是拜读完整本书,整个人豁然开朗,迫不及待的想把它翻译总结提炼出来分享给大家,一共分三篇文章,第一篇,也就是这篇“ 创造力属于每个人 ”,第二篇偏实际操作类,“ 创新真的难吗 ?”,第三篇是这本书的引申,谈谈作为家长“ 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 。

或者说为什么作为中国人,要在这个时候迫不及待地谈创造力?这一两年,中国最火的词是什么?“供给侧改革”,为什么要供给侧改革?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要解决产能过剩。为什么产能会过剩?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慢慢地变成了制造业大国,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有大量且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大量的国外品牌把生产加工放在中国,注意哦,这里只有生产和加工,没有产品开发。我们都知道生产加工是不需要高端技术的,产品开发才是一个品牌的关键所在。这几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老百姓的工资收入提高,这些因素让我们原来廉价的劳动力变得不再廉价,所以很多国外品牌渐渐地把生产线撤出中国,同时我们二十几年来都只做生产加工,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当然我们原来投资的那些机器设备人员就变成了剩余。剩余的结果对于国家来说是经济止步不前,甚至倒退,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失业。然而 创造力是开发核心技术的很重要的能力 。

“创造力”这个词在几年之前对我们来说是个很陌生的词语,似乎它只属于少数人拥有的才能。如果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大概你认为我疯了,因为回想我们身边所认识的所有人,亲戚、朋友、同事,他们之中只有极少人创造发明新事物,被公认为有创造力 ,而大部分的人都每天每天干着同样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幼儿园,看着满地跑的孩子们,我们会发现他们极富想象力,他们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甚至是更小的婴儿,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你能感觉到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我们成年人并不一样,这就是创造力,是人类与其他物种根本上的不同。 正是这无限的创造力,才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所以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一下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我们都是教育的产物。讲到教育,可能我们觉得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其实不然。在100多年前,教育只属于极少部分有钱人可以享受的资源,在农耕时代,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享受文化教育。直到工业化之后,人类文明极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有机会上学读书,教育才慢慢形成了系统,而这系统却是为工业化设计的。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讲究一环和另一环的密切合作来到达最高的生产效率,为了这个目标,通常采取标准化的流程以减少错误率,提高效率。所以我们所经历的教育也是标准化的,以最终考试成绩为导向的。如果我们回想读书年代,有那么一句话一直默默的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部分的人只要理科没有差到不及格的,基本高三分班的时候都选了理科。我那年高三12个班,只有2个文科班,其余10个都是理科班。当然工业化时代,需要工业化的教育培养出工业化的人才,这并没有错,错却错在我们忽略了人性,漠视人和人是不同,人类文明的进步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不同的,而现在的教育模式却把所有人用机械化的模式打造成了标准化成品,最终用考试成绩来验证合格还是不合格。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模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教育的目的。 教育不只是为了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开发和发展个体的潜能和天赋,以及更深入的了解这个世界。 这么说来,教育更应该激发每个人对学习的热情,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和公式。让我们再努力回想一下,我们读了十几年的书,到底得到了什么?我想很难有人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最终没有在我们的脑袋里留下深刻印象,就像一阵风匆匆来又匆匆去。这听上去让人觉得有点伤感,更令人伤感的是即便我们所学的并没有留下痕迹,这并不影响我们找工作,也不影响我们在工作中的发挥(除了部分专业化要求很高的职业)。仔细想想,是不是很奇怪?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这我们所学的对工作并没有什么用。然而,当我们找到了一份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才开始。我仍清楚的记得,毕业工作的第一年我才开始学习excel,第三年才会用PPT,第四年才知道有一种团队讨论叫做头脑风暴,第五年担任了一个小小的领导,才开始学习什么叫领导力,这一切对工作,甚至对个人发展及其重要的技能和才能,在学校中从来没有涉及,甚至没有被谈论过。

再来看看我们的大学录取率,由于大学扩招,我们正经历一个盛产大学生的年代,2014年中国平均大学生升学率达到75%,有些省市高达90%。这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75%大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人找不到符合他学历相应的工作,更糟糕的是,他们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磨灭了他们本身的天赋才能,本来他们可以成为很棒的钢琴家,画家,小说家,然而现在却从事着一份他并没有热情和兴趣的工作, 没有热情的工作是无效的,也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甚至社会发展 。

正是因为现行教育模式的严重偏向性,单一性,泡沫性,扼杀了原本赋予我们的创造力。

当然我们也不用感觉绝望, 创造力是上天赋予人类独一无二的财富,它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躲起来了,等待我们有意识地去发掘和开发它 。下一篇,我们就来讲一讲“ 创新真的难吗? ”。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