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煮生活》:慢下来,读懂汪曾祺的生活哲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在繁忙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免焦虑,或多或少会感到迷失。

行走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我们似乎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与滋味,不过也还好有汪曾祺的文章一直在提醒着我们,在他的文笔下,那些一草一木,一茶一饭都显得格外的有趣。

《慢煮生活》是一本淡到极致的书,它告诉了我们不管时代如何的变化,将生活和世界放在心上。

生活和世界依然对我们报之以歌,光影晴雨都是风景,酸甜苦辣皆为滋味,不将得失荣辱放在心上,才能奔向属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

汪曾祺的文字透露着他的生活态度,他喜欢在人生底色上去添加各种各样的颜色,来丰富底色,丰富人生。

他的一生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50年代的革命相对来讲是中国比较黑暗的时代,但在他的心里这些都属于平常的一些趣事,相比于下更热爱生活。

用他的话来说“关注太多别的,还不如自己煮点喜欢吃的,找点好玩的”来的有趣。

曾经在云南昆明,西南联大经历的“跑警报”这种惊慌的事情,在汪曾祺的书中都有小情侣漫携手的场景。

读他的文字给人有一个莫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似乎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释然了。

生活中的美景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没有去细心的发现而已。

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他曾出走半生,但归来仍是少年。


01慢下来,品味人间的五味杂陈

说起汪曾祺读过他的作品的人都知道,很多人都说他是一个 美食 家。

因为在他的笔下,大多是写的是吃吃喝喝,是个把 美食 写到极致的作家,比如他写高邮的鸭蛋,北京的豆汁,江阴的河豚,都能让人垂涎欲滴,大呼过瘾,甚至被人称为 美食 作家。

这其实评论是不完整的, 美食 只是作为生活中的一个调料,如果完整的读过汪曾祺的全集的话,其实他的作品关于 美食 占不到百分之十。

真正的文学成就是来源于他的小说,诸如《受戒》《大淖记事》等,写的都是传统以及衰败的大时代,和精致的小人物。

热爱生活的人对于 美食 都是无可抵抗的,然而在汪曾祺的笔下他的 美食 ,可以是萝卜、白薯、土豆、炒米、苦瓜等平时一些不起眼的家常小菜。

在那个特殊的革命岁月里,他曾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被发到西山种树,一天工作下来只有两个馒头,一块大腌萝卜。

但是这并难不倒汪曾祺对生活中 美食 的热爱,山上的酸枣熟了,摘酸枣吃,草里有蝈蝈,烧蝈蝈吃。

一口馒头就着烧熟的蝈蝈,香啊。

按他的话说:“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慢煮生活》写的都是关于人间草木、四方食事、故乡回忆,可以说字如其人,也是汪曾祺的生活态度,像一碗煮到刚刚好的小米粥,小火慢炖,大味至淡。

书中的慢,并不是拖沓,而是悠然从容。书中的淡,并不是寡淡,而是淡而有味。


02慢下来,读懂生活的烟火气

书中写到他在玉渊潭散步的时候遇到一对老夫妻,拿着罐头玻璃一路搜索着捡枸杞子,问到他们捡枸杞的用处,其实只是好玩而已比单纯的散步有意思多了。

这是两个童心未泯的老人,两个老孩子,人老了,是得学会这样生活,从生活寻找乐趣的人,为人一定很好。

虽然写的很淡,但是淡而有味。

比如这本书里他还经常写慢,怎么个慢法呢,慢中有趣。

在西南联大《跑警报》中那是抗战时期,日本经常时不时的轰炸昆明,警报来了大家都在逃命。

有一个姓马的同学最善于跑警报,不管有没有警报,他就背一壶水,带点吃的,夹着一卷温飞卿或李商隐的诗,向郊外走去。

直到太阳偏西,估计日本飞机不会来了才慢慢的回来。

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

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

汪曾祺所经历的年代以及他笔下的文章背景,都是乱世,战火纷飞,家庭破碎这些到处都充斥在他的生活里。

但他对这些都毫无兴趣,他关心生活中的“慢”与“淡”,无论风云怎么变幻,当代政权如何更迭,该吃吃该喝喝才是他的人生哲学。

生活是很好玩的,保持生活乐观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他曾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 健康 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仔细的观察,汪曾祺有点像古代陶渊明里的几分淡,这概括起来的“慢和淡”不禁让我们想起那句熟悉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也可以把汪曾祺理解为现代的“陶渊明”。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这才是生活中的烟火气


03慢下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冷暖

汪曾祺生于1920年,家乡是江苏高邮,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处于大运河的下面。

他的父亲性格随和,很少发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而且他的父亲非常喜欢跟孩子玩,因此被姑妈称为“孩子头”。

他对汪曾祺的学业,关心但不会强求。小时候汪曾祺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说只要能及格就行了。

到了汪曾祺17岁的时候,汪曾祺还谈了个女朋友,暑假的时候在家写情书,他的父亲还在一边瞎出主意。

父亲喝酒的时候,也总会给汪曾祺倒一杯,抽烟一次发两根,然后还帮他点上火。

他的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的父子成兄弟。”

大家要知道,这时候可是1938年的中国,这种家庭其实是不常见的,这种关系更多的是兄弟间的感情。

到了汪曾祺这一代与他孩子的关系,也是“兄弟”兼父子关系。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

常常惹得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

看到这里我脑海里不禁常常有一个画面,一个老顽童跟自己的孩子称兄道弟,谈天说地,孩子用稚嫩的语句有时不时冒出一句:“老头子,你觉得我说的这个对不。”

这样的谈话多么有趣啊,童味十足。

汪曾祺对儿子几次恋爱的态度,是“闻而不问”,因为他相信孩子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

而反观现在 社会 上,很多的家庭父母中,过度的干预子女的婚姻、学业,彩礼钱要足够才幸福,别人都拿第一,那自己的孩子再贵的补习班也得上。

这几年的新闻,也报道了很多孩子因为不堪忍受压力,选择了轻生,令人唏嘘不已。

特别喜欢一句话:“永远不要把人拿来比较,每个人都与众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差异性。”

汪曾祺的文字永远都是平淡,随和,他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始终包含着尊重、理解。就如他的文章一样,朴素流动、淡定而意义深远。


04慢下来,人生途中依旧充满了美景

汪曾祺的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在他的笔下,对食物都是发自内心由衷的热爱,普通毫不起眼的一个食材在他眼里都是宝贝。

不仅对食物,对人也是一样,年轻的时候跟朋友一起玩,年老了就跟小朋友一起玩。

有时不得不佩服汪曾祺先生的心态,简直像是一个老顽童,有趣又可爱。

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在现代 社会 的喧嚣和紧张压力下,人们似乎逐渐的丢失了传统的文化气味,而《慢煮生活》这部散文集里到处都充溢着“中国味”。

有人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的“士大夫”,这是因为汪曾祺还在写着传统的中国人文气,另外一个是因为汪曾祺在旧 社会 里面有丰厚的文学底子,同时又接受了现代的新式教育。

旧文学上的气息跟新式教育的智慧,在他身上形成了完美的结合。

对生活,他是认真的。

生活里,行走太快,总是会错过身边的美景,那你不妨慢下来,读一读汪曾祺的《慢煮生活》,我想你肯定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是汪曾祺的生活哲学跟人生态度,兴致来时,两杯小酒下肚,便是人生尽欢。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这才是最大的幸福啊!


作者:菜菜的流浪猫。讲故事的人最用心,听故事的人最动情。愿你总是遇到那些温暖待你的人。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