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新加坡文化的认识

谈谈你对新加坡文化的认识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提起新加坡,人们脑海中马上出现一个小国的概念。的确,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一个县。人口只有500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地级市。然而,这个小国不寻常。

  国土虽小眼界宽
  小小新加坡拥有世界最大的机场。机场大,说明其空运发达,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国际上是出名的。当然这也是让国土太小给逼的,新加坡弹丸之地,国人只要活动活动就得出国。也正因此,新加坡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享有免签待遇,居民拿起护照就可以随时走向五洲四海,比我们方便多了。所以,新加坡人虽然是“小庙的和尚”,但却常见大世面。

  小小新加坡还拥有世界数一数二的港口。港口大说明航运发达。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七大洲四大洋的船只都要经过这里,而新加坡正遏马六甲海峡入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凭此地利,新加坡制定了自由港政策,不管哪里的船只到来,均免收关税。这样看似吃亏了,但却得到大便宜。自由港吸引了大量船只到来,人员要在这里休整消费,给养要在这里采买补充,船只要在这里维修保养,货物要在这里加工包装,费用要在这里结算存储,这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依托自由港政策,没有任何天然资源的新加坡发展起了发达的服务业,主要包括物流、商务、交通、通讯、金融、膳宿六大门类。依托这些服务业,新加坡确立了其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

  凡事利弊兼有。新加坡经济外向度太高了,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如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新加坡经济也大受影响。聪明的新加坡人认识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也不是高枕无忧。他们要把新加坡进一步发展为更先进的世界理财中心,把钱交给我,帮你投资增值,提前规避金融风险,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可想而知,这一计划实现,新加坡的经济能力又会“新加一坡”。

  建国虽晚成就大
  新加坡1965年才“被迫独立”。她本是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因为主体民族马来族和少数民族华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被心胸狭隘的马来西亚政府赶出联邦。面对一个地寡物缺,连淡水都依赖马来西亚进口的小岛,新加坡举国上下一片悲观迷惘,开国总理李光耀曾经泪流满面。但是,新加坡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艰苦奋斗,仅仅二十年,就把自己的国家建成了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跻身“亚洲四小龙”,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相当于我国人均GDP的10倍。 更可贵的是,新加坡的发展成果惠及到了全体人民,国富民也不穷。全国80%以上的人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组屋里,其他20%的人民居住在自己花钱购买的别墅里,“居者有其屋”达到百分之百。他们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中央公积金”,强制雇主为雇员缴纳。只要参加工作,无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雇主就要在雇员工资之外缴纳一定比例的公积金。这份公积金平时可用来看病、购房,退休后用来养老。亲眼看到,上至政府总理、部长等要员,下至导游、售货员等普通百姓,谈及自己的国家和生活,满脸洋溢着自豪和满意之情。

  新加坡的政治建设也很出色。虽然建国47年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但党群关系密切,官民关系和谐,官员尊重百姓,百姓信任官员。政府廉政建设闻名于世,据透明国际2010年发布的“世界各国清廉指数排名榜”,新加坡与丹麦、新西兰并列世界第一。

  在对外关系上,新加坡八面玲珑,与不同国家都保持了友好关系,没有一个死敌。在政治和军事上,基本上与美国是盟友,但在经济、文化上又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关系,中国是新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我国第七大外资来源国。他对近邻马来西亚保持着戒备心理,以至于小小国家也保持着自己的陆海空三军和全民兵役制,但又维系着表面的和谐尊重,雇佣大批马来劳工。他们不忘曾被英国殖民、日本占领的历史,但又留在英联邦内,把日本作为重要邦交国。在东盟内部,新加坡更是举足轻重,扮演着出谋划策的军师角色。

  不能不说,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新加坡都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国家。但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有些舆论认为,新加坡民主化不够,一定程度上是威权政治,甚至就是人治;

  同时,新加坡贫富分化也成扩大化趋势,最富的20%与最穷的20%财富占有量已经达到20:1。新加坡国民也有很多不满情绪,只是不敢乱说。如果新加坡千万般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新加坡人移民海外呢?

  资源虽少活力足
  在新加坡,常常听到他们说这样一句话:新加坡没有什么资源,唯一的资源是人才!确实如此,新加坡人不简单,吃苦耐劳的华人秉性、仁爱忠孝的儒家传统、新锐开放的世界眼光、理智冷峻的西方文化融合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主体国民素质。 我们看到,新加坡的干部队伍年轻而又老练,严谨而又谦和。新加坡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好像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但都独当一面,工作娴熟,很多问题当场决断,用不着请示领导。后来得知,连驻华大使都是“70后”,已经有了在两个国家当大使的经历!而与我们对口的新加坡社会发展部部长,内阁重要成员之一,今年只有42岁。他们虽然年轻但不轻狂,很有涵养。会场上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从摄像机前经过时,新加坡人都要低低的弯腰,以免挡住镜头。女士们多穿紧身的西装裙,脚踩高跟鞋,弯腰曲腿行走很费劲,简直是一点点向前挪动,但没有一个迁就自己。而我们的同仁们,大多不管这些,昂然而过。

  在对外贸易中,存在这样几个等级:资源输出,劳务输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价值输出。越往后,越是高端行为,越需要底气和实力,同时效益回报也越是丰厚。新加坡没有自然资源,劳动力紧张,制造业不发达,于是直接从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切入,近年尤其是管理输出。在中国,新加坡就有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新川工业园等合作项目,哪一个都经营得很好,都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这些项目内容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都是,新加坡不提供原材料、不提供劳动力、也不怎么提供市场,只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也就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消耗别人的资源、利用别人的劳动力赚自己的钱!这不是谁都能做到这一点的,背后支撑的是人才。人和人外表都一样,不同的是头脑。没有头脑的只能是人,有头脑的才是人才。新加坡拥有的是后者,所以才能玩高难动作,做大事业。

  人才来源于教育基础和制度环境。新加坡无论是在开国之初的困难时期,还是现在的发达时期,一直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几十年来,新加坡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一直保持20%的份额。韩国(15%)、日本(10%)、英国(12%)和美国(15%)也很重视教育,但财政支出比例都不及新加坡。我国没有公布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的比例,只是说把占GDP的4%作为努力目标。新加坡教育经费中,50%用于小学、中学教育,45%用于大中专教育。这一点也同我们不一样,我们花在基础教育的费用太少,直到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今天,我们有的小学还需要学生从家里带课桌!在教育方向上,他们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同世界接轨。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以其世界眼光和前瞻思维,强力推行双语教育,不管哪个民族,除了本民族语言文字之外,必须把英文作为通用语言文字。新加坡人在小学期间,就有33%的时间用来学习英文,小学毕业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中学时期的数理化教材,都是英文版本,中学毕业生就能看懂英文科技书籍,为世界公民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听新加坡朋友说,他们从小学开始,就注意发现和着力培养那些天资聪慧、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一进中学,就分普通班、快捷班和特别班,对特别班学生悉心栽培,直至他们考上耶鲁、剑桥一类的世界名校。获得博士学位后,再将他们召回国内,供职于政府或者大公司。现在,新加坡的政府官员和公司高管中,很多就是这些精英人才。除了培养人才,还拨出重金招揽海外人才。实在不能为我所有,也要为我所用。比如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常常被请到新加坡做访问学者,传道授业解惑。

  电影《天下无贼》中,连葛优扮演的贼王都说: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才!新加坡没有别的资源,只有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了。但他们也有他们的忧虑,那就是人口出生率连年下降,人口少了,人才还会多吗?所以他们特别欢迎外国人才,尤其是华人人才移民过去,毕竟都是同文同种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