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带娃“溜”进了档案馆,顺便看了些“绝密档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大家好,这里是瓜瓜玩D乜。

按道理说,这档案馆就不是什么值得参观游览的地方。但北京市档案馆却有点“逆行”,不仅具备常规的档案查询功能,还办了几个不错的展。

大家知道,北京从起源到现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 历史 ,一千多年建都史。关于北京建城史这一块,我们曾经在 首都博物馆看过《探秘北京中轴线》 ,在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看过明清北京城的沙盘 ,这两个展在 历史 这一块说得已经很清楚了,但那些都是相对集中在某个 历史 阶段的,还不能算是完整的建城史。我这次来这个馆的目的就是把建国后至今的城市 历史 给补上,让脑袋里的那个框架更加完整一些。

于是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噢不不不,是阳光明媚的大白天,我带娃“溜”进了北京市档案馆,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提前两天预约,进门刷证量体温。一楼大堂正中挂着一幅高约18米的壁画《京华韵》,仗着没人,我就直接蹲坐在大堂里,跟张小肉讲一下中轴线上的那些门,结果她发现画的两边铺垫的都是现代建筑,陆续认出了中央电视台、鸟巢、水立方等等。

数得差不多了,

直接上三楼存了衣服和包,

给保温杯蓄点热水,

便轻装上阵逛展去了!

主题展通过沉浸式档案体验,将670余件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贯穿起北京近百年的城市记忆,并按照时间轴线, 分为先哲营城、图说北京、古都风韵、时代洪流、 探索 前行、改革新篇、匠心筑梦七个部分

从清末民初的官邸大宅和市井街貌,到新中国成立时接收的各类卷宗,再到我国 社会 主义建设以及近代各类国内外在京大事要事,都有代表性的档案资料予以展现。

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作为全场唯一的一组观众,获得了小姐姐提供一对一的VIP讲解服务。请允许我叉会腰,我这啥体质啊你说,咋去哪儿哪儿没人啊?!我真的没包场!

1995年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原宣武区人民政府在广安门北侧的滨河公园内,竖起了一座“蓟城纪念柱”。柱前立有石碑,正面是侯仁之所撰的《北京建城记》,纪念柱正面上方镌有柱铭: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以往我们看的北京城市扩张图大多数都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的。档案馆把北京城三千多年建城史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中轴线都城变迁的部分甚至做了很多特效,观看了这个视频以后,对整个 历史 的时间脉络就清晰了许多。

这里应该是历朝历代北京地图密度最高的展馆了,现场还有辣 么多地图。这其实是档案馆一个馆藏特点,这些地图尺寸巨大、描绘精细,最早的一幅为明代1560年《京师五城坊巷图》,最新地图则为2019年北京市行政规划图,城市副中心出现在地图上,呈现了最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新布局。

小姐姐不厌其烦地向因为腰痛而背着手走路而非摆谱老干部的我讲解一段北京水域的 历史 。

转身穿过一座城门,许多黄包车夫以及穿着长袍的人向我们“走”了过来,时不时还响起老式电车的铃声,前门到了!通过场景化还原,民国时期前门的繁华盛况出现在我们眼前。也把我们引入了另一个篇章——古都风韵。

这可是一个真家伙,是档案馆从南锣鼓巷街区的方砖厂胡同75号征集而来的。

门的楹联上写着‘德博而化,丰厚无疆’,是1936年前居住在此的一户人家的堂号,叫德丰堂,他们把自己家的堂号直接就镶进门的楹联里,应该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了吧。

越过蛮子门,展馆用视频的形式在影壁上介绍四合院的构成,配合现场的展品和四合院的整体模型,我和张小肉同学一起在这儿寻找上次我们一起拼的垂花门所在之处。

如果想更详细了解四合院相关知识的朋友,推荐去一下史家胡同博物馆。

这种听筒电话机真是太过复古了!肉爸带头拿起老式听筒电话机,倾听老北京车水马龙的喧闹声,卖糖葫芦、卖水果的吆喝声。张小肉听了一会,就听懂了一句“卖 冰糖葫芦哎 ”吆喝了几句就在一旁玩起了互动展示。

展览很巧妙地用了这样一个“时代洪流”的走廊,带领我们走过了军阀混战至解放的年代。巧妙之处在于上方的横幅根据时代的前进而变化。

走到这里,开始感受到祖国今天的来之不易了。与前面的各种艰难险阻相比,建国初期的建设一点都不容易。

从城市规划,到公共交通,到十大建筑的落成,几乎就没有一件易事。这一幕幕,都是在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

这一面电视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那一台彩色的日立电视,没有遥控,换台全靠按钮,却承包了我最快乐的时光,色调跟这里呈现的一模一样!这里播放的,是七八十年代各行各业生产建设繁荣景象。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又是一个新的跨度。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北京最熟悉的年代了。

北京分别在1959年、1988年、2001年、2009年评选过十大建筑,这一道题出现在后面的一个互动 游戏 中间,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一个复兴号模型前,陈列着近年来北京城最重要的城市规划,只要扭动按钮,我们就可以看到各种不同主题的空间布局示意图。而我最感兴趣的大运河文化带,就是其中一个重点介绍的部分呢!

在展馆的末端,我们走进了一个三面环绕着屏幕的小房间,通过互动体验装置感受代码信息流的变换、流动、特写等效果,体验档案在 历史 发展大潮中的独特作用。

在整个展览的压轴部分,策展人员用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互动 游戏 来考考我们的观展收获。屏幕上会出现10道选择题,只要答对8道,即可获得北京市档案馆的特别版明信片一张!看我正儿八经回答错误的样子,知道我最后轻松无压力拿到多少张明信片吗?

看完了北京城的三千年,

这个被我各种夸的博物馆就仅此而已了吗?

当然不仅如此啦!

跟我脚步上三楼,

看另一个重磅展览吧!

当我站在几份来自唐朝吐鲁番地区的残破档案面前一筹莫展的时候,讲解员小哥哥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问我是否需要讲解。我的天!我今天什么运气!全程免费一对一讲解的好事都让我碰上了!

他开始了跟我介绍这几份吐鲁番档案的渊源,这是中国档案部门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形成于唐开元二年,距今足有1300年,19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藏经洞。主要内容有对寇贼骚扰进行剿捕的申诉状,有职官司马的签字、各寺庙法师的名单、验尸报告等方面的文件,而这些档案最后捐出来的人是罗振玉。

听到这个名字,我立马问道,这是罗振玉先生当年从故宫买的那八千麻袋档案里面流出来的吗?小哥哥立刻问我,您是行家啊?我否认三连以后也抵挡不住小哥哥的花式彩虹屁了,我其实只是刚好知道这件事并且关联起来了而已。

也许因为我的博学多才让小哥哥压力山大,后来他给我讲的东西好像都挺深的,导致我后半段一直在惭愧。

比如这一幅大明混一图,它是现今所存最早的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大约绘制于明洪武年代,原件存放在中国第一 历史 档案馆。

这幅地图跟其他的皇家画作一样的待遇,都是没有标注作者的。因为这是朱元璋颁旨绘制,依据明代宫廷禁例,宫内绘制人员不可能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图上,这个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凡皇帝正式颁旨绘制的图册等,都不允许绘制作者填上名字,就连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传教士、宫延御用画师郎世宁也没能例外。

最好玩的地方在于,清朝入关后发现了这幅地图,然后将图内全部汉字地名按等级贴以大小不同的满文标签,顺便把标题处的“大明”改成了“大清”。

光绪二十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慈禧太后她老人家六十大寿了。老人家一高兴,看就说普天同庆一下好了,这殿试也加考一场吧!于是,放榜的时候多了好多人……

展馆里的这幅清代大金榜长19米,高将近1米,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也是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最后一张金榜。小哥哥挑了榜上几个名字跟我侃侃而谈,话语中充满了崇拜之情。

有关雍正继位的问题,民间和野史传闻甚多,包括各种影视剧作品,都说是见到雍正将康熙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等说法。那么 历史 上有没有雍正篡改遗诏这回事呢?

“遗诏”写在一张明黄色的宣纸上,这种颜色是清代皇家的御用色,使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的,其中关于传位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不存在什么“传位十四子”或“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字眼。另外,传位诏书中的满文中“十”和“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所以《康熙传位遗诏》证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康熙传位遗诏只不过是民间传闻而已。

我连我家的族谱都没见过,在这儿碰上了皇家的族谱。真·长见识了!这里展示的玉碟也是四爷他们家的,真品放在了皇史宬。根据这个名单,当年的太子爷还在嘚瑟,尚未被推翻。完了完了,《步步惊心》的剧情又上脑了……

“免死金牌”听得多了,它的真名是啥你知道吗?!周星驰电影看多了,我真以为“免死金牌”一只手能拿得动。展馆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现了一枚明朝的“金书铁券”,是皇帝颁赐给功臣赦减的凭证。这个“铁券”实际上是用熔铁铸文,形状就像一块板瓦,是明朝英宗皇帝赐给右军都督府都督李文的,内容包括“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的“特殊待遇”。

看我吹水都能写四千字,

就知道这个馆有多好玩啦!

温馨提示一句,

我这个不是最近去的,

由于疫情反复的原因,

北京很多博物馆貌似都不开放了。

大家出门前最好先确定档案馆是否开放吧!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