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婴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聊斋志异的婴宁是一篇很有趣的文字,这里写一点评论。

不得不说大部分的男性作家在描写理想女性时,总是技高一筹,让我们跟随蒲松龄的脚步。

1,容华绝代。这个不用多说了,颜值高是大家的共识。但光这么写,同质化严重。

2,笑容可掬。初步看这个词,肯定是总在长辈身上,但这里显然不是,它是指一个始终在笑的女子!

3,但这还远远不够!!

(1)个儿郎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洒脱)

(2)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女复笑,不可仰视(不通人事)

(3)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自带开心属性)

(4)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示之。女接之,曰:“枯矣!何留之?”曰:“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问:“存之何益?”曰:“以示相爱不忘。自上元相遇,凝思成病,自分化为异物;不图得见颜色,幸垂怜悯。”女曰:“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生曰:“妹子痴耶?”女曰:“何便是痴?”生曰:“我非爱花,爱拈花之人耳。”女曰:“葭莩之情,爱何待言。”生曰:“我所为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女曰:“有以异乎?”曰:“夜共枕席耳。”女俯首思良久,曰:“我不惯与生人睡。(本文最精妙处,天真无邪)

这段文字含义很深,精妙的讽刺了欲望之爱及儒家夫妻伦理之爱。令人感叹!有点哲学式(刨根究底)形而上学的意味。

(5)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母促令出,始极力忍笑,又面壁移时方出。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 (不改本色,与众不同)

(6)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邻女少妇,争承迎之。(俨然女性领袖了)

4,西人子的故事是为了凸显智慧,避免一种傻白甜的形象。(智慧)

5,形象转悲,关系到祖先及安葬。体现了儒家的孝道,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没有走向庄子的超然一切与佛教的弥勒佛之笑。(孝顺)

6,生育后代,其子大笑。(精神的传承)。

我们把括号里的女性形象加到一块,谁不喜欢呢?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