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为什么说蝉是报秋的使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0
中华诗词中有大量写景状物的篇目,大自然的风花雪月、草木山石、鸟兽虫鱼均是诗人词人的宠儿。作为微小昆虫的蝉,也逃不过诗人的慧眼。写蝉的古诗词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古诗词中的“蝉”。

最早写到蝉的诗歌出现在《诗经》里。《诗经·七月》中写道:“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四月份草长得很茂盛,五月份可以听得见蝉鸣。《诗经·荡》中也写道:“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这句的意思就是说蝉鸣如沸水一样,扰乱人的思绪。这里的蜩、螗指的都是蝉。

先秦时,写到蝉的诗歌多写其鸣叫。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将蝉入诗已不单单是描写其声音,而是对声、形、生活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描写。如南北朝时期范云的《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端绥挹霄液,飞音承露清。”此诗就对蝉的多方面进行了细腻的描述。

此外,魏晋时期的诗人在写蝉时,已将蝉赋予了感情色彩。陶渊明在《己酉岁九月九日》写道:“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西晋的陆机在《拟明月何皎皎》中写道:“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这里的“哀蝉”、“寒蝉”正是作者对蝉赋予了感情。

等到唐宋时期,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顶峰,写蝉的篇目也大大增加。诗词中的蝉与文人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唐宋文人在诗词中多有用到托物寄情的手法,蝉被赋予诸多情感象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古诗词中蝉的意象。

(一)报时令之变
有一个成语是“蝉不知雪”,蝉往往六七月份生,到秋天便会死去,是等不到冬天的。所以,蝉鸣多在夏末之际,古人也以蝉鸣作为秋天到来的信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就将蝉与秋联系在一起。潘安在河阳做县令时,写下“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徐陵在《山池应令诗》写道:“猿啼知谷晚。蝉咽觉山秋”;薛道衡的《夏晚诗》中也有“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之句。

唐以后,将蝉看成报秋使者的文人不在少数。刘禹锡在《始闻秋风》中写道:“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这里的“君”和“我”都指秋风,去年诗人看菊花与秋风告别,如今听到蝉鸣知秋风又回来了。白居易在《宴散》中也写道:“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在白居易看来,蝉鸣意味着夏天将尽,秋天将至。此外,南唐诗人李中也有“千里梦随残月断,一声蝉送早秋来”的诗句。

(二)衬环境之幽
蝉通常在浓密的树荫下鸣叫,能听见蝉鸣之处,也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