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09】: 功成身退,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世人多命,命各不同。有一种命运,叫兔死狗烹;有一种祥瑞,叫功成身退。

佛曰:“世人万般皆欲”。人的欲望犹如一个强大引力的黑洞,吸纳日月山川之精华,同时也在吸纳傲慢、偏见、浮夸、骄躁、功名、财富以及任何想得到的东西。

01

欲望牢牢困住这些东西,很难让它放手。

真正有远见的人,懂得在未雨绸缪中思量;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在浮华表象中成长。一个人之所以获得功名,源于夜以继日地修行。

当一个人对功名财富动了真情时,一切劝他放下的忠告都是徒劳无功的,他甘愿活在浮华表象里,等待即将到来的“温水煮青蛙”。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慨:哀哉,文种!痛哉,子胥!悲哉,李斯!惜哉,韩信!

02

功成身退,是一种规律,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趋吉避凶的良策。

老子《道德经》有这样一段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锋芒尖锐,金玉满堂,富贵骄纵,表面上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像糖衣炮弹一样,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祸乱。生活中,当一件事情大功告成时,懂得藏锋避锐,明哲保身,才是上策,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规律。”

遗憾的是,历史上只有少数人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因为“功成身退”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只有放下执念,静下心来、才能体悟“功成身退”带来的福瑞。

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思是说,清心寡欲让心灵达到一种虚寂归零的状态,便能参透各种天机。

佛家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说,心中无所执着,悟得实相无相,以达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境界。

范蠡、张良、曾国藩正是由于“致虚守静无所住”,才萌生“功成身退”的心。

03

功成身退,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敬畏;是对大是大非的一种虔诚。

当一个人的功名财富足够多的时候,往往是很难驾驭的。

今年9月10日,“风清扬”马云正式退休,将权杖移交给“逍遥子”张勇,当天马云说道:“阿里人从来没有害怕过,我们只敬畏过未来。”

马云喜欢传统文化,精通佛释道三家之精髓。正值壮年的马云,果断选择了“功成身退”,也许是对天道、对未来的一种敬畏。

马云曾说:“你有一百万、一千万的时候,钱是你的;但有一个亿的时候,钱就不属于你。只是社会大众相信你会把钱用得更好,所以才把钱交给你保管。

功成身退,表面上看失去了所谓的功名,殊不知在放弃功名的同时,也避免了祸乱的发生。

04

“功成身退”是一种境界,“有功”方能“身退”,切忌“无功”而退。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多是写给“无功”之人的。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所谓的“功成身退”,去啃老,去蹉跎,去得过且过!

“功成身退”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一样可以建立自己的功业,而后选择“事了拂身,深藏功名。”花木兰就是偶像。

拨开尘世的面纱,聆听历史的独白,功成身退,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