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的政治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5
1. 中法战争的政治影响
中法战争是1883年至1885年发生在中国和越南边界地区的一场战争。尽管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但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昏庸,最终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场战争对中法两国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法国侵略越南与觊觎中国
中国与越南山川相连,自古以来关系密切。19世纪以前,法国天主教势力已侵入越南。在英法对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开始武力侵占越南南部(南圻,西方人称为交阯支那),使越南南部六省沦为法国殖民地。随后,法国转向越南北部(北圻,西方人称为东京),企图利用红河作为入侵中国云南的通道。
3. 中法两国的直接对峙
越南向法国屈服的《顺化条约》签订后,中国成为法国占有越南的唯一障碍,法国决定消除这一障碍,立即禁绝了越南与中国的一切关系,并强迫越南撤退包括黑旗军在内的抗法军。这导致了与中国直接对峙的形势。
4. 战争的爆发
红河三角洲中法战争是从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战开始的。法军于14日发起攻击,中国驻军被迫实行了军事抵抗。法军依靠优势的装备,16日占领山西。
5. 镇南关大捷
中法之间的陆上战争仍在中越边境和越南境内激烈进行。1884年2月,法军进攻谅山,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十天後,法军侵占镇南关(今友谊关),因兵力不足、补给困难,焚关而去,退至文渊(今越南同登)﹑谅山,伺机再犯。时老将冯子材受命帮办广西关外军务,驰赴镇南关整顿部队,部署战守。
6. 中法双方议和
法国发动侵华战争后,各方面围绕和战问题的外交活动和秘密谈判几乎没有停止过。镇南关大捷本来使中国在军事上、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位,但清政府在整个中法战争期间,即使在被迫宣战以后,也担心“兵连祸结”会激起“民变”﹑“兵变”,因此始终或明或暗、直接间接地向法国侵略者进行求和活动。
7. 中法战争的结局
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谈判代表,与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十款,主要内容是: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後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此约签字後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法军退出台湾﹑澎湖。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
8. 后续影响
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後胜利,只是由於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今湛江市),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