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个怎样的皇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8-12
乾隆是一个有趣的帝王,一个真正的唯我独尊的皇帝,谈到他就要涉及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从1736至1795,他统治了当时一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近3亿人口。他智商不低,写出了超过44000多首所谓“诗”和数千散文。他还是一个音乐家(展出中有他使用过的琴或铮),一个水平出众的书法家,也是一个热心的三流的画家。作为统治者他事必躬亲,对行政事务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亲自签署其政权所颁发的每一条法令,并在中国进行了超过150次长时期民间巡游,会见,探访和核查以保证地方官员对他言听必从。他对历史文化兴趣极浓,同时也很实用主义。他清楚由于满清在政治上不受信任,不得已保持与中国的传统紧密联系。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以修书为名将过去所有幸存下来的汉语著作收集起来。这项工作耗费了300名犬儒和3600名抄写者10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近420万页文字,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价值无可估量。与此同时,这也让这个皇帝得以审查中国的文字史并加以大肆篡改。他毁灭了数以千计他认为反帝制的书籍,几与他所保存的书籍数量相若。这次展示在证明满清在何等憎恶被中国人同化方面尢其有用,通过插入一个满族标志将其加于属民上。在他们统治下,中国境内所有人都不得不扎起满洲式的猪尾巴辫子。满人妇女不许束脚。在妇女服饰中,汉人的宽袖服饰被禁,满人的窄袖服饰兴起,如同马靴一样,提醒着他们不忘其久远的游牧历史。满清历史在乾隆手中到达了它的顶峰,但在其统治结束前就已然黯淡无光。乾隆绝非智慧之神,随着年岁增长他变得逾加残暴,并重用一群腐败而又贪得无厌的顾问,焚书坑儒事件也日益增多。社会风气也变得粗蛮狭隘。满清王朝从一个拥有着征服世界的潜力的可怖高度,滑向了衰败,直至1911年最后一个满清皇帝将紫禁城和它的宝藏弃之身后落荒而逃。中国和西方的当代艺术史学者们长久以来都对这些馆藏不屑一顾,相反他们专注于满清时期艺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从明朝延袭下来的学院派绘画传统。诚然,这次将持续到9月12日展出是在一个自然历史,种族学和人类学博物馆,而不是在艺术博物馆举行也说明了些什么。实际上,尽管满清时期诸如玉雕等形式的艺术技巧达到了颠峰,但以大多数21世纪人的眼光来看,他们的这种精益求精的审美观只是一种过时的品味。没有比通过Field博物馆负责人Chuimei Ho和Bennet Bronson所写就的展品目录,以一种历史讲述者的技巧来获取那段苦涩历史的地道样例更佳的途径了。这个展示是一次很好的介绍,但效果和宣扬者的初衷截然不同。拥挤不堪,矫揉造作,它展现了一种完全不思进取的对寄生文化的沉溺,而这种沉溺被可耻地加以抛光美化的程度之如它的荒缪程度,传统的中国和紫禁城的图兰多会聚在了一起(译者注:图兰多是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的同名歌剧中的一个满清格格,在此可能指代满洲统治阶层),展览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的礼品售卖店也颇具说明意义。这确实很有满清的风格,很有我们的风格。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有“十全武功”——发动了十次战争,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把“盛世”的家底耗尽,1、1747年:平大小金川;2、1755年:平准部;3、1757年:再平准部;4、1759年:平回部;5、1769年:平缅甸;6、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7、1788年:平台湾;8、1789年:平越南;9、1791年:平尼泊尔;10、1792年:再平尼泊尔。 纵观乾隆的“十大武功”,绝大多数都是自我宣传的结果:大金川(四川靖化)和小金川(四川懋功)是西藏民族部落间的纷争,清政府加以干涉;台湾是汉人林爽文的抗暴革命;这三大武功都是血腥的对内镇压,不能称之为“武功”。平缅甸、平越南和平尼泊尔都是丑剧和败仗,更称不上“武功”。其实乾隆的武功只有一个——征服准噶尔汗国,开辟新疆省,可乾隆却把这一个分为三个——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乾隆非要凑足十项不可,进一步衬托出他的虚荣浮华和把肉麻当有趣。 乾隆的虚荣心还体现在满清帝国的“外交”上。乾隆的外交理念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进贡”。凡是肯向清国“进贡”的国家都是小国和穷国。清国和这些国家“建交”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益处”,他们向清国进贡的目的很少是出于“友好”的动机,而是贪图清国的“赏赐”。乾隆皇帝为了鼓励清国以外的国家向他“进贡”,对前来“进贡”的“藩属国”的“赏赐”十分丰厚,赏赐的价值往往十倍甚至百倍于“贡金”的价值。例如清国与印度之间有一个芝麻国巨坎堤王国,它每三年向中国进贡一次,每次进贡砂金一两五钱。清国的回报则是堆积成山的绸缎、银币和茶叶。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乾隆皇帝进贡了。当周边的国家发现向乾隆进贡的好处时,就纷纷利用进贡的名义敲诈中国,并不惜用战争相威胁要求增加“进贡”的次数。乾隆皇帝为了一己虚荣和“面子”,把百姓的税钱不当回事,使中华帝国的财富大量外流。四、恶直好谀,重用大追答

有“十全武功”——发动了十次战争,穷兵黩武,劳民伤财,把“盛世”的家底耗尽,1、1747年:平大小金川;2、1755年:平准部;3、1757年:再平准部;4、1759年:平回部;5、1769年:平缅甸;6、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7、1788年:平台湾;8、1789年:平越南;9、1791年:平尼泊尔;10、1792年:再平尼泊尔。 纵观乾隆的“十大武功”,绝大多数都是自我宣传的结果:大金川(四川靖化)和小金川(四川懋功)是西藏民族部落间的纷争,清政府加以干涉;台湾是汉人林爽文的抗暴革命;这三大武功都是血腥的对内镇压,不能称之为“武功”。平缅甸、平越南和平尼泊尔都是丑剧和败仗,更称不上“武功”。其实乾隆的武功只有一个——征服准噶尔汗国,开辟新疆省,可乾隆却把这一个分为三个——平准部、再平准部、平回部。乾隆非要凑足十项不可,进一步衬托出他的虚荣浮华和把肉麻当有趣。 乾隆的虚荣心还体现在满清帝国的“外交”上。乾隆的外交理念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进贡”。凡是肯向清国“进贡”的国家都是小国和穷国。清国和这些国家“建交”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益处”,他们向清国进贡的目的很少是出于“友好”的动机,而是贪图清国的“赏赐”。乾隆皇帝为了鼓励清国以外的国家向他“进贡”,对前来“进贡”的“藩属国”的“赏赐”十分丰厚,赏赐的价值往往十倍甚至百倍于“贡金”的价值。例如清国与印度之间有一个芝麻国巨坎堤王国,它每三年向中国进贡一次,每次进贡砂金一两五钱。清国的回报则是堆积成山的绸缎、银币和茶叶。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乾隆皇帝进贡了。当周边的国家发现向乾隆进贡的好处时,就纷纷利用进贡的名义敲诈中国,并不惜用战争相威胁要求增加“进贡”的次数。乾隆皇帝为了一己虚荣和“面子”,把百姓的税钱不当回事,使中华帝国的财富大量外流。四、恶直好谀,重用大贪官和绅。 乾隆对部下的阿谀奉承有狂热的爱好,这一嗜好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前于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贪官和绅的出场。

第2个回答  2015-08-12
概括的说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是他把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也是他亲手将它拖向衰落,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从纵向上看在他的治理下中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景象,超越了前朝;从横向上看由于他晚年固步自封、盲目自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拉大,被世界远远甩在了后面。
  乾隆继位后,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务实足国,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志得意满、思想僵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无法摆脱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矛盾激化状态,这使得“康乾盛世”之后中国迅速地衰败。
  乾隆天生聪慧,文治武功都有较大成就,这也使得他非常自负,他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夸耀自己的武功,但是事实上当时的清王朝已经江河日下,国内潜伏着的各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而国际上,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拉大,中国已经不再是什么“天朝”,而是盲目自大的井底之蛙。
第3个回答  2015-08-12
总评
正面评价
弘历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五岁登基,二十二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弘历自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弘历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弘历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是他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弘历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
弘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负面评价
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他对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控制,灭了任何不稳定的萌芽。
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在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
弘历固步自封,错过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机会。欧洲这时建造出新式战舰,在各个方面迅猛变革、发展之时,也正是在弘历自我陶醉之际,与清帝国擦肩而过,迅速超越。[34] [36]
弘历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原本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弘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六下江南还对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灾难。晚年的弘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史评
《清史稿·高宗本纪》: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於权幸,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自评
弘历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威,曰女倡,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令皆无一仿佛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